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如此风流?

 凤凰山居士 2019-06-17

环球情报员

18-08-1209:51

作者:见过饼

中国历史自秦始皇统一之后,虽然又长又杂,好歹各个朝代更替,也算井然有序。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

今天来简单聊聊号称风流时代的魏晋南北朝。

复习:魏晋南北朝历史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时期地图

曹操带着曹家帮用尽了各种阴谋阳谋阴阳谋,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号称:魏。

然而这不是结束,只是个开始。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刘备的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他的儿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

▲初建的晋朝还算疆域辽阔

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到了这里,还没完。司马炎死后,他的儿子惠帝继位。惠帝没能成为千古一帝,相反:他是个智障。不久,各诸侯按耐不住想当皇帝过把瘾的躁动,开始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就在此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也看准时机,大举进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

▲316年,西晋灭亡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晋朝皇室为躲避穷凶极恶的北方蛮族,携臣民南下,与北方划江而治。北方动乱暂且不提,单说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东晋—宋—齐—梁—陈。

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于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可以说整个东晋乱成了一锅粥,皇帝本来就笨又不努力,因此世家和大臣们就开始努力了。

东晋前期发生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还在蜀地自立。

420年,刘裕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建立“宋”,史称刘宋。

▲420年,南北朝疆域雏形

这时,就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刘裕知道世家大族对皇权的威胁有多可怕,于是他认为还是们钱没地位又肯奋发向上的读书人最靠谱,然后又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将兵权交给自己的儿子们。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决定使得皇子们不顾手足之情,为夺皇位相互残杀。

479年,萧道成从刘宋手里抢来江山建立齐朝。本来打算励精图治,千秋万代。可惜现实很骨感,他的子孙并没有秉承老子的遗志,导致齐朝仅存在了23年。

梁朝和之前的齐朝其实也是亲戚关系,梁朝开国皇帝萧衍是齐朝宗亲。这位皇帝文采卓绝,却不善于治国,并且非常迷信,最后非常惨的在政变里饿死了。557年,梁亡,陈朝建立。

可以说陈朝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外有北朝进攻,内有朝臣作乱,终于在589年,陈后主陈叔宝一边唱着《玉树后庭花》,一边断送了陈朝江山。

至此,隋朝统一南北方,南北朝结束。

东方“文艺复兴”

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黑死病蔓延,战乱频发,基督教严格控制思想和自由,稍微不留神就会被定罪然后烧死。欧洲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像人,随后决定“以人为本”,从此圣母画像有了笑容,文学故事主角开始用人取代神,宗教改革限制教士权利。

魏晋南北朝看起来确实和文艺复兴很像,年年打仗,一不注意又改朝换代了,政治不稳定有话不能随便说,大家开始研究文学艺术,信佛炼丹。

南朝四百八十寺:佛教传播,道教兴起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几乎全民信佛。佛教宣传“人生酬业”和“因果轮回”,着让人民群众觉得受点苦也是应该的,大家相信今生遭罪是为了来生显贵。而统治者也非常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认为修道可以长生不老,成为神仙,还发展了炼丹术。道教在上流社会阶级,东晋世家大族普遍信奉道教,如琅琊王氏、高平希氏、义兴周氏等。

▲道教中的神仙形象

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文学成就还要提现在诗歌创作上。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

士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使五言律诗登上高峰;以骈文(对偶句)形式出现的抒情小赋,又使汉赋得到了发展。代表作家有“三曹”、“建安七子”、蔡琰、左思、陶渊明、“大小谢”,另外还有“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等。

▲竹林七贤

人物品评和文学品评作品开始出现。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锺嵘《诗品》等论著还有萧统《文选》、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的高峰。

魏晋时期不仅出现了人物品评作品,还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志怪小说。代表作有《搜神记》、《世说新语》。绘画: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传说中的《兰亭序》

书法上出现了书圣王羲之以及他的《兰亭序》。在音乐上出现了《广陵散》和《兰陵王入阵曲》。还有什么数学啊,地理学啊,农学啊,医学啊等等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

叛逆一代的风流

什么是魏晋风流?官方解释: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将官方语言通俗化,具体形象化,魏晋风流其实就是:喝酒、嗑药、侃大山、同性恋和对颜值的变态追求。

魏晋时期名士饮酒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看官位并且想喝多少酒喝多少。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嗜酒如命,甚至“脱衣裸行于屋中”,还有酒叫刘伶醉。另一位七贤之一的阮咸经常大摆几桌叫上亲戚朋友一起喝酒,甚至人喝醉了,就和猪一起喝。

▲趴在酒坛子上的刘伶

没错,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们有一项娱乐活动就是聚众嗑药,这种药叫——五石散。据说五石散是张仲景用来治疗感冒的,后来被发现这药吃了以后精神焕发,而且竟然还有美白的作用,于是大家便把它当做保健品零食吃。吃了五石散精力充沛,浑身发热,需要运动来发泄,“散步”也是这么来的。

魏晋时期流行清谈。清谈就是指不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空谈理论。清谈的内容简单来就是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了,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总之就是没有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具体措施,其实就是闲的无聊侃大山。

▲清谈中的魏晋名士

魏晋时期对搞基的包容度,要比21世纪的今天开放得多。中国王宫贵族自古就有“娈童”癖好,魏晋时期男色之风大盛,与之相应,涌现出一大批病白赢弱的美男子。从司马炎时代开始,男宠之风盛行,人们喜欢美男胜过喜欢美女,天下人纷纷效仿。

“同志”这个词就是产生自这个年代。

甚至在当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男性皇后——韩子高。

对美的极致追求:魏晋时期,男子必须长得像玉人才会被称作美。

魏晋时期士人阶级推许玄学,讲求的是虚无缥缈。怎样才能虚无缥缈?要高要瘦要宽袍大袖,仙风道骨,要有像女人那样优美轻盈的气质。那时候的男人每日必做功课包括:沐浴熏香、涂脂抹粉。为了让自己看起来阴柔,他们不会蓄须,美廉公是不存在的。

▲美男子应该就是这样

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几人作品基本上由于政治原因,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风流也是有原因的

魏晋风流所要体现的,其实士人阶层精神的自由。

魏晋南北朝时期军事战乱频繁,政治动荡,更替有常,士政治话题敏感。士人阶级经常被站队,这与他们本身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贵族阶层统治腐朽,士人阶级敢怒而不敢言,爱国之心还未泯灭,在这样混乱的年代儒家思想不再能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传统的力量在消失,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压抑的。

情绪的无处排解,导致了某些士人心理上的扭曲和举止的怪诞,从而形成了一股畸形的社会风气。

比如嵇康打铁,比如刘伶裸奔醉酒,比如何晏嗑药,比如孔融放诞,比如王猛扪虱,再比如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王谢世家的清谈、玄学之风,等等。

所以说,魏晋风流其实是源自于有识之士对社会政治的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而引发的消极避世以及集体殉道。

作者: 见过饼 编辑: Thomas (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