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名园

 zzm1008图书馆 2019-06-19

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批杰作。苏州园林的发展,要比中原略迟。有关皇家苑囿的记载,苏州园林中以春秋吴王夫差的姑苏台为最早;有关私家园林的记载,以东晋吴郡顾辟疆园为最早。唐宋时期,苏州园林的兴建日益增多,宋代有苏舜钦的沧浪亭,范成大的石湖等。明清时期,建园之风甚盛,造园艺术也达到空前的水平。截至21世纪初,遗留的园林实物多属这一时期。苏州园林的发达,同江南水乡的优越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有着密切联系。20世纪60年代初,苏州市遗存的园林庭院,尚有186处之多,名园十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退思园、耦园、艺圃等9座园林于1997年和2000年做为苏州古典园林的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环秀山庄 相传为宋时乐圃故址,后改景德寺。清乾隆时建为私园,道光末属汪氏宗祠耕荫义庄,俗称汪义庄,又称颐园。现面积仅一亩余,大部为石假山所据,假山出自乾隆间叠山名家戈裕良之手,就叠山技巧和艺术水平而言,为苏州诸园之冠。假山以湖石构成峭壁、危崖、幽谷、岩洞、飞梁、曲磴等,变化错综,组合巧妙,使人如临真山野壑。砌叠注重石质纹理,石洞洞顶和洞口,皆用大小石块相互勾带,券拱结构,浑然一体,宛若天成。

怡园 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室等。全园面积约9亩,以复廊划为东、西两部。东部以庭院、建筑为主。入门循曲廊南行折向西北,至四时潇洒亭,廊由此分为二路:西行经玉虹亭、石舫、锁绿轩,出复廊北端小院洞门,达西部北端石山。南下至坡仙琴馆、拜石轩。后者为东部主要建筑,以北院立有湖石奇峰而命名;又因南院植竹、柏、山茶,严冬不凋,故又称岁寒草庐。西部以东西向的水池为中心,池南有鸳鸯厅,北称藕香榭,又名荷花厅;南称锄月轩,又名梅花厅;盛夏可自平台赏荷观鱼,严冬经暖阁寻梅望雪。池北岸假山以湖石砌为石屏、磴道、花台等,又建有金粟、小沧浪二亭。山西端渐高,下构石洞,上有小亭,玲珑精巧。池西尽处有装修华丽的旱船画舫斋。耦园 因寓夫妻相与啸吟终老,故名。有东、西二园。东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后扩建而成目前局面。住宅大门在南,经门厅、轿厅,至大厅前西墙小门,即可进入西园。园中主厅为织帘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与住宅相通,是书室与庭院结合较好的范例。东园面积较西园约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东南为水池。北端主厅城曲草堂,为一重檐楼屋,下有主厅三间,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为苏州园林的罕例。堂前的黄石假山堆叠手艺高超。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较大,有石级可登临池石壁,气势峭伟;西部较小,逐渐下降,两山间为“邃谷”,宽仅一米余。池水形状狭长,自北而南,有水阁跨于水上。阁内有岁寒三友落地罩,形制大,琢刻精,有“罩王”之称。西有长廊,曲折通向东南隅的听橹楼,登楼可观园外景色。艺圃 原为明文震孟(文徵明曾孙)的药圃,清初改现名,又称敬亭山房。面积约5亩,现大致仍保持明末清初的旧貌。艺圃平面略呈南北狭长的矩形,北端为庭院,由主厅博雅堂和水榭组成;中央凿池,面积约1亩,为全园中心,水面集中,东南、西南各有水湾一处,上构低平石桥。除北端为水榭驳岸外,其余池岸均曲屈自然,而池面则因近旁为低小建筑而显得开阔,取网师园手法。池南叠假山,构桥亭,西南置小院一所。池北岸的五间水榭,低浮于碧波之上,两侧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占据池北全部立面,这在苏州园林中甚为少见。池南临水置石矶,其后堆土山,山近水一面以湖石砌直壁危径。西南以墙隔作旁院,引水湾入内为小池,石山也延脉至此。院西方厅二间,周列湖石,种植山茶、辛夷,别有洞天。池东南的乳鱼亭,为明代遗构。其旁边的缓曲石桥,也属建园初期作品。

