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非线性思维?

 wu7165 2019-06-17

我正准备写的一个题目被“27度”写了。她的文章内容丰富,细微。我在文后做一些简要评论和补充。

1.

核聚老师在自己的千聊课程《阶层跃迁》——「一切练习皆实战」中,回答了学员的一个提问:如何让自己从“模拟状态”进入“实战状态”?用什么心理暗示?

老师的回答是4句话:

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行动。

微观上要有成败意识。

宏观上要想到最糟糕的结果并做好准备!

做好准备就是让自己进入到那个糟糕的场景下,自己将如何应对?

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回答,当时半躺着身子,半眯着眼睛边听课边烤火的我,本能似得坐了起来。

这个回答,让我脑海中有些知识点形成了链接,一条秘密清晰呈现。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之所以有些人能取得巨大成功,而大部分人平平凡凡,关键于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

2.

先来说说什么是线性时间,什么是非线性时间。

人类生活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时空里(时间的流逝是有一个方向的)大到宇宙,小到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按照这个底层规律,时间滴答滴答地排着队往前推进。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也都严重依赖于线性时间这个底层规律。这种思维模式的名字叫前有因,后有果。比如人们常说的,结婚生子,要先结婚才能生子,先春种,才能秋收。

所以,这种前面有一个原因,后面有一个结果的「因果律」,是我们每个人最底层的思维模式。

那非线性时间,是什么呢?

非线性时空是一个没有前后因果关系的世界,事件之间没有前后顺序。因为时间是非线性的,所有事件都是并列的关系。

怎么理解?

如果你看过《你一生的故事》,你一定知道这样一个场景:女主角不停地在回忆自己女儿的故事,有点像一个妈妈写的日记。但时间线是打乱的,一会是讲女儿3岁时候的生活小细节。什么被小朋友抢了玩具大哭啊,一会又直接跳到13岁,讲一些少女青春期的故事。所有关于她女儿的故事,3岁,15岁,5岁的,都是打乱的,这就是一般时空颠倒的物理效果。它们都是平铺的,先说哪个都可以,因为时间不是线性的。

对应着线性时间与非线性时间,就有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一般人都是线性思维。严格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来做事情,考虑问题。但是,伟大的人,他们的思维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

3.

球王贝利每次比赛总是会用到这种「非线性思维模式」。

比如每次比赛前都他都会“观看”一些“固定节目”,他会提前一小时到更衣室,找个僻静的角落,舒服地躺在地上,头枕着毛巾,盖好眼睛,接着开始在内心深处“观看”一部讲述自己儿时在巴西海滩上踢足球的“电影”:

这场电影将唤起他内心关于柔软的金黄色的沙子、洒在背上的温暖阳光、以及轻抚着太阳穴的微微海风的美好记忆。

接着他又会清晰地记起足球比赛在当时带给他的兴奋和快乐,他让自己沉浸在对于足球比赛的纯粹的热爱之中,那些儿时的美好记忆,让贝利在比赛之前感受到这一切。

然后,他开始回忆世界大赛中最伟大的时刻,他一遍又一遍地体验和享受对于胜利感觉的强烈渴望,以及将自己置身过去的感觉和影像建立密切的关系。

最后,他能看见自己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样子——他发挥出色,他轻轻松松地带球越过防守者,他取得了进球,这些有强烈的欣喜和胜利感组成的积极图景,最终构成了他的内心电影。

在比赛尚未发生前,观众、氛围、球场、主队、客队,他看到自己像冠军一样势不可挡……大约经过半个小时的放松和内心预演之后,贝利开始比赛前的肌肉拉伸工作,直到那时,他才可以真正放松下来,他已经做好了赢得胜利的心理准备,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是球员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而是球王贝利。

贝利把过去自己童年记忆感觉非常美好的「高光时刻」(让自己想起来就会情不自禁嘴角上扬的场景)与世界大赛中最伟大的时刻那种胜利场景——「愿景幻游」(对未来的逼真想象),移花接木似的剪辑,拼装在一起,与自己建立密切联系,把自己推入到那个时空场景中——他自己制造的未来。而这一切都是在当下完成的。这就是非线性思维的一种运用方法。

4.

