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可能单纯只是一位诗人。诗人需要有充沛的感情,因此诗人往往首先必须是一个多情的人。有的诗人,把满腔的情感,都献给了爱情,比如柳永!但是更多的诗人内心的情感,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尤其是对子女的爱。诗圣、诗魔、诗仙就都是一位十分细腻而有爱的父亲。当然,一千个父亲就会有一千种爱子女的方式。诗圣杜甫,爱得深沉;诗魔白居易,是一个典型的女儿奴;而诗仙李白,则可谓一言难尽。 一、杜甫爱得深沉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也曾穷困潦倒。在乱世的逆境中,杜甫却依然能够高蹈“安得广厦千万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时代最强音,其实得益于家门的家风和家教。如果说母性之爱更多的是呵护和体贴,那么父爱则往往更多的是一生的影响。杜甫的父爱中慈爱的一面,并不同于母亲般的溺爱,而是有相当的家学和家风根基。杜甫出身名门,祖辈是晋代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颇有影响的诗人,“诗是吾家事”,这就是杜甫的家风。 在如此家风之下,杜甫的父爱可谓深沉而厚重。同时由于杜甫的颠沛人生,他的父爱又多了几分慈祥和入微。孩子生病之时,杜甫第一时间就想回去,他在《发阆中》写道“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食谁复数”;而得到家书之后,庆幸“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得家书》) 杜甫一生颠沛,因此常常为子女的状况感到担忧,并且常常为此深深自责。小儿子被饿死了,他写道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内疚不已。然而虽然内心十分愧疚,但为了生计和心中的抱负,他总是要不断离家,“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是他生活的写照。 然而在慈爱之外,杜甫最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家风的延续。在《宗武生日》一诗中,杜甫要儿子发扬和继承写诗的家风。在《又示宗武》中,杜甫对学有所成的孩子深感欣慰: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孩子终于在自己的爱的呵护下,开始有了诗圣的影子。这就是诗圣杜甫的父爱! 二、诗魔白居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女儿奴。 白居易比杜甫,可谓活的快意地多。白居易晚年官居二品,月俸十万。然而作为一个父亲,白居易有点小小遗憾。本来就结婚晚的他,和当时众多重男轻女的官员一样想要个儿子,但直到三十六岁,才生了第一个孩子,还是个女儿。 但随后世人就发现,这个一心想要儿子的诗魔却成了个女儿奴。她的女儿名字很好听,是他亲自取的,叫“金銮子”。在没有朋友圈的年代,他用一支笔记录了女儿的一举一动,从来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欣喜。周岁时候写下“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和如今的父亲没什么两样。他还说为了女儿,自己要晚十五年退休了。“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然而“金銮子”三岁那夭折。“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才病了十天我那养了三年的娃娃就走了。 多少深情,多少眼泪!睹物思人,白居易早已老泪纵横,他写道:“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为了女儿,这位一生洒脱的大诗人从早哭到晚,这一年,诗魔四十岁。天可怜见,四十五岁那年生的女儿阿罗,长大成人。阿罗七岁了,白居易给她写诗,名字就叫《吾雏》。 《吾雏》 唐.白居易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嗟吾不才子,怜尔无弟兄。 抚养虽骄騃,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一句“怜汝无兄弟”简直催人泪下,说明白居易一定对阿罗十分怜爱。这就叫做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牙齿都掉了,你的牙齿才刚刚长出来;我的头发都没了,你的发髻才梳好。时间都去哪儿了,只有父爱能够见证! 三、诗仙的父爱一言难尽 诗圣的父爱仁慈又带着一点家风的威严和期许;诗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女儿奴;那么诗仙李太白呢?李白一生狂放不羁,难道也会对子女百般宠爱?李白会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真相确实让人一言难尽。 其实,李白并不算一个称职的父亲,他狠心的把一双儿女留在了东鲁,自己则跑到各地去求人生的快意去了。然而不称职却不能说李白没有父爱的一面,相反,李白的父爱也是极为深沉的,且看他平生为儿女作的唯一一首作品: 《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李白身在吴地,他离开东鲁已经三年。虽然也曾有归心,但终究没有回去,个中苦楚和无奈,恐怕只有李白自己能够知晓吧。然而,当李白说起自己的娇女平阳的名字时,父爱之情却恣意流淌。他想女儿摘桃花的时候没见到爸爸,一定会伤心哭泣吧。而女儿和儿子并肩行走的时候,谁来怜爱他们呢?李白想到这里,一定也是肝肠寸断。 这诗坛的三位父亲,各有各的爱孩子的方式,正如天下的父亲一样。愿天下父亲节日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