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那些曾经的劳模们,他们值得我们去学习

 老照片收藏家 2019-06-18

劳模,是劳动模范简称,这是一个拥有无上荣誉的名词。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他们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图为劳模郝建秀。她13岁进厂当工人,不到16岁摸索出改进整个纺织业技术的“细纱工作法”,1951年,该工作 法在全国推广,整个纺织企业的产量大幅提高。从此,纺织女工郝建秀这个名字开始变得家喻户晓。

图为劳模李绍奎。他1943年到鞍山昭和制钢所当工人。他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无论工作多累,都毫无怨言。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给自己干活,难道还能偷懒吗?”进厂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全厂有名的“生产突击手”。1953年带领八号平炉职工为国家增产15000吨优质钢,成为全国大型平炉一面红旗。1958年创造平炉装入量全厂最高纪录。次年所在平炉被冶金部评为全国红旗炉。

图为劳模李素丽。她曾任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后,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她是北京公交窗口行业的优秀代表,在在公交平凡的工作中,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图为劳模李素文。1956年,她投奔爱人从河北农村老家来到沈阳,在沈、阳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卖菜。平凡的工作,竟让她干得风生水起。工作中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多次见到毛主席。1959年,她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63年,她光荣地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图为劳模马恒昌。马恒昌曾经是齐二机床一个车间的普通组长,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的创始人,马恒昌曾对工友们说:“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从1950年至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

图为劳模孟泰。他原名孟瑞祥,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担任鞍钢炼铁厂副厂长的8年中,被工人们称为“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干部”。

图为劳模时传祥。他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1952年,他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光荣的,并发自内心地做好在一些人眼中认为是低贱的工作。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会有苦、累、脏的工作。今天仍然需要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