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艺术

 十分位 2019-06-19

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1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其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2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3苏轼具有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和坚定沉著、乐观旷达的精神,在逆境中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4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苏轼的文道观:文道并重

1文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不只是载道工具,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态。

2“道”泛指事物的规律,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3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的艺术成就:

1艺术风格: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

a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气势的雄放。

b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畅达。

2艺术气魄兼收并蓄,表现力极高,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广泛地从前代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想象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3议论文翻新出奇,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往往夹叙夹议,兼带抒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更具美文的性质。《日喻》中,借助生动形象的事例,说理透辟。如《石钟山记》。

4以“辞达”为准则,作文行止有度,简洁凝练,在其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记承天寺夜游》,八十馀字,韵味隽永。

5辞赋中融入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诗歌的抒情意味。《赤壁赋》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第三节 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 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重要主题;深刻的人生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精神。

1抨击社会的弊政、陋习,体现出深沉的批判意识。

2从人生遭遇和客观事物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如《题西林壁》);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超越。

二 艺术技巧娴熟运用,翻新出奇,纵意所如,触手成春。

1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如“春畦雨过罗纨腻”、“相排竞进头如鼋”,又如《百步洪》中连用七喻描摹奔水:“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真正做到了妙喻连生。

2用典时信手拈来,稳妥精当,且浑然天成,达到了如水中着盐的妙境。例如他作诗安慰落第的李廌:“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堪称用典精妙的范例。

3对仗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如“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对法生新,不落俗套。

三 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表现力惊人。

如临流照影、汲水煎茶平常之事,他写成“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对于难于处理的题材,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如《续丽人行》:“若教回首却嫣然”,想落天外,却非常切题。

四 风格兼收并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调节。

如《游金山寺》,描写细致,兴象超妙,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

第四节 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一 以“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和“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使词的地位大大提高。

1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主张词须“自是一家”: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

二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

1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创作出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男性化的豪情之词。(《江神子·密州出猎》)

2表现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定风波》)

3大力描绘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并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三 通过“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词中,变革词风。

1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使之与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或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水调歌头》),或与词本文在内容上互补(《定风波》),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

2大量使事用典,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把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四 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的风格。

第五节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典型地体现着宋代文化精神。

意义:1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2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范式。

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亦有重要的启迪。苏词的变革与开拓,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与地位;其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文是明代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仍可见其影响。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

苏门四学士 指苏轼门下的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上述四人便出其门下,间接或直接受到苏轼的影响。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门六君子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