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首发于头条号【影像派】
前言不是任意堆砌一些色彩,视觉效果就会缤纷靓丽; 不是随便添加两种颜色,画面就能显得协调相宜。 同为声音,「噪音」会招人厌恶,而「音乐」却讨人喜欢。究其根本,盖因后者是「规律有序」的旋律,而前者却是「杂乱无章」的声波。 同理,「七彩之光」之所以令人着迷,与它的「有章有法」密不可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功力深厚的古代诗人通过在诗词中融入色彩元素的方式,达到增强视觉表现力之目的。这种将色彩玩弄于字里行间的从容境界,非深谙色彩奥义之人不可及。 那么,色彩的世界到底深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奥秘呢? 这便引出了我们本文重点讨论的话题——配色法。 在视觉艺术中,所谓「配色」,就是指「色彩搭配」,通过调取色相轮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同颜色,以不同明度或饱和度的组合,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同时也能传递某种特定心理感受,如喜悦、平和、宁静、悲伤、兴奋等。 配色的英文是Color Scheme,直译过来是「色彩方案」,但为了更好地把握其本质,意译为「配色原则」或许更符合我们的理解逻辑及语言习惯。 配色在视觉设计和绘画中是一项必修、必练的基本功。在摄影领域中,其应用频次虽不及前者,但学习一些配色方面的知识,对于提升前期构思和后期调色的能力,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一、单色配色「单色」(Monochromatic color)并非指「黑白」,而是指单一地使用某一种色相作为画面的基调色,并搭配不同明度,以丰富画面层次。 如图1-1,为同一色相的3种不同明度: 图1-1 单色配色适合某一种色相在画面中明显占据视觉统治地位的场景。如图1-2,夕阳西下,余晖给平静的海面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图1-2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后期的方式(如裁剪、调色)实现单色效果,如图1-3: 图1-3 单色照片具有简约、主观、情绪倾向明显等视觉效果。 二、补色配色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s),全称为「互补色」,即在色相轮中处于正对位置、两者呈互补关系(夹角180度)的一组色相。又因两者的色相属性差异较大,色彩对比强烈,故又称为「对比色」。 如图2-1为色相轮中的一组红绿互补色: 图2-1 在色彩理论模型中,以色相轮中的红色和绿色为分界线,基于人类的视觉感受,大致将色相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色系,如图2-2所示: 图2-2 暖色系的颜色包括:
冷色系的颜色包括: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组互补色都是一组冷色与暖色的对比。它具有鲜明、耀眼、丰富、强烈、饱满、夸张等视觉效果。 补色在摄影中应用广泛,它可以是自然界中固有的色彩对比,如图2-3,花卉中的红绿对比最为常见。 图2-3 也可以通过后期调色的方式实现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吸引观者视线或渲染某种视觉氛围。如图2-4,影像君在后期时加强了高光的橙黄色,并将暗部调成了青绿色,构成了一组橙黄-青绿的补色对比: 图2-4 运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三、补色分割配色「补色分割配色」(Split-complementary colors)也称为「补色分裂」或「补色分离」,它其实是「互补色配色」的一种变形,即将其中一种补色分割成两种与之相邻的色相,以一种主色搭配另外两种相邻邻色。如图3-1所示: 图3-1 通过色相环可以看到,补色分割配色本质上就是补色法的一个变形或分支,但它有一个重要区别:它的色彩对比和视觉反差不似补色法那般强烈和夸张。 在夜景拍摄中,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就大量使用了补色分割的配色方法。如图3-2,日落后,将暮未暮的时刻是拍摄夜景的黄金时间,天空是一片迷人的淡蓝色,街灯则呈现出了黄色和橙色的变化,两者构成了冷暖色调的碰撞与对比。 图3-2 四、三等分配色「三等分配色」(Triadic colors)与补色分割有些类似,具体指在色相轮中的位置夹角互呈120度(亦即三点连线为「等腰三角形」)的三种色相。如图4-1所示: 图4-1 三等分配色可以认为是「补色分割配色」的继续变形,只是其中的两个「分割色」不再邻近,而是相隔120度的夹角。这三种色相,都是均衡地处于色相环中的三点上。此配色的色彩对比相对柔和,不似补色和补色分割那般冲突强烈,传达出的是一种和谐、平衡、安静之感。 红、黄、蓝为常见的三等分配色之一,如图4-2所示: 图4-2 五、近似色配色「近似色」(Analogous colors),又称为「邻色」,即在色相轮中位置相近或相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相。如图5-1所示: 图5-1 近似色配色在摄影中也不乏应用。如图5-2,黄昏,落日呈现出了橙色、黄色和橙黄色的渐变。 图5-2 近似色与单色的区别是:
六、对比近似色配色「对比近似色配色」(Accented analogous)是指「既有对比色(互补色)又有近似色」的一种配色方案。如图6-1所示: 图6-1 可以近似认为它是「补色分割配色」的一种升级版,或者是补色和近似色的结合体。如图6-2,主色调是冷暖对比,冷色为蓝色的夜空,暖色为街灯和夕阳余晖,包含黄、橙、黄橙等色。 图6-2 运用此配色法需注意一个原则:
七、矩形配色「矩形配色」(Tetradic colors)是指在色相轮中,位置连线互相垂直(即呈「矩形」状)的四种色相,可以近似理解为是「补色分割」的一种分裂和变形。如图7-1所示: 图7-1 由上图我们可知,矩形配色具有以下特点:
说白了,就是:颜色中既有邻色,又有补色。 如图7-2,黄色和紫红色的彩灯,与背景中的浅绿和蓝紫色构成了四色均衡。这里,浅绿和黄色、紫红和蓝紫均为邻色。 图7-2 八、无彩配色「无彩」(Achromatic colors)亦即「没有色彩」,具体指画面中只有黑、白、灰三种明暗色调,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白摄影。由于它与彩色无关,因此无法在RGB色相轮中标出其位置。 无彩与其说是一种「配色」,倒不如说是一种「风格」。它在摄影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8-1所示: 图8-1 什么情况下适合运用无彩或者黑白来表现画面呢? 影像君认为可以大致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如图8-2,左侧为原图,右侧为后期处理成黑白色调,倒影效果得到强化,画面变得更加干净、简洁,令观者的视线更多地聚焦于观察建筑物的形态。 图8-2 九、总结综上,影像君用了较大的篇幅为大家介绍了单色配色、补色配色等多达8种配色原则。列举这么多配色法,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把它们背诵下来以供日常拍摄时使用,这既不可取也不现实。 在摄影中谈论配色法,是为了让大家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