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树高光效树形“雪松形”的整形与修剪

 汉茂油桃 2019-06-18

多年来桃树高密度栽培的树形像2x1米、3x1米,大都采用的是郑凯旋老师研发的“主干形”。主干形的最大特点是成形快、好管理,产量来的更快,品种更新容易。头年栽树,第二年亩产就可达到2000斤左右,管理好的能达到3000~4000斤,第三年即可进入盛果期,该树形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桃农的喜爱,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应该说郑凯旋老师理论学说的创立“主干形”,为我们解决了桃树密植栽培中出现的操作难度大、通风透光差、最终导致全园密闭,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低、品质差、没效益的一大难题。郑凯旋老师桃树“主干形”理论学说的创立及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桃树产业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随着树龄的增长,新的矛盾又会出现,主干形桃树有一个特点,管理不好,容易出现上强下弱现象,严重的上部会形成一把伞,把树搞成倒伞形,严重影响树的产量和品质,针对“主干形”桃树出现的上强下弱问题,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使上强问题得到了缓解,虽有一定效果,但最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主干形”桃树的修剪办法是“去大留小,去直留斜,去老留新,去强留弱”,无形中就造就了树体养分向中干上部回流,从而逐渐形成了上强,针对这一修剪特点,通过实践,我们在原“主干形”修剪理论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改进,演变出一种新的树形“雪松形”,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标准的“雪松形”桃园,但从个例上我们已经有了雏形,从理论上来讲是完全行的通的。

何为“雪松形”,顾名思义桃树成形后,就像公路两边栽的雪松树一样,下部大、上部小、枝条平展。把密植栽植的桃整成这样的树形更利于光照的入射,由于上部枝短小、遮光率小,使下部的枝叶都能见到阳光,既提高了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又利于果实的着色和含糖量的提高,从理论上讲,下部的枝叶如果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它就不会衰弱,加之下部的枝相对中上部的枝条来说,它长、大,树体供应给它的养分也就多,它消耗的养分多了,那么中上部得到的养分就少,它长的就慢。又因中下部的枝叶量大,它相对应的中干也就粗,这样中干本身就会形一个下粗、上细的中干,尖削度特别好。尖削度越大,上强越好控制。下部枝粗大,上部枝细小,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牵制作用”。所谓的“牵制作用”,就像拔河比赛一样,你拽我我拽你,看谁能拽过谁。在桃树上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下部的枝大枝多上部就弱,反之上部枝大,枝多下部就会弱,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在实践中就要努力去改进它、实践它,最终造就一个比较完美的树形“雪松形”。

现就“雪松形”的树体结果及整形办法给大家作以简单介绍。

成形后的“雪松形”树,树体高度2x1米,应控制在2米~2.5米,3x1米的控制在2.5米左右,不宜过高,树体过高一不便于田间作业,二容易影响相临行间的入射光照,树体的宽度主要指下部枝的长度,随行间宽度而决定,2x1米的枝组长度不能超过50厘米行间保持1米的作业,3x1米伸向行间的枝组长度不能超过90厘米,行间最少要保证1.2米以上的作业道。3.5米的行距可以放到1.1米,3米以上的行距适宜机械化作业,所以下部的枝展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下部枝离地面的高度50厘米左右,枝组与主干的夹角限制在80度左右。成形后主干上同方向枝组间距30~40厘米之间,建造阶段同方向间距20~30厘米,多以中长枝为主。

“雪松形”树形的建造步骤:

一、以芽苗为例,定植当年的芽苗或坐地苗,在苗木长到30厘米以上时要扶干、绑缩芽苗,防止大风刮劈或人为的损坏。大面积栽培最好用2.5米以上的竹竿扶干。

二、到五月中旬以后的苗木,很快进入快速生长期,低海拔地区和坐地芽苗进入快速生长期略早,高海拔的略晚。此期就要对新栽的小树进行夏剪,夏剪的主要目的是调整中干与横向枝之间的从属关系和结果枝的培养。夏剪方法主要以疏、截为主,配合适度的转枝。

一、疏枝:中干上50厘米以下的分枝全部疏除。50厘米以上角度小的粗枝在枝够用的情况下疏除,不够用时人工转枝,加大至水平状或稍下垂。对中干上过密的枝条,适量疏去一部分,重点疏夹角小的及部分粗枝。

