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语文独家解析|2019长沙中考作文

 长沙7喜 2019-06-16

 2019长沙中考作文分析

原题:

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

临近中考,学校要求同学们上传综合素质评价的材料,这关乎孩子的中考成绩。王晓阳同学原本打算自己动手上传,但是家长认为这对中考影响很大,所以打算替孩子做,这样更保险。

读完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或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标题自拟。

大语文带你解析

一、审题与立意:

1. 抓关键词:“想自己上传”“妈妈让爸爸去”“素质综合”

“想自己上传”和“妈妈让爸爸去”形成了一种对立,即“学生想自立”与“父母不让学生自立”之间的对立。那到底谁是正确的呢?这当然各有各的道理,但再结合“素质综合”这一出题背景来看,一个连自己的材料都不能自己上传的学生何谈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呢?所以这段材料最好从正面立意,支持“自立”。

2. 多角度立意:自己、别人、社会

自身:成长的过程需要自立

别人:父母应当学会放手,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

社会:社会需要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

二、选材:

1. 写自己学会独立的事件

如曾经对某件事情很胆怯,不敢自己做,后来勇敢自己做取得成功,或者没取得成功,最终明白独立的重要性。

2. 写自己的感受

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写与父母或社会的对话,可以是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当前的教育制度,感受要真实感人。甚至自己可以化身为父母,以父母的口吻写信给儿女,叙说孩子追求独立的故事。

3. 写自己的家教

自己在家庭环境下主动追求独立或者被父母教育要独立的故事。

4. 若写议论文的话可以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综合考虑,正反面结合,选择素材。

三、构思与语言:

大语文思晨写作很多写作技法都可以运用到这篇作文中,如“内外困难交叉结构”“折腾之12345”“抒情散文”“心理表达四连环”“诗性思维”“五感爆炸”等。

四、范文推荐:

1. 自身角度

不做“渔王”的儿子

我喜欢读书,喜欢在文字中与古今中外的名人对话,在他们的故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渔王的儿子》讲述的是一个和捕鱼有关的故事。从前有位老人捕鱼技术一流,被当地人称为“渔王”。他有三个儿子,当他把平生的捕鱼本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后,他们的捕鱼本领却远远赶不上其他渔民的孩子,即使到他临终的时候也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读完全文后我才明白,原来他给孩子传授了最好的捕鱼知识,却没给孩子独自出海捕鱼的机会。孩子没有自己的经历,没经过失败的洗礼,最后连普通的渔民都不如。

想一下我们不也是这样吗?总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是难以长大的,只有自己去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飞得更远。小时候我是爸妈的小跟班,他们到哪里我就会跟到哪里。有一次和爸妈一起去外婆家,本来打算吃过饭就回家的,后来爸妈要陪外婆去检查身体,我要么自己回家,要么等他们从医院回来一起回家。想到作业没有写完,就对爸妈说:“放心,我一个人回家能行的。”其实从外婆家到我家坐公交车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只要记得到站点下车就可以了。我以前没有一个人坐公交车回家过,也没关心过到哪个站下。那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公交车,心里反复重复着爸爸告诉我的站点。可能由于过度紧张吧,结果还是提前了一站下车,走了20分钟才到家。当爷爷奶奶知道我提前一站下车时,一直埋怨爸爸没说清楚。

其实爸爸就像渔王一样,他告诉我成功的方法,但是失败的经验教训是要让我自己体验的。正是有了那次的教训,我明白了成功的技能与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勇敢自立,不惧失败。后来我把“不做渔王的儿子”作为座右铭,遇事要敢于自己做,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只有敢于独立,才能不做“渔王”的儿子。

2. 他人角度

请不要把我们宠坏

岁月在每个人身上都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就像一道疤痕会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内心。当意识到有疤痕时,才意识到我们是被宠坏的。

“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出自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的《神童诗》,从此诗可以看出在北宋年间人们就认为所有的行业是低贱的,只有读书才是正道。虽然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奉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现代理念,但是读书依然是头等大事。特别是在当前,“读书”几乎可以回避一切事物的正当理由。自己的衣服不用自己洗,房间不用打扫,书包不用整理,素质综合评价的材料父母上传,甚至吃饭也是爸妈端到桌上,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这些事情不用你做”。也许一次、两次的时候我们还觉得不好意思,还想自己动手去做,但是当爸妈这样说,爷爷奶奶这样说,每天、每月、每年都这样说,我们还会介意吗?那点仅存的想自己动手做自己事情的想法还在吗?答案是明显的,我们在这些“爱”中渐渐丧失自己的动手能力,变得心安理得,变得自私冷漠了。

《湖南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个大学生,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一所知名大学录取。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没想到上了大学之后他很难适应独立生活,万般无奈妈妈只好去千里之外陪读。原来这名同学初中高中都是被陪读的,妈妈几乎不让他做任何学习之外的事情。以至于进入大学后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自己叠被子,不会自己整理床铺,被学校一次次通报批评。反思一下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难道没有失误吗?为什么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人之初,性本善。”品性的养成与身边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家长不要把孩子宠坏,要善于对孩子说“你自己来!”从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孩子本身也要勇敢地向大人说“我自己来!”这样我们才能迅速适应社会生活。

我要对所有的家长说:“让我们自己来,请不要把我们宠坏!不要让我们的记忆留下遗憾。”

3. 社会角度

社会需要怎样的我们?

曾经看过龙应台的一篇文章叫《幼稚园大学》,他曾这么评价所谓的典型中国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盲目地服从权威,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完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这是1985年,龙先生在台湾写的。时隔30年,这现象仍残留于今,回想看看父母是不是每天早上帮你做好早饭,开车或者目送你走出家门,晚上是不是做好晚饭在家等你,稍晚回来便是三四个电话。有人会说这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管我们的学习,他们负责我们的生活。

没错呀,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不是每个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人为你吃喝住行,整日操心。

社会需要怎样的我们?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回答,新闻里会有类似这样的报道,某某大学学生不会洗衣服,每星期寄回家让其父母帮忙洗!网友会在下面评论一番,父母会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能像新闻里的那个人一样,同龄人看了会一笑而过,没几个人会真正思考新闻背后的问题,大人忙着帮忙给孩子做饭,孩子忙着学习现成的课本内容,似乎所有的问题都会天经地义地被解决,我们只要成绩好就行!

社会需要怎样的我们?学生不知道,课本上没有这样的文章,参考书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但我肯定绝对不是像幼稚园大学中一文中哭哭啼啼,处事能力不如五岁小孩的人;也不是当今衣来伸手放在张口,在家在外都靠父母的人;更不是只会学习课本内容,不敢质疑答案,不敢质疑老师,毫无创新能力的人。一味地躲在父母的羽翼下,任凭他们将道路上的障碍打扫干净,最终只会成为新闻中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一味地躺在先人前辈怀里,全盘接受所有的知识,只会让我们的思维被禁锢被局限,久而久之便丧失了独立思考做事的能力,最终将会被淘汰。 如此,这个民族离弱败败之日也不远了!

社会真正需要的是独立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人的一生注定需要独自闯过很多黑暗的甬道,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中国百家争鸣时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思想果实。如同西欧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每个时代到了一定阶段,必定有一次思维文化的解放潮流,而这个民族将会以超出别国的高傲姿态迅速发展!当今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思维无限扩散,无限扩大,同时思考和学习。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是社会所需要的!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答案不存在于任何一本教科书,只有用坚实的脚步去丈量,毕生去追求去实现,才能追寻真正的答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人生成长路上的再次喝彩!

END

撰稿人:陈蕾老师

爱上语文

做有修养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