伟大的作家,写作时也常常用这种非线形思维方式来写作,叫时空变形。

来看看《百年孤独》的开头:许多年以后,当奥雷连诺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伟大的作家像时间的魔术师一样,一出场就让人目眩神迷:一开始就是“许多年以后”四个字,一下从现在切换到了未来:那时布恩迪亚上校正面对行刑枪队,也就是正要被抢决。

面临生死关头的布恩迪亚上校这时想起了他的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下午,“想起”两字有点急急忙忙往回奔跑,越过当下,继续向前奔跑,来到过去,那时布恩迪亚上校还是一个孩子,他正在跟父亲和哥哥一起去吉普赛人的帐篷里看冰块。

看出来了吗?开头一小段话,速写素描似的,一下子把主人公布恩迪亚上校前后数十年的生命轮廓绘画出来了。这就是时空变形,也是非线形思维的运用。

5.

再来看看核聚老师的回答:宏观上要想到最糟糕的结果并做好准备!做好准备就是让自己进入到那个糟糕的场景下,自己将如何应对?就是利用想象,把自己抛入到可能的未来场景中,你自然知道要“实战”,因为,这就是真实的现在。

「非线性思维」可以让人快速从“模拟状态”进入“实战状态”。老师的回答是用非线形思维解决现实问题。这一点太厉害了!不能不佩服。我常常想,老师要有多渊博的知识,才能轻描淡写用如此简单的文字回答出这样的高深的道理。

评论:

其实并不需要太渊博的知识,而是认真对待所学知识,认真对待自己的思维过程。

许多情境下,我们看到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其实是假象。这些假象遮盖了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因果机制。

比如,我们先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然后从西方落下。有些人会认为,因为太阳东升、所以西落。其实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造成这种认知,只是因为习惯。更深刻的因果关系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作用。一旦掌握了引力作用的因果机制,我们不但可以推测日月交替的细微变化,而且还可以利用引力作用发射利用绕地、绕月卫星。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很努力的工作,很努力的寻找机会,然后成了富翁。其实在那个人的思维世界里,他是先想到了自己成为大富翁,然后才有了很努力的学习、很努力的工作、很努力的寻找机会。这个人是巴菲特。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非常投入的练习,对于练习过程中的痛苦近乎是麻木的,然后这个人成了拳王,或者成了健美界的宇宙先生。其实,在那个人的思维世界里,他每天都会想象冠军的样子,然后做冠军应该做的事情。每行一步,都距离他思维世界中的拳王或者冠军更近一步。直到某一天,此刻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已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比如,泰森、阿里、以及施瓦辛格。

对于作为人生片段的一场比赛也是如此。球王贝利,以及许多世界冠军都是如此,他们先是在大脑中想象出了一场漂亮的比赛,逼真到每个细节都感同身受,然后才有了一场漂亮的、甚至是伟大的比赛。简而言之,他们先是在大脑中、然后在现实世界中创造了一场伟大的比赛、精彩的表演。

在运动训练学里面,这种训练叫做,心智演练(mental rehearsal),或者叫做表象训练(imagery training)。

许多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只是专业人士的日常训练内容。

在思维世界中,事件的先后顺序是我们可以主导的、可以创造的。如果,我们能把握住其中的因果机制。那么,随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也能更为如愿的创造出来。

对于更复杂的情况,这二者是交替迭代的。

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当你的思维世界中没有对知识的清晰图像,想要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是不可能的。当你对你要写的文章没有清晰的图像,要想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也是不可能的。

在思维的世界中,事件的先后顺序的确是经常颠倒的,而且经常是循环交替的。那是因为,时间并不是人生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