分享

念念清静,常处清虚,逍遥自在!

 风吟楼 2019-06-16


道教一直提倡清静。清静不仅使人们抛出烦恼,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修身养性的作用。

白云先生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

所以道教主张十二时中,念念清静,不被各种虚幻世情蒙昧真源,常处清虚,逍遥自在。

《晋真人语录》说:“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所谓无心、无念、不着,乃心不染着外境之义。

不过,保持心地清静还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须进一步将清静心地的念头也加以泯灭,达到《清静经》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功夫精进。

金元时期清和真人尹志平祖师说:“物欲净尽,一性空虚,此禅家谓之空寂,吾教谓之清静,此犹未也。至寂无所寂之地,则近矣。

善于养心的人,悲哀或快乐都不能改换他心灵的平静,面对繁杂难解之事,处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现。

是以《道德经》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失去根本,难以为事。

做事急躁,就丧失了主动,难以成事。

只有如水一样,静之才能澄清。人贵能心静神清,心静则泰然自得。清静二字,一生受用不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