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之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斩首行动

 自石湾泿花飞舞 2019-06-16

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三十六计攻战计之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意思就是说,摧毁敌人的主力,擒住他们的首领,就可以瓦解他们。这就好像是龙离开了大海到陆地作战一样,必将面临绝境。擒贼擒王,王为何人?他必是群体中的关键人物、核心首脑,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是普通概念中的君王或者统治者。

关于擒贼擒王作战案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安史之乱时,睢阳守城将领张巡智退尹子奇一战。尹子奇是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出攻打睢阳的一名勇将;张巡用秸秆削成的箭诱出尹子奇的所在,之后立即令神箭手南霁云用真的箭向尹子奇射去,正中尹于奇左眼,敌军立刻乱作一团,仓皇逃走,张巡机智解除了攻城之危。今天想说的是它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这擒贼擒王之计运用到现代战争中就是“斩首行动”。个人觉得比较著名的“斩首行动“应该是二战末期的“追击墨索里尼”。本尼托·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大独裁者,法西斯的鼻祖,希特勒也曾是他的狂热粉丝。1922年墨索里尼带领他的“黑衫军”发动暴乱夺取政权,39岁时成为意大利的首相,开始了他长达21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在他的法西斯强权统治下,意大利连年战争、民不聊生。1943年7月,意大利军队屡战屡败加上国内发法西斯的运动高涨,墨索里尼的政权被推翻,意大利国王下令将这个法西斯的创始人软禁。由于他的特殊地位,为了防止被劫走,他的关押地点也是不停的更换。从人烟稀少的蓬察岛转移到了撒丁岛,又到最后的关押地点坎普将军饭店,它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半山腰,三面峭壁的只有一个缆车和山下连通。当然对于墨索里尼的下台以及被关押,最心急如焚的就是希特勒,最重要原因是如果意大利也加入盟军阵营,对德国更加不利。在乱军之中击溃主力擒获首领,绝非易事;反之要想救出墨索里尼,那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希特勒派出了“欧洲最危险的男人”斯科尔兹内,由他和他的突击队负责营救墨索里尼,这次行动被称作“橡树行动”。地点的不停转移使营救行动多次失败,损失惨重,当然指挥官斯科尔兹内也死里逃生。最后斯科尔兹内用十几架滑翔机,采取了自杀式空中营救,最终将墨索里尼带回了德国。这次营救被当时的柏林媒体称之为“魔鬼的杰作”。1943年9月17日,被救出的墨索里尼被希特勒送回意大利北部的萨洛,在那里建立了德国的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但这也就是苟延残喘而已,1945年德军节节败退。擒贼先擒王,英法盟军以及意大利游击队都把墨索里尼作为抓捕目标,傀儡政府濒临崩溃。1945年4月25日,墨索里尼匆忙赶到米兰请红衣主教为他求情,希望投降后他和他的部下不被处死;但被意大利全国解放委员会直接拒绝,他们的决定是墨索里尼必须处决,因为这样也无法弥补墨索里尼和他发动的法西斯战争对整个意大利造成的伤害。于是墨索里尼打算乔装出逃,但是意大利游击队从没放松对他的盯防,最终被识破。1945年4月29日,以墨索里尼为首的六名法西斯头目,在米兰的洛雷托广场被枪决之后曝尸街头;4月30日,希特勒服毒后开枪自杀,战争结束。其实擒贼擒王在二战中运用的还有很多,以后和大家继续分享。

其实很多人都只记住了王维这首诗中的“擒贼擒王”,而忽略后面的两句:“ 杀人亦有限,立国亦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