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采取的是分封制,将有功的大臣与亲族分到各地。姜太公姜子牙就被封到了齐地,而周公被封到了鲁地。当时周公监国,就让儿子伯禽去治理鲁地。 姜子牙五个月后就回来向周公报告治理齐国的情况,周公问道:“太公,你怎么这么快就治理好了呀?” 姜子牙说:“我简化了律法规矩,礼节都随当地风俗,所以就比较快。” 而伯禽三年后才回来报告向周公报告治理鲁国的情况。周公就问道:“儿啊,你为什么这么慢吞吞的,姜太公五个月就治理好了哦。” 伯禽回答说:“我要改变当地人的风俗,更新礼节,重新制定规矩,所以才慢。” 周公就感慨的说:“如此看来,后代鲁国必将臣服于齐啊。只有平易近人的执政者,人民才会容易归顺他。” 后来,周公又问姜子牙:“你治理齐国的方针是什么呢?” “尊重贤人,崇尚功勋。” 睿智的周公就感慨说:“如此说来,齐国是重才胜过重德了。我猜齐国后代一定会出现篡位弑君的臣子。” 姜子牙就反问周公:“你治理鲁国的方针是什么呢?” 周公回答说:“我也是尊敬贤人,不过我更加重视亲族伦理。” 姜子牙感慨的说:“弱肉强食,亲情抵不过外界的利益。我猜鲁国以后一定日渐衰弱。” 后来,齐国田氏代齐,鲁国国势衰弱果然,历史的结果符合周公和姜子牙的判断。这两人真是贤明的智者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