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方言要怎么分,才最合适?

 青木森森 2019-06-16

中国幅员太大,不同区域讲不同的方言,也算合理。

地方方言,一般指的是汉语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关于方言的分法,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官方学术分法:汉语分成十大方言,除了官话区全国人民都大致听得懂外,其他九种方言之间在没有普通话作为桥梁时是无法互相沟通的。

这九种分别为晋语、吴语、徽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和客家话,九种方言使用人口共占汉族人口约32.3%,其中最多的是吴语7.1%,其次为闽语5.6%,晋语4.7%,粤语4.1%,客家话3.4%,赣语3.2%,湘语3.2%。

官话人口最多,占汉族人口的67.7%,也可以细分成八个分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同样的,以人口占比论,西南官话最多20.5%,其次为中原官话17.3%,冀鲁官话8.6%,东北官话8.4%,江淮官话6.9%,胶辽官话3.0%。

在汉语方言的分区上,从清末到现在并非一成不变,我们简单回溯一下中国汉语方言的分类变化,或许也可以知道方言在国人的认知上发生了什么改变。

(一)1900年,章炳麟将汉语方言分成九种,分别为黄河以东以北、陕西、黄河以南及华南、福建、广东、开封以东、江南、徽州、四川等,很粗狂的分法,也是当时缺少田野调查的局限性。

(二)1934年,赵元任在《语言区域图》中将中国语系分成七种,分别为华北官话区、华南官话区、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海南方言,这种分法得益于民国时大量闽粤人参政引入的南方方言影响。

(三)1939年,《语言区域图》得到修正,中国语系更名为汉语系,分类同样变更为九种,分别为北方官话、上江官话、下江官话、吴方言、皖方言、闽方言、潮汕方言、客家方言和粤方言,这里最大的变化是将海南方言纳入潮汕,华南官话得到拓展,并将徽州话独立设置。

(四)1948年,《语言区域图》再次变化,将汉语改为十一种,分别为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南语、闽北语、徽州方言等,这时的语言界有大量研究成果,不过看起来有点矫枉过正了。

(五)1955年,经过对过去方言的研究成果,国内重新将汉语划分为官定的八种,分别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和粤语,该版本继承了语言区域图的最新结果,但意识到各官话的一致性,不再将官话细分,同时也去除了人数不多的徽语,将之并入相近的吴语。

最后,在经历三十年的重新研究之后,人们发现将福建的方言分成南北是有失真实性的,相反的福建方言的差异事实上是东西方大于南北方,在语法和声调上也发现福建内部方言存在相对紧密的联系,于是在重新分类后,便成了文首提到的十种方言。

但不管是哪种分法,多少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何将各地方言的发源、演变理顺,找到其中的亲疏关系,或许还是一条漫长的路,希望再最终成稿前,我们的方言已然能保持生命力,长久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