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菥蓂(ximing)植物图片功能与形态

 昵称G3qL5 2019-06-19
菥蓂,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无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种子每室2-8个,倒卵形,长约1.5毫米,稍扁平,黄褐色,有同心环状条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全草可入药,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等功效,主治肾炎、子宫内膜炎。
 
中文名菥蓂别名遏蓝菜,败酱草,犁头草采收时间夏季功能清肝明目,和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目赤肿痛,脘腹胀痛,胁痛,肠痈,水
 
来源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夏秋采果枝,晒干,打下种子。性味全草:苦、甘,平。种子:辛、苦,微温。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和中开胃。用于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种子:祛风除湿,和胃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急性结膜炎,胃痛,肝炎。用法用量全草0.3~1两,种子3~4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甘,平。①《纲目》:"甘,平,无毒。"②《福建中草药》:"微苦,平。"功能主治治肾炎,子宫内膜炎。《纲目》:"和中益气,利肝明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复方①治肾炎:菥蓂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②治产后子宫内膜炎:菥蓂干全草五钱。水煎,调红糖服。(《福建中草药》)摘录《中药大辞典》
 
化学成分全草含黑芥子甙,经酶作用后产生芥子油。药理作用黑芥子甙本身无刺激性,一旦水解成芥子油后,刺激性很强,有杀菌作用。亦可用于痛风,以增加尿酸排泄。
 
性味苦;甘;微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目赤肿痛;肺痈;肠痈;泄泻;痢疾;白带;产后瘀血腹痛;消化不良;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痈疮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鲜品加倍。复方①治肾炎: 菥蓂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②治产后子宫内膜炎: 菥蓂干全草五钱。水煎,调红糖服。 (《福建中草药》)各家论述《纲目》:和中益气,利肝明目。摘录《中华本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