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观点 I | 王骏阳 华黎 王辉 章明

 sunlighthe24xk 2019-06-17

“十年观点”活动现场  ©观点

2019年04月13日下午13:30

观点2019第01场 | 观点09场

12位“观点”嘉宾齐聚

以“十年观点”为主题

直面自己的十年

论述自己的十年间观点变化

让我们更清晰地

在观点的变化中

看到中国建筑的十年之变

“十年观点”我们将分三期推送

本期推送

王骏阳、华黎、王辉、章明

的“十年观点”之变

王骏阳 | Wang Junyang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实在不应该我第一个发言。相较于各位在坐的执当代中国建筑之牛耳的实践建筑师们,我觉得所谓理论也好评论也罢,或者像我这样在学校教书的,都不过是些打酱油的。至于说今天要讲的十年变化,我感到自己对建筑的立场、态度和看法在这十年中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如果有什么变化的话,只是关注点的不同而已。

从对“建构”的探究

到对中国历史和当代问题的关注

2007年《建构文化研究》中文版翻译出版算是我学术生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2011年,我在《时代建筑》上连续发表《建筑文化研究译后记》上、中、下,这是《建构文化研究》中文版问世四年后,这多少说明,“建构”是我这段时期比较关注的问题。

“建构”是建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并非唯一问题,它一直存在,有时被忽略,也并非所有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比如说斯卡帕,很多人可能认为斯卡帕很有魅力,但是究竟有多少建筑师愿意或者能够像他那样从事建筑实践呢?

最近几年,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对中国建筑的历史和当代问题有了更多关注。去年的《八十年后再看佛光寺》,七位当代建筑师提出了自己的视角,我自己更多是从历史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我提出的观点是,从历史理论的角度八十年后再看佛光寺,就是对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的构建进行反思,重新思考这一历史构建与中国建筑以及建筑实践的关系。

《建构文化研究》的翻译 & 《80年后再看佛光寺》探讨的组织

最近几年写了一些关于当代中国建筑的文章,或是理论批评,或是作品分析,中文英文都有。今年已经完成的一篇中文文章是对李虎沙丘美术馆的评论。另外有两篇英文文章,其中一篇是在去年《建筑学报》上发表的关于华黎新寨咖啡庄园的评论文章基础上为改写的,“建构”仍是其主题,但是被置于与“场地”和“建筑的内容计划”(program)的相关联系中进行论述;另一篇则是关于李虎新近完成的上海西岸油罐艺术公园的报道性文章,题目是Fuel Tanks, Earthworks and the Art Space。

“日常”是对建筑学“零度议题”的重审

“日常建筑学”是近几年关注点的另一个变化。《日常——建筑学的一个“零度”议题》在《建筑学报》发表,之后英国的《建筑研究季刊》(Architectural Research Quarterly)登载了这篇文章的英文版,而且被放在该杂志的“criticism”(批评)栏目中。既然如此,它批评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日常建筑学”批判的是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宏大的历史文化叙事,另一种是高调的形式主义倾向。它要求将建筑的意义和形式诉求降到“零度”,却不失专业水准。有趣的是,今年密斯奖的获奖作品多少应证了这一点,它是法国建筑事务所Lacaton&Vassal等三家事务所设计的一个住宅改造项目,既不网红,也没有宏大的历史文化含义,却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力压群雄,一举夺冠。它的胜利是“日常建筑学”的胜利。

Transformation Of 530 Homes - Grand Parc Bordeaux

(图片来源网络)

对“日常”的思考也对我自己的教学产生影响。今年我将在南京大学开设一门面向全校本科新生的通识课——《建筑的故事》,这实际是一门建筑历史课;对建筑学的同学来说,是建筑启蒙课;对非专业的同学来说,是建筑修养课,所以起名“故事”也是一种深入浅出,让更多人可以接受的表述方式。

通常,建筑史教学都基于“大建筑”,也就是纪念性建筑,如何将日常性的“小建筑”融合在建筑史教学中,让第一次接触建筑学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超越“建筑”与“建物”的悖论?这是这门课必须面对的一个有趣挑战。

