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匈帝国的诞生

 昵称55301288 2019-06-16

君主国的诞生

受到拿破仑的步步进逼,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意识到这个古老的帝国,已经走向了末日。当拿破仑自称法兰西皇帝,且在许多方面上开始表示出他想要成为奥古斯都-查理曼遗产的后继者后。在军事上无法与拿破仑抗衡的弗朗茨二世只好退让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然而他仍透过保有奥地利的皇帝一职。

此举一方面是向拿破仑进行无言的抗议(在此之前,皇帝一职在西欧只有一人担任,但弗朗茨二世的保有皇帝一职,便将皇帝这个至尊之位贬低到只是个高于国王的政治权位),另一方面,也让哈布斯堡王朝持续保有皇帝的虚荣,延续着哈布斯堡王朝残余的荣光。

奥地利帝国这样奇特的国家,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然而这一个国家,只是一连串哈布斯堡王朝统治领土的集合体,整个国家既少有共同的民族意识,在政治上也少有直接的联结(各邦国间各有政府,各政府间并不具有管辖关系,而是各自向皇帝负责),他们之间最显着的关系,只是因为同为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由于这个庞大王朝本身的复杂性,也就造成了其内部的不稳定。这也促成了奥地利帝国日后转化为双元帝国的缘由。

双元帝国的形成

奥地利帝国内部的族群危机,早在1848年的革命中就已展现出其破坏性的威力。整个帝国的主要组成民族纷纷起义,这一方面是为了反对保守主义,但对于除了奥地利以外的地区,还糁杂了民族主义的因素在内。

虽然1848年三月革命的威胁在奥地利以军事镇压下,强势地敉平下去,但这个裂痕却始终挥之不去。这一阴影终于在普奥战争失败后,再度浮现。

1867年,哈布斯堡王朝为了因应奥地利帝国内部不断高涨的民族情绪,而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协议,重新调整彼此关系,而组成的双元帝国。严格地说来,奥匈帝国并非一个国家,而是两个国家共戴一君。这一个政治性的紧密联盟,是在共同君主与不同政府的统治之下的政合国而已,两国各自保有各自的议会与宪法,唯外交政策采取一致。

 

奥匈帝国的国旗,左半代表奥地利,又半则代表匈牙利。

这个俗称为奥匈帝国的国家,其正式称呼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简称为「议会王国与匈牙利王国」。

就政府组织上,后者远比前者中央集权。称为内莱塔尼亚的部分,系由15个组成邦构成帝国议会,组成奥地利政府。而匈牙利王国直接由王国议会组成匈牙利王国政府。这两个国家政府均由皇帝及其帝国政府(该政府由奥地利与匈牙利这两个政府各派三名代表组成)统辖,皇帝在法理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掌握着帝国军队与外交政策。

奥匈帝国分区

奥匈帝国分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与「圣史蒂芬的王冠的领地」,或因其以莱塔河为界,因此又被区分内莱塔尼亚与外莱塔尼亚两个主要部分:

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或被称为内莱塔尼亚,也就是所谓的奥地利的部分,包括了上奥地利大公国、下奥地利大公国、波希米亚王国、达尔马提亚王国、加里西亚-洛多梅里亚王国、布科维纳公国、卡林西亚公国、卡尼鄂拉公国、萨尔茨堡公国、西里西亚公国、施蒂利亚公国、摩拉维亚侯国、蒂罗尔、福拉尔贝格、滨海省。

圣史蒂芬的王冠的领地,或被称为外莱塔尼亚,也就是所谓的匈牙利王国的部分,包括了匈牙利王国(特兰西凡尼亚大公国亦包括其中)、克罗埃西亚-斯拉沃尼亚王国、阜姆自由市

此外,还有一个既非奥地利所领有,也非匈牙利王国领有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该省份系由帝国直辖的省份,并且由两个组成国共统管理。

 

奥匈帝国的版图,红色部份为奥地利(也就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的辖区,而绿色部分则为匈牙利王国的领土。蓝色部份为帝国的共管地,黄色则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占领区(该地区在意大利统一时期便已丧失)

奥匈帝国的覆亡

对于这样一个先天不良的国家来说,在外交上本来应该很谨慎才是。但是由于奥匈帝国不断地追求其在多瑙河地区的利益,因而与对巴尔干同样有野心,且以斯拉夫民族大哥自居的俄罗斯帝国便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冲突。



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终于,1914年塞拉耶佛的几声枪响,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让这个脆弱的国家,经受了强大的打击。民族主义的骚动与漫长战争的影响,奥匈帝国日趋崩溃。到了1918年夏季,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更使得仍保持对帝国效忠的少数民族,开始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特别当同盟国当中,实力最为坚强的德意志帝国也转趋弱势,其它苦撑待变的同盟国也自知情况不利之后,这些少数民族便改变了其原本对于帝国的效忠,转而接纳起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

这样的困境,导致了1918910月的独立潮,也迫使奥匈帝国于1918113日向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然而战争的结束,仍旧挽旧不了奥匈帝国的存续,在独立潮中独立的地区纷纷取得国际的承认,饱受重创的奥匈帝国既无力收复这些地区,于是便丧失了他们的统治权。此后,奥地利与匈牙利的人民又掀起了革命,将君主国改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从此被驱逐出奥地利与匈牙利,而拥有广大领土与复杂民族的奥匈帝国,也就因此覆灭。

奥匈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

奥匈帝国在法理上并非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国家是1805年建立的日耳曼邦联与之后的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哈布斯堡家族虽然为神圣罗马帝国后期的世袭统治家族,同时也是奥地利帝国与其后身的奥匈帝国统治王族,但基于三点,仍无法被视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国家:

1.主要统治区域,奥地利帝国主要统治区域为多瑙河流域,绝大部分的领土,在神圣罗马帝国存在时,并不被视为帝国领土,如:匈牙利王国、波斯尼亚、克罗埃西亚等地。当时哈布斯堡家族领地是以部分加入的形式,真的属于帝国疆域的只有奥地利地区的几个公国与波希米亚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解散后诞生的奥地利帝国,领土含括了当时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在多瑙河沿岸的领土,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波希米亚)、克罗埃西亚、波斯尼亚等地,其中有大半从未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并且,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在意大利的绝大部分封土(威尼西亚、米兰公国、帕马公国….),也从未被并入奥地利帝国之中,虽然这些领土都曾直接接受维也纳方面的军事保护。

2.政权的转移:最后一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在宣布解散帝国时,明白宣示,不再恢复神圣罗马帝国,这同时也意谓着奥地利放弃继承神圣罗马帝国。而且,在日后与普鲁士王国争夺德意志统一中落败,更促成奥地利帝国改组为奥匈帝国,从此也完全放弃了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权。

奥匈帝国的建立与普奥战争的失败有很大的关系,境内马札儿(匈牙利)人、斯拉夫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被挑起,为缓和这样的局势,奥地利帝国决定改组帝国为双元帝国(当时有人倡议组成五元帝国,但奥地利当局对此感到忧心,因这五个组成部分,有三个是斯拉夫人国家。因此,奥地利采取与帝国境内势力最大也最为团结的匈牙利人合作,组成奥匈帝国)

3.在国家特性上,奥地利帝国成立后,也越来越与大德意志脱勾,虽然他们曾经想与普鲁士王国争夺德意志的统一,但是在当时,奥地利已经越来越不被视为是日耳曼人的国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