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丨一条简单的微信回复里,暴露着修养

 恰恰365 2019-06-19

文/鱼间

前段时间,一个普通上班族的吐槽,登上了网络热搜榜。

网友说自己仅仅是在微信上给老板回了一个“嗯”,却被老板严厉批评:不要在微信上回复别人“嗯”,这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

因此他觉得非常委屈,自己一直使用的“微信语言”怎么就成了没有礼貌的表现?有网友也表示不解,不就是一条信息么。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最早的面对面,变成了键盘与屏幕之间的交互;从有温度的语言,变成了代码与数据之间的转换。

有修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

木心先生写过这样一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在那个时代,“见字如晤,纸短情长”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沟通方式,虽然“从前很慢”,但是感情却从来不会中断。

在那封翻山越岭而来的书信里,每一个符号都有着生动的意义。

虽然如今的“信息”没有了手写的温度,但是,每一个跳动的文字,同样可以有着意义。

有人曾经在网络发起一个投票:你最讨厌别人在微信上回复你什么?

在被问到为什么大家会讨厌这三个回复时,很多人用到了“敷衍”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看似不经意的“敷衍”,都会让屏幕另一端的对方,感受到深深的不舒服。这三个词语的背后,是不被尊重的不适感。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敬。

简简单单几个字,说尽与人相处最基本的法则。

只有做到尊重别人,才能够在别人的尊重里获得好的人际关系。不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网络社会,尊重都是体现一个人修养最好的方式。

所谓“字如面,话如心”,大概就是如此吧!

有修养的人,在交流中会换位思考

如果说见字如面,那么说话,则成为两个人沟通的桥梁。

但很多时候,比起“呵呵”的敷衍,60秒语音的“热情”往往更为可怕。

或许我们身边会有这样的朋友,带着微信强大的语音功能,游走在人际关系网中。

几行字就能说清的事情,会用几十秒的语音来解释。而对方看到这样的留言,也需要用几十秒的时间从头听,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消息。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几个字横跨千年,至今依旧闪耀着做人的智慧。

马东的父亲马季先生,在2006年心脏病突发,不幸辞世。当时的社交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着这件事情,一夜之间,马季先生的亲友都已经知道了这个噩耗。

即便如此,马东依然在非常悲痛的情况下,坚持亲自一一通知亲友。

2007年春节,马东给她发来拜年短信:“马东重孝在身,按理说现在不该给大家拜年,但还是要和妈妈一起,谢谢大家。”

2017年,马东选择创业,在朋友们的鼎力相助下,让本该是知命之年的自己,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中说:没有什么道路能够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突然头像跳动起来。

本以为是旧友叙旧,点开一看,却是一条投票链接。没有寒暄,简单粗暴,比起垃圾广告的侵袭,人情的消耗成了更令人反感的事情。

当微信的套路大过了感情的真诚,那么微信本身,也就失去了它最初的价值。

一个人的修养,从来不仅仅表现在待人接物的表面上,隐藏在网络背后的一举一动同样是我们修养的体现。

“你说过什么样的话,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科技日新月异改变着我们的交流方式,而我们所要做到的,便是在每一条回复里,都能够充满人情的味道。

主播:zhq

文章来源:有书(ID:youshu925)

作者:鱼间,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