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为何讲“老而不死是为贼”?

 Zhanjh1936 2019-06-18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出自于《论语》,是孔子评价自己的老朋友原壤。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意思就是:你老了而不死简直就是害人虫。现在社会经常用这句话讽刺一生对社会没有贡献,老了反而危害社会的一些所谓的年龄比较大,倚老卖老、厚颜无耻、混吃等死的无良的人。

原壤,鲁国人,对于他,没有很详细的交待,只在《礼记》里说是孔子的“故人”。但这个“故人”显然和孔子的交情不一般。

《礼记》是儒家的经典,整部书记录的都是儒家之礼的种种细节,其中有一半是讲丧仪的,比如《檀弓》篇讲的都是关于丧事的种种礼仪。这里面就讲到原壤的故事。说原壤的母亲去世了,孔子作为原壤的朋友亲自来帮他整治棺椁。原壤一边干活一边就说:我很久没有唱歌了。于是说着就唱起来“貍首之班然,执汝手之卷然。”这歌词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棺椁像貍首一样斑斕,据着你的手,你的手是那么柔软。

“邻有丧,舂不相。”这同样是《礼记》里的话,意思就是,如果邻家有丧事,那么附近的人家即便舂米干活的时候也不要唱出号子来。《论语》里也说过“子于是日器,则不歌。”孔子如果在这一天曾吊丧哭泣,那么这一整天都不会再唱歌。孔子的态度非常明确,不会容忍在丧事中唱歌这样的行为。而且孔子是个很注重这些仪节的人,不会不拘小节。但是孔子对于原壤唱歌的态度是“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孔子听到了原壤唱歌就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然后孔子的学生劝孔子说:能不能制止原壤?孔子回答说“亲者勿失其为亲也,故者勿使其为故也。”亲人就不要失去亲情,老朋友就不要失掉交情。原壤是以唱歌来寄托怀念母亲的悲情,孔子听出来了,所以默认了这种他并不能允许的行为,因为他和原壤是老朋友,孔子也不愿意失掉交情。

但是原壤毕竟还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有一次原壤坐姿不雅,箕踞而坐,就是叉开两腿坐着。孔子看到了。孔子是一个非常讲究仪表姿态的人,《论语》里写到很多这样的地方,比如: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寝不尸、居不容。等等。意思就是说在车里不要左顾右盼、飞快地说这说那,还指指点点。睡觉的时候不要像挺尸一样,在家居家的时候也不能不顾忌仪表仪态。

所以,原壤的这个坐姿惹怒了孔子,孔子用手杖打了原壤的小腿,骂他“少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年少的时候不懂得孝悌之道,年大以后一事无成,到老了还不死,这就是祸害。

孔子和原壤因为是多年相知,所以孔子能体会原壤这个人的人品以及他内心的情感。但原壤和孔子又确实实在是两路人,所以孔子又对他的行为很多看不习惯。

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

主要作品:《龙风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