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乐迷如何理解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6-18

导读:欣赏音乐之前,不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民族背景,还须了解作曲家的个人背景,才能更全面、准确和深刻地欣赏音乐。即使是同一时代、同一国家或民族的音乐作品,由于创作者在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其作品的风格也各具特色。本文将通过对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两部代表性交响乐作品《第四十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的赏析,来体会音乐作品中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理解作品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01 作曲家介绍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生于萨尔茨堡,有神童之称。莫扎特下笔神速,在动笔时脑中已有完整的乐章。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大量的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去世时年仅不到36岁。

 莫扎特的生命短暂,但他留给我们的作品达600多首。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作曲家。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两种乐派的巨匠。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逻辑感,结构均匀感和宏伟音乐的气概。由于社会变革的要求和自身的才能,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成为浪漫乐派的源头。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9首;钢琴协奏曲5首;各类重奏曲31首;各类奏鸣曲46首。此外,还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弥撒曲、歌曲等。

02 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与作曲家思想性格分析
莫扎特 生活在十八世纪末,是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的时期,是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所以生活的艰辛、贫困以及上流社会的冷漠并没有使他消沉悲观,因此,都称他的作品为“含着眼泪的欢笑”,主要风格特点以纯洁明净为主,他那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和阳光般的明朗,乐观的风格,全面预示了他辉煌的未来,他以一颗宽容博大的胸怀,表达出爱是艺术的终极目的。

 莫扎特的音乐和他本人一样,宽厚纯朴,文质彬彬,很少在作品中留下他不幸的生活痕迹,而只求在艺术中奉献给人们一颗至诚的心灵,以一种乐天的态度使自己的艺术永保安详,温柔的面貌,不让眼泪把他打湿。

 贝多芬生活在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同没落的封建阶级进行激烈搏斗的历史时期,法国大革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深刻的影响。《命运交响曲》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它通过两个对立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刻画了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赢得欢乐。

 贝多芬从小是一个沉默寡言而又怕羞的、不善用言语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人,但是他性格上的倔强、怪异、孤僻、坚强、自傲、永不服输,使他对当前现实的愤慨与对理性和和平的乞求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他不甘心作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了顽强的努力,他正超越前人的音乐,向人类想像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

03 作品赏析
(一)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
1、作品一开始是主部主题的陈述,旋律流畅、如歌,情绪激动富有生气;2、副部主题是半音连续下行的音调,带有悲哀的色彩,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3、展开部用主部素材加以变化衍展而成,以频繁的调性变化,营造出更加强烈的戏剧效果;4、再现部属变化再现,结束在热情的尾声中。

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
两个主题抒情柔美、安静,很少有对比,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带来了一种并非华丽的节奏美,它优雅、别致、温和。乐曲亲切而动听,显得温柔平和,充满了深情,结尾精神饱满。

 第三乐章,快板,g小调,小步舞曲
这一乐章是充满着热情与激动的戏剧小品,整个乐章用三段体写成。莫扎特冲破了贵族舞曲的范畴,把小步舞曲的性质改变为有活力的、热烈的情绪,使之更有戏剧性。主题建立在g小调和弦的分解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庄严,自信的形象,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的精神,也只有理性和乐观的心灵才能够支撑这种古典主义倡导的平衡精致的形式。乐曲的中段移到了G大调,出现了悠闲的民歌风,情绪稍稍缓和,使强烈的情感稍有节制。这是整个交响曲最光明的瞬间,温暖的,不带任何怀疑的,天真的快乐时光。G大调的三和弦充满了阳光,使得后面再现的部分更加满怀信心。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
1、整个乐章充满戏剧性,赤诚奔腾的情感、意想不到地突然爆发,调性的改变,造成悲伤愤怒的气愤,这种情绪浸透整个交响曲。主部主题轻松、跳跃,同时又很活泼、幽默最大程度地表现了音乐的亢奋与粗犷;2、副部主题旋律宁静、抒情、精致而明朗,莫扎特特有的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再次展现;3、展开部,突出了活泼的形象,充满了活力;4、再现部肯定了主调,平衡了调性不稳定的展开部,使乐曲由变化到统一。

 终曲乐章继续并完成了第一乐章的戏剧性发展,首尾呼应,最后在g小调的主音上完满地结束全曲,使整个作品完美感人。

(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
1、乐曲开始在C小调上有弦乐和单簧管强奏出一个富有动力感的四音音形,作曲家本人喻它为“命运的敲门声”, 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表达了贝多芬向封建阶级等一切恶势力和生活强加于他的不公正待遇英勇挑战的坚定信念;2、对比性的副部引出了一个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旋律,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3、展开部是主部主题和副部的号角声的进一步变化发展,音乐巧妙地使用了模仿、对比复调的手法,频繁转调,使音乐更加丰富;4、再现部基本上与呈示部相同。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双主题二重变奏曲式
第一主题是如歌的却带有哲理沉思意味抒情、安祥的曲调。而弹性的节奏、起伏的旋律又显露着内在的动力,与之对应的第二主题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诙谐曲形式
这一乐章是复三部曲式的谐谑曲,但音乐没有一般谐谑曲的味道,而仿佛是内心里的一次搏斗。主部是两个鲜明对照的不同主题轮流出现,表现出了斗争在继续,以及动荡不安的情绪;中部是以民间舞曲特色构成的赋格段,音乐粗犷有力,有一种拼搏精神;再现部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段落,具有震撼人的心灵的力量,是迎接胜利的凯歌。力度逐渐增长,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把音乐推进到光辉灿烂的末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
1、气势磅礴的凯旋曲。奏鸣曲式结构,主题的对比性质有所不同。两者彼此之间没有冲突,而是统一表达欢腾和胜利的喜悦。它充分表达了超越民族、阶级、国界局限的,那种人类共有的振奋、豪迈、奋斗和胜利的精神和情感;2、副部主题的性格是有三连音组成的欢乐舞曲,音乐轻松愉快、起伏跳动,表达了欢欣、激动的情绪;3、展开部是以副部主题为基础,规模不大,调性色彩丰富。主题不断发展、高涨、表现出欢乐的人群卷入狂欢的广场,形成欢乐的海洋;4.再现部基本重复呈示部的音乐,进入光辉的凯歌进行曲,极板的尾声以排山倒海气势,哄托出人民获得胜利的欢呼和喜悦的气氛。

04 作品风格简析
从整体来看,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风格清新、细腻、质朴、单纯,音乐情绪激越明朗,音乐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向往。但也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的悲伤因素,这也是莫扎特音乐艺术的典型特征。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一部充满哲理的音乐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它形象生动、层次清晰、情绪激昂、气势恢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鲜明地流露出贝多芬的艺术风格。贝多芬的音乐风格鲜明独特,他的作品热烈激昂、振奋人心,这与贝多芬坚强的个性及其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是紧密相联的。

 莫扎特的创作,是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各方面成就的光辉总结。莫扎特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把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并为后来的音乐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以他的质朴纯净,明朗乐观的特征表达出爱是艺术的终极目的。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从简单的歌曲到最复杂的交响曲,都同他个人的思想性格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他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富有哲理性。

 经过赏析两位作曲家的作品,使我们不难看出,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同音乐家自身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成长过程和性格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是我们要思考和探讨的。他们都以一颗纯洁的灵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把音乐播撒人间,永远凝视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