二、短截: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上旬对中干上的横向枝过粗的及重短截。具体粗度可参考像一次性筷子那么粗,就可短截。短截的目的是促发二次枝,培养明年的结桃枝,对五月中旬就长到筷子粗的枝条,如果不短截,落叶时很可能长到手指那么粗,结不成桃,冬剪时又得疏掉,不仅白长了一年,还影响周围枝条的生长,对这类枝没有空间的疏除,有空间的重短截。短截的长度按8、5、3去截,即下部留8寸长短截,中部留5寸长短截,上部留3寸长短截。中上部不留增粗枝,留增粗枝虽然中干加粗快,但易造成上强。弱树尽量少疏、少截,旺树可分2~3次短截,7~10天截一次。为什么要分2~3次短截,因第一次短截的时候,中干上长出来的新枝早晚不一样,长出来晚的新梢,显的有点细达不到短截的粗度,因细枝短截后发枝困难,等长粗后再截容易发生分枝,所以达到一批截一批,到六月底就不要再截了,因短截过晚,发出来的二次枝难成花,或成花后花芽质量差。况细枝不用截就是很好的结桃枝。对下部的粗枝,短截时要注意一点,如果被截的粗枝基部30厘米以内有2个以上的二次枝,就不必短截,因粗枝上的二次枝来年就是很好的结桃枝,同时不短截对中干上部的牵制作用会更大。

三、转枝:中干上保留下来的细枝,如果角度小,可通过转枝的办法加大其角度,转枝时要避开刮风天。在风多地区可在被转枝的梢部加些树枝或草类植物压低角度,防止因风力的作用又使角度变小。转枝办法,一般在枝条基部2寸以上的地方,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枝条,同时手掌下部压住枝条,轻轻一转(半圈)即可使新梢枝头达水平或稍朝下就行,绝对不允许扭枝,若扭的狠,枝条朝下有三个不利因素:一是朝下的枝条容易遮光,影响下部枝的生长;二是遇刮风易折坏;三是来年结的桃个头小。 栽后第一年冬季修剪。当年栽植的桃树冬剪目的,主要是平衡树势,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既要保证来年的挂果量,又要促发足量的新枝生长,还要考虑到树势的稳定性,达到生长结果,两不误。冬剪的方法主要是以疏为主,很少短截,部分枝回缩。总的修剪原则是“去大留小,去强留弱,去直留斜,去老留新”。

一、疏枝对象。①对中干中上部超过“筷头”粗的枝从其基部疏去,疏枝时要注意,必须保留被疏枝条下部轮痕处的芽眼,没芽眼的要在该枝的基部留桩选芽短截,确保被疏枝的部位能发出新枝,这一条很关键,否则被疏枝部位很难发枝,容易形成光秃带。②过密处疏枝后,同方位要保持30厘米左右的间距,以长度40厘米左右的枝条作为结桃枝最好,顶部50厘米左右不留结桃枝,以防结果后压弯枝条。

二、短截。按长枝修剪法冬剪时很少运用,需要短截的对象主要指被疏枝条基部轮痕处没有芽眼时,留2个芽眼重短截,促发新枝。

三、回缩。在枝条中后部有分枝的地方,剪去前端留后部。剪留长短,根据栽植密度灵活掌握。2x1米的下部留50厘米长,保留4~6个结桃枝,中部留20厘米左右,保留1~2个结桃枝,上部留10厘米左右,保留1~2个结桃枝。上部多数情况下是以疏为主。3x1米的,回缩后下部留80厘米左右,保留8~10个结桃枝,中部40厘米左右,保留3~4个结桃枝,上部留20厘米左右,保留2~3个分枝。枝组间距,同方位单轴的要超过20厘米,培养成枝组的要保持40厘米左右。回缩后的角度调整,一律用里芽外蹬法加大角度,对角度小的尽量疏去,如果缺枝,必须用撑拉的办法加大角度。 栽后第二年的夏剪主要以疏截为主。

①疏枝。疏枝后同方位要保留20厘米以上的距离。短截主要截中干上筷头粗的枝,截的办法同第一年。

②转枝。对角度小的枝通过转枝手法加大角度,办法同第一年。

③回缩。对没有坐住桃的结桃枝,此期分枝量会偏大,会影响到周围枝的生长,对此类枝应回缩到外围角度较大的分枝处,既加大了角度,解决了光照,又促进了后部发生新枝。

第三年、第四年以后的夏剪办法同第二年。

第三年、第四年以后的冬剪任务,主要是结果枝组的更新,每年坚持“去老留新,去大留小,去强留弱,去直留斜”。保证中干上年年会有新枝,树老枝不老,结果部位永不外移,确保连年丰产、高产。

树高的控制,从栽后第三年冬剪开始,就要注意控制树的高度。一般四年后树高控制在2~2.5米之间。2x1米的2米左右,3x1米的2.5米左右,成形后树冠,应培养成上小下大,像雪松一样的“雪松形”树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