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岁,子宫肌瘤61个”:去一趟医院,就活明白了

 博采简纳 2019-06-18

01

前段时间,微博上一篇关于女生黄体破裂,差点一命呜呼的文章火爆网络。

内容说的是杭州某姑娘,在上海迪士尼疯玩一天,暴雨中狂走3万多步后,第二天中午坐高铁回家时,经历了夺命12小时。

刚开始,仅仅是肚子右下部不舒服,隐隐作痛,她以为自己吃坏东西,在闹肚子,就没怎么在意。

谁知,时间越久,痛感越是强烈,身上冷汗直冒,脚渐渐站不稳。

即便如此,女生和老公都以为是胡吃海喝后,得了急性肠胃炎,想说等下站后去买点药吃。

到虹桥火车站后,女生肚子依旧坠痛,全身发冷,开始有屎意,在找了厕所方便后,感觉舒服许多。

而后去永和大王吃饭,喝了杯豆浆,又开始不舒服,想吐,晕眩,无力,发烧到38°。

这时候,他们仍然认为是拉虚脱+玩虚脱导致的体虚。

踏上回杭的高铁,女生越发感觉不适,提出到站去医院看看的要求。

她老公当时还觉得她夸张矫情了点,吃点药就好的事,还得去医院。

冥冥之中,正是这份意识,救了她一命。

后来,女生晕厥过去,被送到医院急诊室,经过心电图、B超等一系列检查后,都没诊断出确切病因。

在发现体内血红蛋白非常低,体内可能存在大出血,进一步筛查后,最终被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大出血。

这次黄体破裂,使得女生前后出血量达到1000cc,流逝了她体内接近三分之一的血量,一度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要知道,成年人出血量超三分之一,就是严重的生命预警。

不幸中的万幸是,姑娘自救意识的强烈,最终化险为夷。

02

看到这,估计很多人会问,什么是黄体破裂?后果有这么严重?

答案是肯定的,像杭州姑娘这样的险情,真不是个例。

36岁的长沙女子晓雯,黄体期间尽全力夜跑,剧烈运动下,导致右侧卵巢黄体囊肿出血,出血量达到全身一半,差点因此命丧黄泉。

女网友黄体期间,晚上去健身房,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结果当晚肚子痛,睡前吃了止痛药,可是病情未见好转,结果隔天去医院进了急诊。

湖南的新婚夫妇,在女生黄体期间进行过激的亲热行为,事后女子腹痛难忍,送进医院确诊卵巢黄体破裂,腹腔内大出血。

相信很多姑娘之前都不知道,女生还会有黄体破裂这毛病,就连我自己也懵逼。

话说,在排卵期到月经来之前的那段时间里,被称为黄体期,持续时长一般为14天。

黄体期间,最好避免剧烈运动,不然容易引起黄体破裂。

因为黄体内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正常情况下,黄体直径在1.5cm左右,之后自然消退,当黄体直径大于3cm,就行成黄体囊肿。

这个情况下,如果经由外界过激行为,超出身体负荷的运动,就会出现破裂出血,严重者会腹痛,其程度轻重,视腹腔内出血量而异。

这种病的隐蔽性,让很多人将它看成一般的肠胃炎,以为吃吃药就会好。

当然,这个前提是破裂出血量小,身体可自行恢复,一旦体内大出血,又被忽视,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研究完黄体破裂后,我就觉得女生有必要了解这个病,不然被忽视,或被误诊,都容易平白丧命。

现如今,女生对自己生理构造,了解的还是太少了,更别提如何保护好自己,及时就医。

03

去年看到一条新闻,说38岁顾女士,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

一查后惊讶发现,她的体内居然有多达61个子宫肌瘤。

数量之多,让医生都感到震惊。

其实顾女士刚开始的症状不过是月经不调,她没当回事,一直拖着。

直到最近月经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太不正常,就想说去医院检查看看,谁知一查,居然是多发性子宫肌瘤。