华黎 | Hua Li

迹 ·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 主持建筑师

关于这个主题,方子语说只要两张PPT,把十年前的项目和现在的项目做一个比较,看是保持了初心还是背离了革命理想;因为如果只有两张图肯定讲不到10分钟,所以我就多放了几个项目,通过这几个项目大致可以看到我这10年的设计轨迹。题目我沿用了去年“观点”的《场地·场所》,这至少说明我今天的建筑观和去年并没有太大变化(笑)。

对建筑朴素原始状态的追求延续在我的设计中

对场地、场所以及建筑本体的思考在十年中深入

常梦关爱中心小食堂,是我08年建成的一个小项目,只有100多平方米;建筑的空间和形式都很简单:外部一个西向的廊子对着院子,营造了一个跟庭院有关系的活动空间;阳光和时间给了“廊”丰富的表情;建筑内部是一个上部暴露了钢骨架的简单空间。整个建筑非常朴素原始,也和它低价建造的状态很契合。

常梦关爱中心小食堂廊下空间   ©TAO

常梦关爱中心小食堂主空间    摄影:舒赫

而建筑呈现的朴素原始的状态是我个人非常偏爱的,所以对这种状态的偏爱也被延续在我的设计表达中。但这十年间,我对场地的体悟,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建筑本身材料、结构、空间、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关拓展阅读

观点回顾-05 | 华黎&冯路—建筑,场地诱因下的建筑师个人表达

比如15年开始设计、18年完工的新寨咖啡庄园中,关于材料与结构关系的推敲就会更具体:砖、地形、风景、结构、功能、场所氛围,种种要素融汇催生出最后的结果。

新寨咖啡庄园主立面   摄影:陈颢

十字拱储物空间    摄影:陈颢

首层咖啡厅与庭院   摄影:苏圣亮

首层咖啡厅    摄影:陈颢

最近在山东荣成建成的天鹅湖湿地公园景观廊及观鸟塔,也是我这些思考延续的实践。景观廊和观鸟塔形成一横一竖的整体关系,这是基于对场地思考而形成的。

鹅湖湿地公园景观廊及观鸟塔   摄影:杨天周

场地是自然特征非常强的湿地:面朝开阔的天鹅湖,背衬排列成水平线状的松林,呈现一种舒展的场所感;我觉得建筑应该延续场所的舒展感,轻盈地漂浮在场地中。最终,景观廊是一个只有5个支点支撑的、局部架在水面上的71m长混凝土水平体量。为了实现这种大跨度结构和端部的出挑,结构剖面看起来有点像工字钢。

天鹅湖湿地公园景观廊   摄影:赵奕龙

建筑中有不同空间让人与场所互动:比如通过中间庭院的台阶可以到天台,很多摄影爱好者会聚集在这里拍天鹅湖和天鹅,我们叫这个台阶“stairway to heaven”。

stairway to heaven   摄影:陈颢

天台   摄影:赵奕龙

旁边的观鸟塔,是一个圆形木结构,这种竖向的比例和木材的选择,基于我想营造一个很轻、很温暖的观感。有一个螺旋楼梯可以让人上升到10m多的高度俯瞰整个环境。虽然我希望这是个纯粹的木结构,但因为结构计算的问题,木结构中暗藏了4根钢柱,所以从材料和结构的关系来说,它其实是混合的。

天鹅湖湿地公园观鸟塔螺旋楼梯   摄影:李立

近期我还在设计黄山碧山村的夯土博物馆,场地在开阔的自然地景中。这次我想营建一个在田野中“抽象的物体”,所以建筑是一个很简洁的方形体量。

夯土博物馆作为一个“抽象的物体”于场地中  ©TAO

对这个建筑的深入思考有些类似新寨咖啡庄园,是从材料入手的。因为夯土会让人联想到墙,而非柱子,所以最终变成了对“墙与空间”的思考:如何让建筑从传统的由“墙和屋顶”围合的状态中,慢慢演化成只有墙而没有屋顶的空间?最终生成了上宽下窄的墙体,也自然形成了三角形的展厅空间。

建筑是一个朴素、简单的行为

我对建筑的观点,大概可以用Maria的《mile long drawing》和仇英的《独乐园》来表述:

