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代玉雕的浅掏膛与深掏膛工艺

 RK588 2019-06-18

辽代玉器中有一类盒形、罐形和筒形的玉器,常被称为“玉盒”,其内部被凿出一定的空间,兼具装饰和纳物两种功能。这类玉器是契丹人为了便于在骑行生活中随身携物而特意设计的,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是十分独特颇具创新的一类。此类玉器对软玉、琥珀、玛瑙和水晶都有涉及。

这类玉器常由两部分组成,或两两相似,以子母口相扣合,或由器身和器盖合为一体,由金属链相连接。它们均可系挂,可谓匠心独运,尤其能反映辽代玉器在设计和工艺上的水平。但因器物造型需要,掏膛深浅、钻孔部位以及连接方式会有所区别。

1.浅掏膛

辽代的盒形玉器通常掏膛不深,采用子母口扣合,扣合的两部分形制相似或相近。

陈国公主墓中出土了4件这类盒形玉器,分别为:龙凤纹盒形玉佩、鱼形盒玉佩、鱼形盒玉组佩、鱼形盒琥珀佩;另还可见叶茂台7号辽墓出土的1件球形盒水晶佩、红帽子乡辽塔地宫出土的1件“叠胜”铭琥珀盒、独乐寺塔出土的1件龟形水晶盒、巴图营子辽墓出土的1件叶形琥珀饰件、小努日木辽墓出土的1件蝶形盒琥珀佩等。可见这类盒形玉器在辽代相当流行。玉工常在盒的一端钻孔,以便和金属链相连。动物形盒形器多选在动物的嘴部钻孔,其他的几何形盒形器有时会突出1个钮,再在钮上钻孔,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龙凤纹扁圆形玉盒便是如此。

为了便于开合,有时还在盒的另一端增加了金属合页和插销,制作的十分精巧,如陈国公主墓中的2件鱼形盒玉佩,两片鱼尾外部各钉1片合页形金片,金片以金铆钉固定,其中一片金片上焊接了1条金链,金链上连有1根金插销,两金片边缘各有插孔,玉盒合起后插孔相互连通,再将金插销插入插孔就可将盒完全关闭起来。

辽代的这类掏膛式盒形玉器采用的铆接工艺较可能是受到唐代金银器的造型及工艺影响。除了常见的圆形、方形,还可见到海棠花形、蝴蝶形、卧羊形、荷叶形、瓜果形等,甚至蛤形仿生器,形式十分生动多样。这些金银盒通常由子母口扣合,部分具有合页以及插销和插孔,如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珍珠宝钿方形金盒与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方形银盒。唐代银器中还可见到一种香囊,设计十分精巧,外部为2个镂空半圆体,以子母口扣合,以合页相连,顶部连有短链,可供悬坠。此外,盒形玉器以及铆接工艺在唐代的玉器中也有出现。唐代宫城遗址内出土的鸳鸯花卉纹玉盒就是1件浅掏膛的盒形器。其一端的凸出部分镂雕一对鸳鸯,可作为把手;另一端侧面上下各嵌一颗金环钮,以便开启玉盒。

2.深掏膛

辽代玉器中的筒形器和罐形器都掏膛较深,另附一盖,有的仍以子母扣扣合,但在金属链连接悬坠方面不再仅以一处小孔与之相连,而是在罐、筒身两侧或器盖上都作为钻孔,然后由金属链穿过器身两侧或器盖上的孔再将整件器物连接成一体。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螺形玉盒佩和红帽子乡辽塔地宫出土的金链竹节形白玉盒是这类玉器的代表作品,不仅设计巧妙,而且工艺精湛。前者螺身内部中空,器口处有2个对称小孔,各有1根银丝从小孔外向孔内穿过,再共同从器盖上的孔口穿出,使螺形器的器身和器盖合成一个整体,并可悬佩于人的腰部。后者整体呈竹节状,共6节,最上端一节为筒盖,下面5节为筒身,筒盖两侧和筒身上下两侧均出贯耳,2条金链由下至上沿玉筒两侧的贯耳穿出,共系于1件金属环上,其出土时藏于一座金塔之内,内藏舍利子,作舍利罐之用。

它们的巧妙之处在于在向器内放取物品时只需将器盖沿金属链略向上升起即可,并不需要将器盖完全取下,即便随身携带、骑马奔行,也不容易将器盖遗失。辽代采用类似工艺的玉器为数不少,还可见清河门4号辽墓出土的管状青玉带盖小盒、双鹅带盖青玉小盒,巴图营子辽墓出土的竹节形琥珀小盒,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瓶形琥珀佩饰,朝阳北塔地宫出土的金盖玛瑙舍利罐,天津蓟县独乐寺塔出土的水晶舍利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