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世界上能用金钱衡量的,最昂贵的东西是什么?不用想了,答案就是艺术品。 比如说2017年年底,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诞生,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以8.1亿人民币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最终成交价为9.315亿元。 且慢,意思是这幅画作,光佣金就要1亿多?好吧,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感叹之余,你知道这动辄上亿的艺术品的价格,究竟是谁,又是如何定出来的吗? 世界上最贵的画价格或将暴跌 2017年11月15日,达芬奇最后一幅由私人收藏的画作《救世主》,成功拍出,成交价为4.5(约31亿元人民币)亿美元,创下了全球拍卖史的最高价。 这幅作品,作为唯一可售的达·芬奇的画作,确实非常吸引人。 不过,这幅画的命运,注定了异常坎坷。 最早,《救世主》被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收藏,后来由查尔斯二世继承,再由他转给了白金汉公爵,然后白金汉公爵的儿子于1763年将其售卖。 再后来,这幅画就失去了音讯。 直到1900年,英国的一位收藏家得到了这幅画,但是那个时候,这幅画由于遭到了磨损,涂抹和上光,被认定为达·芬奇学生的作品。 所以,它在1958年被拍卖时,成交价为45英镑。实名羡慕这位买主!真是好运气! 后来经专家鉴定,在2010年左右,这幅作品被认定为达·芬奇的真迹,随后的估价一路扶摇直上。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最近这幅画,又出问题了。原计划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展出《救世主》,最终被拒展了。据英国媒体称,如果卢浮宫不承认《救世主》的作者是达芬奇,那么这幅“世界上最贵的画”身价将暴跌300倍,跌至150万美元。 名画自毁价格不降反升 这是什么逻辑? 有人说,艺术品是最贵、最容易挣钱的商品,没有之一。比如说,2018年10月,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西一幅作品——《女孩与气球》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被拍卖。 十一年前,它的价格是3.72万英镑;三年前,它的价格涨到了50万英镑。而在2018年的拍卖中,更是拍出了104万英镑(约947万人民币)的高价。 就在全场人员都沉浸在喜悦当中的时候,这幅画启动了班克西提前安装的“机关”,自毁了一部分。 按照这位特立独行的街头涂鸦艺术家的说法,他无法忍受人们花这么多钱买自己随手画下的作品,才出此下策的。 太可惜了,我估摸着这幅画也没人要了! 这就错了。当时就有专业人士出来预测,这幅画的价格又要迎来新一轮上涨了。而且网友们还给出了相应的理由,因为这幅画,从艺术品,变成了“行为艺术”,双重艺术! 没过几天,这幅被更名为《垃圾桶中的爱》的半损毁的画,就在苏富比的画廊中重新展出了,而它的升值,也毫无意外。 如果说被毁坏了的画作也是艺术,而且身价会比完好无损的作品还要高,那么很多人都会陷入深深的不解中,这究竟是为什么?艺术品,一个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住的非生活必须品,价格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又是如何被卖到天价的呢? 给艺术品定价,也是一门艺术 艺术无价,但是艺术品有价。给艺术品定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甚至有人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艺术品如何定价》。 在作者看来,给艺术定价这一行为,就已经是艺术了。 而具体到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艺术品的价格,总结起来大概有这几点。 艺术家相关 艺术家的性别、出名程度、是否在世、作品数量都是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很显然,名气越大的艺术家,作品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 比如说这幅名为《黑板》的画,乍一看就是一些连着画的圈圈而已,仔细一看,原来的确是圈圈。 2015年,已故美国抽象艺术大师塞·汤伯利这幅作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卖出了7050万美元,也就是相当于4.5亿元人民币的高价。 汤伯利,何许人也?他出生于1928年,是《纽约时报》评出的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在艺术品拍卖场上,汤伯利的作品一直是抢手货,多次以数百万美元甚至是数千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情况类似的,还有美国著名艺术家罗伯特·雷曼的这幅《无题》,乍一看是一张白纸,仔细一看,还是一张不太干净的白纸,但就是它,卖出了相当于9700多万人民币的高价。 原来所谓的极简主义,竟然指的是一张白纸...... 其实,这里面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作者名气大! 另外,《艺术品如何定价》的作者维尔苏斯,在进行了定量研究后发现,年纪越大的艺术家作品价格越贵,每大一岁,作品价格就会增加11欧元。 同理,已故艺术家的作品由于都是限量版,所以价格就更高。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出名要趁早。在历史上,有很多画家都与梵高有着相似的经历。 虽然当今梵高依然赫赫有名,但是他在世的时候却穷困潦倒,一生创作了近千幅油画作品,但在他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红色葡萄园》,收入是400法郎。 作品本身相关 作品本身,指的是作品的技法、大小、学术价值、历史程度、展览历史、创造性、稀有程度等。不要以为艺术品这种高级东西就不会称斤论包卖了,实际上艺术品在衡量价格的时候也会考虑大小、材料。 用颜料(油彩、丙烯或蛋彩)创作的作品价格是最高的,平均一幅油画会比水彩贵683欧元左右。尺寸越大的,价格也会卖越高,毕竟颜料都是钱。 如果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过博物馆什么的,对不起,价格还得高一点。 商业相关 艺术品从来就不是凡夫俗子能消费的商品,而是带有炫耀性质的高消费品,除却本身的学术价值外,还能象征富豪人士最爱的“社会地位”。所以有些艺术品,价格高并不是艺术价值有多高,而是买的人有钱。反正也看不懂,贵,就对了。 刘益谦很诚实,坦言艺术品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市场。作品一旦离开艺术家本人之后,就进入了商业运作,艺术性并不重要,资本的流动才是最重要的。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开发艺术品金融产品和服务,使艺术品逐渐成为与股票、房地产市场并列的三大投资市场之一。 其实也有不少艺术家抵触艺术品市场,他们不愿意自己的艺术和金钱挂钩,反对艺术品市场的商业操作,比如说自毁画作的班克西。不过,这些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也没啥好操心的,毕竟我也是有点膨胀了,才会讨论这种动不动上亿的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