你说可怕不可怕。

在得知顾女士病症后,医生本打算直接切除子宫,可顾女士毕竟38岁,还有无限可能。

酌情考虑病人生理和心理因素后,最终决定保留子宫,切除肌瘤。

虽然医生早就知道,患者子宫肌瘤数量多,可开刀后,仍然被眼前奇形怪状的子宫吓到了。

肌瘤把子宫撑大到,犹如四五个月的身孕,大大小小的瘤子遍布子宫,最大的有7到8公分。

手术进行两个多小时,桌上布满整整61个肌瘤,显示出这场手术的惊险。

顾女士打死都没想到,日常生活的疏忽,让她差一点失去了自己的子宫。

说实话,子宫肌瘤在女性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病,被称为“妇科第一瘤”,一般也没有什么明显不适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子宫肌瘤无需治疗,注意饮食和复诊就可以,但如果增长速度过快,月经不调越发严重,就非常有必要去医院进行详细诊断。

不能拖,一拖就容易出事。

像顾女士61个子宫肌瘤,无论切除与否,都对子宫是一场灾难。

年轻女孩们,千万别以为,这是上了年纪的已婚妇女才会得的病。

因为近年来饮食含激素食品泛滥,还有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变小,使得子宫肌瘤越来越多出现在年轻女孩身上。

得病年纪最小的,不过19岁,往往越是年轻的未婚女性,子宫肌瘤越大。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侥幸认为,没有性生活,就不会有妇科疾病的困扰,更别提做妇科检查。

直到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去医院接受诊治的时候,往往已是多发性子宫肌瘤,治疗起来,也就费力得多,伤害也大。

想起之前例行体检的时候,做B超的医生和我说:

“你们这群没结婚,又没性生活的女娃娃来说,20岁后每年一次的B超检查,例行体检,就是给自己保命省事。”

想来确实如此,例如乳腺癌,病理性盆腔积液等等的毛病,不检查等病发就是问题。

可知道是一回事,实际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04

说到这,就必须提到某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新闻。

福建泉州的沈女士,一天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结果引发子宫破裂,体内大量出血,母子情况危急。

经过医生争分夺秒的抢救,才从死神手中抢回两条生命。

为何一个喷嚏的危害会如此之大?

因为沈女士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个月后,就怀孕了,此后也没有定期体检。

也就是说,沈女士在疤痕子宫的状态下,就孕育新生命。

据医生说:“疤痕子宫,是妊娠期子宫破裂的重要原因,常见于子宫肿瘤手术及剖宫产术后。”

一旦子宫破裂,其后果是可以想象中的危险,重则一失两命。

孕期检查的重要性,每个孕妇应该烂熟于心。

好比之前好友怀孕,前期检查一切正常,没想到某次例行体检后,发现胎儿脐带绕脖,这让她十分紧张,想到一切不好的结局。

我当时宽慰她不要过分担心,谨遵医嘱,医生的建议是多走动,靠日常运动,调整胎位,并及时复诊。

于是她撑着浮肿的身体,硬是每天散步老远,到后面复查,医生说情况好转,她才降低运动量。

说真的,广大育龄妇女,应当重视孕期检查,无论胎儿孕育多顺畅,都不要放松警惕,定期产前检查,才能真正保证母婴安全。

我稍微查阅了下:

首次检查,应从确诊妊娠早期开始,最好是在6~8周。

而后28周前,每4周产检一次,28-36周后,每2周产检一次,到了36周后,就要每1周产检一次。

特别是高危孕妇,或是高龄产妇,更应根据自身状况,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无论是未婚女孩,还是已婚女孩,只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就能防止灾难降临。

明明和按时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无奈很多人难以做到。

总是一拖再拖,一忍再忍,高估身体自愈性能的结果,可能诞生了悲剧。

一旦对身体发出的求救,不以为然,自以为命不该绝,那小病终究会积累成,要你命的大病。

你拿自己健康开玩笑,早晚健康会拿你的未来开玩笑。

终身成长词典词条《51:向死而生》说:生命是一张单程票,不要浪费了它。

顺手转发,把这份“女性生理常识指南”分享到朋友圈吧。

生而为女,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安,才是幸福生活第一步。

本期编辑 :猫咪不吃鱼

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