建筑就像《mile long drawing》那样,是在大地中画线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但它包含了对尺度、比例、方向、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建筑中最基本要素的思考,并由此开始了建筑;

而实现建筑的手段和方式,就像《独乐园》一般,是可以非常自由的:甚至不一定用了建筑材料,也可以被视为建筑,重要的不是手段,而是如何重新定义场所。

王辉 | Wang Hui

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 | 主持建筑师

以批判的态度,去面对和超越庸常的现实

这次的主题是“十年”,因为今年要在“观点”做一次专场,所以今天主要想讲讲我这十年来思考和实践的态度,就是“批判”。其实今年是我们公司成立20周年,如果回看我们当年的公司主旨,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已经批判了20年。

那批判什么?以及在十年的过程中,我们的批判立场有没有转变?这是我在今天的“观点”给自己设定的命题。

“URBANUS都市实践”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城市”。其实城市是先于单体建筑的,所以我们在一般人都对城市的理解比较模糊时,就意识到我们需要站在城市的角度观察。“城市”既不是超脱东西,也不是站在未来,而是从内部透析当下。但这个立场和视角包含了一个简单的道德约束:把建筑和社会发展关联起来。尤其在今天,当建筑变得自娱自乐时,我还是希望建筑能进入城市和生活的现实语境。

我觉得最好的建筑师,要有身份立场的超脱,或者说白了,他最好不是一个建筑师。我自己想当一个“知识分子”型的建筑师,那什么是知识分子?我觉得萨义德(Edward Said)有一个简单的定义很有意思:知识分子经常能看到那些惯常被遗忘或弃置不顾的人们和议题。所以建筑领域,是否有“惯常被遗忘或弃置不顾的议题”?

10年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20年前,当大家都在忙着盖新房的时候,有个事儿还不时髦,就是“旧建筑改造”。虽然这20年间我们做了很多类型的事,但今天时间比较简短,所以我就聚焦在“旧建筑改造”上。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的专辑出版,也邀请了很多老师一起讨论,张永和老师说:无知就是力量。我突然觉得这十多年来,恰恰是因为“无知”,反而让我走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上。

我其实很羡慕在场的华黎老师等,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建造;但都市实践的立场,让我们经常在人烟广阔的地方建房子,而且什么都干,所以我们的工作往往“庸常”,跟王骏阳老师讲的“零度”接近,甚至是零下。但面对“庸常”,我们需要一种“超脱”或“超越”的策略。我想用两个10年前后的例子简单叙述。

这是10年前在大连做的“星海湾壹号”项目,是华润在这块区域开发项目的配套售楼处,当时时间紧,就利用了场地上一个长得非常愚昧的老建筑,当然,这个建筑现在已经没有了。如果今天让我碰到这项目,我一定会马上想到一个成语,叫“晚节不保”;但当时太年轻,接到这个庸俗的项目居然有一种冲动,因为我觉得知识分子型的建筑师,更应该参与平庸、平凡的事,就是王骏阳老师在推动的“零度”的事,我觉得我先要从零下到零度,然后才能像刘家琨和华黎那样达到100度。

项目时间非常短,因为售楼处没有开窗的需求,所以我就把窗户都堵上了,再把整个房子都刷白,最后在前面安了一片大玻璃作为一个界限。虽然它并没有变得高雅,但也有一点跟世俗隔离的童话感。

星海湾壹号  ©URBANUS都市实践

最近,我又到西侯度做了一个事儿。西侯度隔着黄河是华山,是考古发现人类最早使用火的地方,同时也是岳渎相望非常重要的点,所以算是个非常神圣的地方。2016年时,当地政府在这里办了一个活动叫“一堆圣火”,为此建了圣火广场,今年这里要办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点火仪式,大概也是对原状不满,所以找我来做。

场地原状 (图片来源网络)

所谓“无知就是力量”,当我到此,看到眼前的山河美景,想到《山海经》的故事都源于此,居然由衷地产生了一种激动的心情,觉得不做好像愧对先人,就接下了。但做了之后才知道“误入白虎堂”,因为现任领导都在,所以我想原来的东西不能拆;我就想到“包容”,感觉这个词比较对劲,所以最后我做了一个和自然环境融合非常强的场地,把原有的东西都包容进去了。这里我不想展开太多关于建筑本身和空间的内容,这样留点悬念到下一场“观点”。

