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画 | 宋代佚名《女孝经图》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6-16


《女孝经图卷》是由古代时期画家所作的一幅画作,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作者以图解的形式分9段表现唐代邓氏《女孝经》前九章的内容,依次为:

一、开宗明义章,二、后妃章,三、三才章,

四、贤明章,五、事舅姑章,六、邦君章,

七、夫人章,八、孝治章,九、庶人章。

每段图后均有墨题《女孝经》原文与之对应。

←向左滑动欣赏更多作品细节

图中人物的衣纹为铁线描,线条匀细,富有弹性,在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行为动态的同时,亦展示出自身的精练并具轻重急缓的节奏美。树叶为笔法工整的双勾填色,枝叶相互叠加,既有层次感又不失之于琐碎,显示出作者细致的观察能力与写实功力。画面以深棕色为主调,配以白、墨绿、青灰等冷色调,使得画面于高古典雅中见清新活泼,于深沉凝重的氛围中具浪漫的人间风情

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目的之一是强调绘画的政治教化功能。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明确指出'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者也'。

现存最早的以画卷形式宣传女德、女诫教义的作品当属东晋顾恺之(传)创作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女孝经》作为绘画的表现题材,早在五代后蜀后主孟昶执政时期,就被画家石恪精心创作。

据宋代内院奉敕编撰的《宣和画谱》记载,当时,石恪依据《女孝经》内容仅绘制了8幅图,可惜其作品未能流存于世。此幅由南宋佚名画家创作的《女孝经图》,便成为目前保存最好、时代最早的反映《女孝经》内容的代表作。

无作者款印。钤清'曹溶秘玩'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收藏印,共10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