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房洞 位于历城区南部仲宫南6公里处线路67路车普利斯三水厂下,向南右侧山路向西,或仲宫出租车8元到东沟向东2公里即到;88支路高而线,东沟村下,向东2公里。汉留侯张子房故地,墓碑、子房庙,半山石洞,子房洞,深90余米,山顶古代军事防御遗迹,山下有古黄连树周长四米,东南方上山,东面有子房墓,子房庵遗址,山后是门牙风景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真的是应验了这句话, 位于济南南部山区锦云川铜壁山半山腰处的 子房洞因张良(字子房)在此隐居、修道、 羽化成仙而充满了仙气与灵气。 后人因而筑庙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不断, 铜壁山也因而成为了济南著名的道教仙山, “子房洞”也就很自然地被誉为“泉城第一仙人洞”。 子房洞 2、藕池 西营镇藕池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中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最小的自然村只有7 户人家。星星点点的村居分散在山谷中,这个8.8平方公里的村庄范围内,有大小山头20余座,沟壑76条,森林覆盖率90%以上,自成一条独立封闭型小流域。沿“绿色”盘山路一路向南,就能看到一处水库,名曰藕池水库,村里的千亩白菜花海全部由其灌溉,形成了稳定的白菜良种繁育基地。水库的水来自于南部群山“千条沟”。“千条沟”,顾名思义,是一片集水线众多的山谷,总长达3000余米,沟连沟,峪连峪,植被繁茂,一条沟就是一片林,一条峪就是一片绿。 3、斗母泉 该村由碉堡峪、西坡、小泉、边庄、东坡、南圈、岭东(白花泉)、岭西(白花泉)、大泉9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人口280余人,耕地面积250余亩,人均耕地0.9亩,荒山面积7000余亩。 在7个自然村,东西5公里、南北3公里的范围内,散布有斗母泉、白花泉、南甘露泉、寄宝泉、小泉及以所在地命名的泉水14处,另有季节性泉水10多处,是济南市近郊泉水集中、山势优美、植被丰富的自然风景区。 4、上水泉位于历城区仲宫镇马家村的上水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泉水从山顶顺流至半山腰,从半山腰的泉眼流出。这口泉自古以来一直是全村村民生活用水的源泉,更是被称为村民的“救命泉”,但之前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一直不为外人知,到2004年村里修建一条通往泉眼的道路才有外人过来观泉,这也是该泉首次载入济南市名泉名录。“祖上曾流传,有一年村里的男丁们得了不治之症陆续死亡,南方来了一位道姑指示只有用上水泉的泉水配她给的药才能治愈病人”,一位崔姓村民告诉记者,当时男丁们喝了泉水配的药后,果然痊愈,因此更加尊敬与爱惜这口泉。 普门寺上水泉,位于历城区高尔乡北道沟村,仲宫南3公里张庄西3公里,67、88路仲宫下车向南;88路支高尔,张庄下,向西,两株千年银杏树、普门寺遗址、圣水泉、石刻造像、古井、古碑,鼎盛时期达500僧人,灵岩寺前身,后成为尼古庵,解放前庙内塑有观音像、碧霞元君像,解放后拆除。上水泉,泰山下院,古泉上水泉,自然风光,避暑胜地。 5、外石村外石村和里石村位于一处峡谷之中,群山环绕。位于村西的尖头山是军事制高点,无路无道,坡度在60度左右,登高眺望,可东看柳埠、野生动物世界,西望高而锦云川乐园风光,南眺泰山,北望黄河。两个村庄连绵好几里长。等到开泉之时,泉水清澈,叮咚做响,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 6、刘家村风景区刘家村风景区位于历城区南部仲宫镇东6公里处。这里风景秀美,一派乡村田园风光。景区内山泉四季长流,柏树成林,空气清新。这里虽离市区较远,但交通还算方便,乘坐65路公交至刘家庄下再步行六百米即可。 |
|
来自: 鲁军0ubhwsymi5 >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