西侯度的“包容”设计    摄影:曹百强

但我想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零度”的有趣之处,因为“零度”会激起“一百度”的创作欲望;比如这个设计中,需要从太阳光取火,又要有楼梯通往外部,我们把山洞延展成一线天,有一种开天辟地的撕裂感,当圣女拿着火炬逆光而上时,让人很感动。但这都是从“零度”开始的炙热的艺术性的冲动。

“开天辟地”的撕裂感    摄影:曾天培

所以我觉得在这十年间,以及未来的十年,我们会面对更多的“庸常”,而“超脱”和“超越”这种“庸常”的方法,需要时间的积累,方式方法的积累,对人生、社会认知的积累,以及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章明 | Zhang Ming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 主持建筑师

在实践中获得思考的多维角度

并在实践中验证和推进思考的深度

我很难明确地说,我们原作设计工作室10年前后在观点上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2015年,我们工作室出了一本专辑《关系的散文》,是一次我们对之前工作的全面总结,所以这次对10年的讨论,我们会把15年作为一个分水岭。

15年时我们提出了四个与“关系”相关的观点:关系的前置、关系的进化、关系的观想和关系的诗学。它们分别对应“位置比本体更重要、进化比原型更重要、游目比凝视更重要、挖掘比意向更重要”。这既是对我们过往的总结,也被延续在我们后来的设计中。所以第一场“观点”,我的题目就是《游目与观想》。

我邀请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参与了“原作”2015年前后关键词的讨论。

最后总结出,在15年前,我们更多讨论的是:“性能驱动”,包括功能、结构、环境等要素的驱动;“主从关系的谋局”,探讨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先入为主的形态生成”,因为从构成来讲,我们往往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形态,但这个方面我们在尝试改变;“文化概念的直接映射”,就是中国对建筑中文化呈现的诉求;“逻辑生成的自循环体系”,15年前我们强调“纯粹”,但之后我也一直在反思是否需要这么“纯粹”。

15年后的思考,更多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阶甚至反思:我们认为建筑在“性能驱动”外,更多需要“情感驱动”,所以我们提出了“性能驱动与情感驱动的合一”;“组从关系”中,我们思考不同功能空间也可能因为并置而产生交集,而局部关系本身也能有自成的能力和能量;其他还有关于空间“内化和外化”;“结构和建构”在建筑中美学和诗学价值的呈现;以及“因借生长”、“游目观想”、“锚固游离”、“向史而新”等新的方向探索和思考,这些多与我们的实践相关,是基于实践的设计研究和再思考,所以接下去我想用几个不同时期的实践来详述我们的思考。

关于“关系的散文”,很重要的一个实践是2015年建成的范曾艺术馆,这里面既有对“游目观想”的回应,也有对传统院落和文化的重新演绎和表达。而2017年完成的咸阳文化中心,更多是通过不同单体并置产生的交集,让简单的单体通过组合,去呈现丰富的空间状态,是对“主从关系”的重新考量。

咸阳文化中心对“主从关系”的重新考量    摄影:姚力

相关拓展阅读B面观察-01 | 上海改造建筑深读

15年竣工的解放日报社,是对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和扩建。这个项目中我们提出了“向史而新”这个概念,想表达的是:所有的设计要素和起点都是既存的,设计既是对历史的眷顾、也是对未来的映射,所以挖掘场所的意义比创造设计更重要。

这个项目中,我们对老建筑修缮采用了新的方式,这种方式跟惯常的既有的方式完全不同,被专家们认为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最终还是给了我们一次尝试的机会;尝试的结果,是给此类建筑的修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带来类型学的价值贡献;而扩建部分,我们则用了新的方式与老建筑形成对比。

这种对历史、时间和场地的态度,也贯穿在我们自己原作工作室的设计中:我们通过“去顶成院”、空间体验的层级划分,去创造“游目观想”的体验,把上海鞋钉场改造成有诗意的现代工作场所。

2015年一个重要的开始,是对杨浦滨江示范段的设计,这个项目不仅是我们对“向史而新”思考的延续,作为杨浦滨江工业带改造的起点,也让我们开始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设计和更大范围内的历史街区的改造和保护,并成为我们一系列滨江贯通设计的序幕。

