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走山西(四) 头一天住在万荣宾馆,旁边就是万荣东岳庙,早上起来。 第一站:飞云楼。 飞云楼就在东岳庙内,名气没有滕王阁等几大名楼的名气大,不远处的鹳雀楼,也因为一首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名动天下。而这些大名鼎鼎的名楼,多数都是现在新建的,都是钢筋水泥的,样子也几多创新。而这座飞云楼,却是货真价实的老东西, 都是砖木结构。近些年没有进行维修,充满了古香古色的历史厚重感。很多新修建的名楼中,造型上似乎都有飞云楼的影子。不知道当年设计时,是否进行了参照。 早上大门未开,在院子外面冒雨拍了一些照片, 本想进去参观,时间不等人,只好放弃。 第二站:万荣稷王庙。祭祀后稷神的庙宇。后稷为黄帝的玄孙,掌管农业。又称作稷王。大殿最初说法是金代的,现在更多学者认为是北宋的,是唯一一座北宋庑殿顶大殿。 旁边还有一口金代大钟。 第三站:太赵村和尚墓塔。在太赵村的学校内, 和村民打听,村民很热心,帮助我们找钥匙,让我等很是感动,山西没有发展旅游的地方民风淳朴,老百姓乐善好施。该塔为元代和尚墓塔。 第四站:薛瑄墓地及家庙。薛瑄,明代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年间大臣, 曾任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是河东学派的创始人,明代与王阳明齐名。按理说,一个礼部尚书不算什么?然而其后代,据说8代为官,家族兴旺,人丁兴旺,后世子孙为官者无数。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都不多见。家族墓地,坟头无数,现存石碑据说就有19块之多。 村里的老人讲,过去的石碑,比现在多多了。从石碑上的年号看,都是明代的,看来在大明朝的时候,他们家世代为官。 村里姓薛的人,都是其后代,曾经显赫的家族,现在后人多数都是普通百姓了,真是沧海桑田。村里有薛瑄家庙, 正在修缮中, 正殿内有薛瑄塑像,为旧物。 村民也是热心的帮我们找钥匙,感动继续中。村外路边有一处碑楼,写着大字“真儒里”。 另一处是一座砖雕的影壁。 都是十分值得看的。 第五站:南阳寿圣寺塔,在一个院子内,先是到邻居家的屋顶拍照片,后来主人帮我们联系,把院子大门打开,我们走进里面。塔为宋塔,残破,未修缮。 旁边还有一口金代大钟。 第六站:青龙寺。门票20元, 青龙寺以壁画而闻名于圈内,青龙寺前后两座大殿,殿内都有元、明壁画,人物众多,保存基本完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作。 跨院还有一些石刻,也值得一看。 第七站:马村砖雕墓。门票25元。 挨着青龙寺。是宋金时期当地大户人家的家族墓地,里面有很多墓室,墓室不大,四周全是砖雕。 穿过狭小的墓道, 走进墓室。主人真是有钱,这么多砖雕,这要花多少钱啊!好像目前只开放4个墓室。 第八站:稷山大佛。免费。在大佛寺内, 今天是十五,居士们很多,都在准备活动。稷山大佛是在土崖上开凿而成,很少见。 第九站:稷山稷王庙。门票20元。大殿很震撼, 全是木雕、石雕,雕刻内容充满了传统文化。 第十站:南阳法王庙。里面正在修缮。 以为是元代,原来是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有着大元风范。里面修缮公司的小伙子,和我们聊起来,还带着我们参观。 世间还是好人多。 第十一站: 北阳城砖塔。宋代古塔。在村委会院内, 后来好心的村民,把我们带到一处村民家的房顶,让我们拍照。 出得村庄,天已经黑了,走了很长一段乡间小路,很是害怕,最后才上大路,直奔新绛。今天晚上是八月十五,白天在薛瑄家庙那个村里,买了十块月饼,大家当午餐给吃了,就算过节了,晚上在新绛大家吃点好的,吃完饭后晚还看了两处夜景。一处为新绛的天主教堂, 另一处为龙兴寺塔。 (作者:大槐树,70后已经不再年轻,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民间古迹的记录者。 |
|
来自: 新用户33836C5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