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料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领豆油,是出口市场的引领者。 在20世纪60年代,棕榈油在世界油料贸易中并不突出。 当时的主要贸易油是豆油和动物脂肪。 到1993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棕榈油贸易在全球油料贸易中的比例从1970年的10%上升到1977年的20%,1985年达到30%。1997年,世界棕榈油总产量为1741万吨,出口量达到1134.6万吨。 截至2006年,棕榈油贸易占世界油料贸易总量的50%以上。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其棕榈油总产的90%被用来出口,马来西亚出口的棕榈油只有很少量属于未经提炼的毛棕榈油。1985年以前,马来西亚几乎控制着整个棕榈油的出口市场。1986年,马来西亚毛棕榈油的生产量为454万吨,占同年世界棕榈油产量的60%,出口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出口量的68%。199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为88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出口量为732.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4%。随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份额的不断增加,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量下降到了占全球一半份额左右。2005年全球棕榈油总出口量达到了2630万吨,其中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达到1345万吨,占49%,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为1030万吨,占39%。 世界棕榈油出口市场的88%份额被这两个主产大国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榈油。 棕榈油的消费状况 近些年来,动物油脂消耗量在全球油脂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从80年代末的24%下降到17%,而受到世界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增长的驱动,植物油脂的消耗却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地域性的油脂消耗比例是向发达国家倾斜的,世界上75%人口聚集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但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和美洲却消耗掉40%的油脂总量。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油脂增长潜力要高于发达国家。 2001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为2400万吨。 自1995年以来,棕榈油消费量急剧增加。 到2005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达到3300多万吨,五年消费增长率达到38%。 总的来说,棕榈油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欧盟也增加了棕榈油进口量,以抵消由于生物燃料行业需求增加导致的菜籽油供应短缺。 棕榈油的主要消费者是印度,欧盟25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占总消费量的60%。 作为主要的消费国,中国占全球棕榈油消费量的14%,印度占11%。 近年来,中国的棕榈油消费增长最为明显。 2001年,中国国内棕榈油消费量刚刚超过200万吨。 到2005年,消费量翻了一番,达到436万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