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为何不敢成全黛玉和宝玉的婚姻?因为一个能管她的男人不同意

 小涵读书 2019-06-17

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在贾母这个老祖宗的呵护下,幸福而又快乐的成长。即使后来薛宝钗斜插一杠子,也有好多人认为,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只要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年纪一大,到了婚嫁年龄,贾母一开口,美好的姻缘一定会大功告成。

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紫鹃吓唬宝玉,逼宝玉把两人婚事闹了个人仰马翻,贾母没有开口。林黛玉过了15岁,到了出嫁年龄,不仅婚事没有着落,连日常的起居饮食都保障不到位了。与此相反,贾母越来越赏识薛宝钗,人前人后夸她好,甚至在参观她的房间后,心疼地埋怨她太老实在,让鸳鸯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三件梯已拿到她屋时装门面。贾母怎么了,她曾经力抗贾元春的暗示的金玉良缘,公开说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一对小冤家,怎么就突然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不替宝黛婚姻做主了呢?真相是他遇了一个能管他的人--贾政。而贾政看好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

1.贾宝玉娶妻最终拿主意的不是贾母而是贾政

贾府是钟鸣鼎食的大家族,宗族礼法高于一切。贾母虽然是贾府里唯一硕果仅存的老祖宗,辈分高,资格老,说话办事一言九鼎,对于她来说,做任何事都可以随心所欲,大家只有听喝的份儿。其实不然,表面上没有人能限制的了贾母,其实还一道紧箍咒在头上的。那是就女人的“三从四德”。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贾母做为一个老祖宗,更要带头遵从礼法。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她可以暗示,甚至是可以命令贾政安排宝黛婚姻,但是如果贾政不同意,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从礼法上讲,在贾宝玉的婚事问题上,贾政是能管住她的。所以在强大的封建礼法面前,她不能轻易开口,更不敢以老卖好,强行促成宝黛婚姻。

事实上也是如此,贾宝玉的婚姻,一直就是贾政在做主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明证。

王夫人的丫鬟彩霞年纪大了之后,被放出去待嫁,王熙凤的陪房旺儿家的儿子看上了她,四处托人求亲。彩霞着急私下里让赵姨娘想办法,为了自己能有个臂膀,赵姨娘向贾政吹起了枕边风。贾政听了赵姨娘的话后说出这样的话:

“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贾政一开口,事情就是拍板钉钉。这个细节表明,在儿子的婚姻大事上,最终的决定权是在贾政手里。

2.贾政看好薛宝钗而不看好林黛玉

从血缘关系上看,贾政其实应该是偏向于林黛玉的。毕竟他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一奶同胞,身上流的都是贾家的血液。但是从他的所作所为看,他其实一直倾向于薛宝钗。

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按照规矩登门拜访,没想到他避而不见,竟然斋戒去了。这极为不正常。林黛玉和贾雨村两个人是同一天到贾府。虽然是兵分两路,但到达贾府应该是同一时间内的。贾政亲自接待了贾雨村,却躲开了林黛玉的登门拜访。这应该是有意避之。

在对待薛家人的表现上,贾政的表现与接待林黛玉的情况截然相反。薛家母女到达贾府之后。贾政不仅亲自接见了薛蟠,还主动开口挽留,让薛家一家三口住进了梨香院。

一方面对林黛玉避而不见,一方面热情款留薛宝钗一家。两下对比,贾政的心思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元宵节猜灯谜,看到薛宝钗的诗谜,开始为她担心,之所以这样,是爱之深关之切。大观园试才提对额,贾政第一眼看到蘅芜苑就说“无味”,随后进入蘅芜苑院中,发现别有洞天,又连说有趣。这其实也暗示,贾政认为薛宝钗是一个“有趣”之人。

3.金玉良缘其实幕后主使是贾政

贾元春省亲过后,很快通过赏赐端午节礼暗示了金玉良缘,对薛宝钗投出了赞成票。贾宝玉对此大为不解,以为是贾元春赏错了。贾母也不开心,第二天让贾宝玉去宫里谢恩,实质是让他和贾元春当面说清楚。贾元春深居宫中,怎么会突然这样做呢?

最大嫌疑人是是王夫人,她自然希望薛宝钗能够嫁给宝玉。因为薛宝钗在大家里,无论是性格还是为人,在众人眼里都比林黛玉,更主要的是她和薛宝钗是纯亲戚。但是王夫人胆小,看好袭人给宝玉当小妾,也只敢提高月银,而不敢公开身份。另外,按照三从四德标准,她不绝敢私下里让贾元春暗示金玉良缘这么大的事。所以她嫌疑最大却没有这个本事,有这个本事的人只能是贾政。

贾政为何要放弃林黛玉选择薛宝钗?原因很简单。一直以来,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历来联姻,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是强强联合,好于宝黛婚姻。尤其是林如海死后,这一点薛家的优势更为明显。从为人处世看,薛宝钗是入世的态度,端庄贤淑,是符合封建道德的女孩。林黛玉出世的态度与她相比,性子太强、身子太弱,缺陷太明显。更主要的是,薛家有钱,两家联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内囊亏尽的荣国府。

所以,贾政必然选择薛宝钗,而贾母也只能无可奈何。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文/小涵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