拥翠山庄 在虎丘云岩寺二山门内,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约1亩余,系利用山势,自南往北而上,共四层。入口有高墙和长石阶。过前厅抱瓮轩,由后院东北角拾级而上,至问泉亭,由此可俯览二山门和东面景物。西侧倚墙有月驾轩和左右小筑二间,玲珑小巧。循曲磴北上为主厅灵澜精舍,此厅的前面和东侧都有平台,是园中最佳观景处。灵澜精舍与其后的送青簃组成一区院落,布局简单整齐。经厅西侧门,可至虎丘塔下。此园无水,但依凭地势高下,布置建筑、石峰、磴道、花木,曲折有致,又能借景园外,近观虎丘,远眺狮子山,是在风景区中营建园林的一个较成功的实例。

畅园 面积约1亩余。平面布局是中央凿池,周边环以建筑,是苏州中小园林常用手法,空间配置紧凑,景物层次丰富,在同类园林中具有代表性。从园门入桂花厅,经小院至桐华书屋,全园即展现目前。水池面积占全园四分之一,岸缘围以湖石。南端架五折石板桥一座,分池面为二。沿岸疏植白皮松、紫薇、石榴、木樨等花木。顺东墙向北,经六角形延晖成趣亭和方形憩间亭,走廊蜿蜒起伏,傍水依垣,其间并点缀竹石小品,增益情趣。穿越北岸方亭,即至主厅留云山房。厅前平台临池,亦为园中主要观赏点之一。由西廊南行,至船厅涤我尘襟,厅东侧面池,与憩间亭相对。再南即可登西南隅的石假山,山巅有待月亭,是全园最高处。自亭内沿石磴穿石洞下山,或循南端斜廊回桐华书屋。

壶园 面积仅300平方米,有圆洞门通往住宅。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池南北各建一厅,东侧沿墙建以走廊。北厅较大,凌于池上;东廊的六角亭亦临波而构。池岸低下,有助于形成水面开阔感。池西院墙高兀,上有漏窗数处,墙面藤萝攀缘,墙下置花台、石峰、竹树等,使单调的墙垣富有生机。园内竹树茂密,形成重叠的层次,优美的构图,弥补了小园空间狭仄的不足。

残粒园 建于清末。面积仅140多平方米。由住宅经圆洞门“锦窠”入园,迎面有湖石峰为屏障。中央建水池,缘岸叠湖石和石矶。沿墙置花台,种桂、蔷薇等花木,壁面亦布满薜荔。园西依山墙叠黄石山,最高处在西北隅,山顶有栝苍亭。此亭为园内唯一木建筑,两面临池,一面依住宅山墙,并辟门与楼厅交通。亭内设坐榻、壁柜、博古架和鹅颈椅,而通下部石洞的磴道,宛转穿越坐榻之下。此园平面之紧凑,空间利用之充分,景物比例之恰当,可谓极尽匠心。

西园 本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卿徐时泰的西园,后舍为寺,寺内有五百罗汉塑像。明末改戒幢律院,园仍属寺。清咸丰年间,寺园俱毁,光绪十八年重建,现西园包括寺及其花园。西园面积约10亩,以水池为中心,平面呈刀形。池岸大半平直。池中有一座重檐八角亭,两端以曲桥接岸。池东有五间的大厅,名苏台春满,周有行廊。厅南有复廊一道,廊东院内叠假山,上置六角亭两座。循廊南向转东,经另区小院,即出园外。此园为苏州现存寺观所属园林中规模最大的,水面辽阔,林木苍郁,布局简单,是寺庙园林的代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