而18年底完成的M2游船码头,是浦东贯通工程中的重要断点节点,全长260m。这个项目的重要价值,在于我们与结构工程师之间的协作配合,探讨了关于结构的系统受力,以及由此实现空间本身最大通透度和层次丰富度。

M2码头    摄影:章勇

有句话叫“立柱顶千斤”,传统结构柱为了抵抗侧向地震力,往往比较粗壮;但M2项目为了实现多层级空间的贯通,我们提出了底层结构柱直径不超过20cm的诉求。最终结构工程师通过“砼壳结构 钢框架 屈曲约束支撑”的整体结构支撑体系,替代传统常规的“单梁单柱”结构,把原本需要500cm直径的结构柱,压缩到直径16cm的柱体,实现了自由通透的空间状态。

码头屋面是15cm厚的壳拱,既有覆土绿化、又有跑步道、骑行道、漫步道,实际是非常厚重的混凝土架构,但也是下部整体细柱结构的原因,让屋面产生“轻盈的悬浮感”。

M2码头    摄影:章勇

最近我们还对杨树浦电厂净水池进行了改造,把净水池基础保留作为咖啡厅,顶部用“劈锥拱”结构营造了一个没有柱子的公共空间,只有脚部有细小的支撑“轻搭”在旧建筑上,这种“轻链接”的空间关联,也是我们通过结构对历史的一种关系类型的回应方式。

劈锥拱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我们也尝试主动思考“不同材料与结构”的可能性,所以在18年我们成立了木构实验室,开始对钢木结构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之后我们用5cmX5cm的木构件,和6cmX6cm的钢构件组合,用15天组装了72㎡的滨江杨树浦驿站,是一次用轻型单一工业化构件去创造丰富空间和形态的尝试。

杨树浦驿站    摄影:章勇

10年前后,我们更多的一直在探索和验证对建筑的多角度的思考和态度,或许不是那么清晰、线性的观点转变,但持续的实践和探索,带给我们不间断的思考并进而逐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设计理念。

观点 - 观点2019


观点2019第01场(观点09场)

观点主题

十年观点 | 2 viewpoints over 10 years


观点2019第02场(观点10场)

主讲嘉宾:王辉

对话嘉宾:范凌


观点2019第03场(观点11场)

主讲嘉宾:柳亦春

对话嘉宾:周榕


观点2019第04场(观点12场)

主讲嘉宾:张斌

对话嘉宾:徐好好

TO BE CONTINUED

……

“观点”为何

“观点”为何

'观点 - 观点'系列回顾

观点回顾-08 | 李兴钢&庄慎—“自然”,是面对现实的理想空间范式的不变要素

观点回顾-07 | 马岩松&李翔宁—没有自我意识的时代,会成为文明的空白

观点回顾-06 | 刘家琨&王骏阳—我的建筑,是地方事物的抽象,而非再现

观点回顾-05 | 华黎&冯路—建筑,场地诱因下的建筑师个人表达

观点回顾-04 | 董功&鲁安东—介入·呈现

观点回顾-03 | 朱竞翔&刘宇扬—山就在那里

观点回顾-02 | 吴蔚-建筑内外,一脉相承

观点回顾-01 | 章明—游目与观想

'观点 - 观察'系列回顾

观察-02 | 日常的精神·北京 天津 北戴河

B面观察 | 李兴钢—老北京的微缩社区与新校区的结构聚落

观察-01 | 城市改造更新类建筑 · 上海

B面观察-01 | 上海改造建筑深读

'观点 - 观想'系列回顾

观想&地域·地方 | 07—王骏阳论“地域·地方”

观想&地域·地方 | 06—致正的院落秩序与OPEN的身份重建

观想&地域·地方 | 05—大舍的抽象自治与华黎的因应自然

观想&地域·地方 | 04—庄慎的空间改变与董功的地点呈现

观想&地域·地方 | 03—李兴钢的理想世界与刘家琨的巨构城寨

观想&地域·地方 | 02—现代的转向

观想&地域·地方 | 01—有一种南方,叫“他者南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