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家角古镇

 龙行天下zcj 2019-06-19

 朱家角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约八公里处,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为青浦、昆山、松江、吴江、嘉善五区(市)毗邻之中心,历来为江、浙、沪两省一市重要集镇之一,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上海第一大镇”之称。

朱家角历史悠久。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淀山湖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唐朝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朱家角镇在宋元期间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

1949514日,朱家角全境解放,随即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青浦县朱家角市,下辖沈巷、万龙、葑沃、薛间四乡及朱家角镇。原属昆山县的东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条街划归朱家角镇。朱家角这个名字才开始才正式使用。


历史上由于朱家角镇水运发达,经济历来十分繁荣。早在宋元期间,朱家角地区已形成集市,后因水运方便,商业日盛,逐渐形成集镇,至明万历年间遂成繁荣大镇。明代中叶,就因盛产棉布名闻四乡,纺纱织布成为家庭主要手工业,农家“工纺织者十之九清代以后成为青浦县西部的贸易中心。镇上各种手工业店铺、作坊、工场林立,且较具规模。至清末民初,商业之盛已列青浦县之首,为周围四乡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宋如林在清嘉庆《珠里小志》序中描述道:“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 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虽高阳里、冠盖里媲美可也。”至抗日战争前,镇上商贾云集,人烟繁盛,以北大街、大新街、漕河街为商业中心,从一里桥元号油厂至东市街梢,街长三里多,店铺千余家,有“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之美誉。民国时米市极盛,青角薄稻米名闻遐迩,其时漕港两岸的米厂、米行、米店就有百多家。每届新谷登场,河港几为米船所壅塞,其盛况可见。加以镇上商业行业齐全,网点遍布,货源充沛,营业兴盛。另外,镇上还开设有造船业、水木业20余家。

还是回到现实中。停车场在景区东面,初入景区就是有“沪上第一明清街”之称的北大街,位于漕港河南畔。这条曾经的古镇第一街,至今仍然风光依旧。稍有不同的是,多了些现代化都市气息。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前行不远,很快看到朱家角地标之一--放生桥。

放生桥,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孔石拱桥,全长 70.8米,宽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被称为“沪上第一桥。放生桥始建于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古时24里长漕港河仅此一座大桥,足见其难度之大。该桥设计自有其特别之处:一、该桥设置了超薄的柔性墩,使主拱受力大大减小,材料大大节省;二、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加强拱石间的联系,使薄墩桥更为坚固。桥的中孔9节拱石,两边孔分别为7节、5节,每节由9道拱石并列而成;三、上下拱石间有独块横系石联接桥台座石也为整块石板,显得十分稳固。由于墩薄,加上桥拱自然递增,全桥形成一个缓和顺适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显得雄伟而不笨重,堪称古桥建筑史上的杰作。

 

放生桥,如长虹跨波,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石拱桥,“井带长虹为古时朱家角十景之一。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大桥柱石上刻有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堪称对十里漕港河波涛汹涌以及水运繁忙热闹景象的最生动描述。

必须指出的一点是,由于地处河道纵横之处,朱家角同样有“江南美誉。据清乾隆时纂成的金泽志书载:“金泽四面俱,内多支河,桥梁尤多于他镇,古称四十二虹桥。当然现在所剩不多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桥边的重建碑记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桥栏前端的戗鼓石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桥上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
只有花岗岩石板台阶默默见证着数百年来的风雨变迁...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桥边有“放生池亭”,始建于隆庆五年,与放生桥同年。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两岸风光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桥栏边竟然还生有石榴树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石榴飘香,桨声船影,水乡风光惹人沉醉。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桥中望柱雕有石狮四只,历经沧桑仍栩栩如生。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过了桥北,往东井街东面行走。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这位大哥卖的鲜菱角,有红有绿,十分抢眼,颇具水乡特色。这些菱角当地人是生吃的,俺这乡下佬算是长见识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正方体绿豆饼。这个我感觉就太亲切了--家乡潮州饶平县特产宝斗饼就是如此模样。这绝不会是一般的巧合,土特产或许也会透露出人口迁徙的某些信息,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下面这两张就是饶平宝斗饼的图片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稍有不同的是,宝斗饼除了外面是面皮,内里包绿豆沙之外,中间还多加了芝麻、瓜丁(冬瓜制)和肥猪肉,这个特殊的香味组合就见仁见智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吴氏住宅,青浦区文保单位。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往东到了漕港河支流。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东井亭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一派水乡景像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往回走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放生桥北边著名的陆家老阿婆粽,边上这个叫“扎肉”,当时太饱了就没试。反正我觉得朱家角更像一个吃货的天堂,最好空腹过去,一样一样试个遍才叫爽。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这个叫什么居然忘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又一青浦区文保单位--东井茶楼,也叫阿婆茶楼,就在河道交叉处,临水而立,位置极佳。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东井街往北的一条水道,对面可见一座寺院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永安桥,单跨石平梁式桥,上有石制栏杆。
井亭港三桥(永安桥、中龙桥、涌泉桥)位于漕港河北,同跨井亭港,连接东、西井街。由于西井河在当地又俗称“龙河,故三桥分别为龙首、龙腹、龙尾。南桥“永安即为龙首。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往北不远又有一座石平梁桥--中龙桥。稍有区别的是,其栏杆为整幅石栏板,更显坚固。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中龙桥是井亭港三桥的中桥,始建于清代中后期,单孔梁式,花岗岩砌筑;桥身总长15米,桥堍宽约2米,桥面宽约1.5米;孔拱跨度4米,矢高3米,桥栏前有抱鼓。中龙桥即为龙腹。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继续北行,可见一处景点--和心园。
此园是一个私人庭园,单独收费,票价20大元,并不包括在景区联票之内。并不是好奇心,而是偏执心害死牛,我定要探个究竟...
据守门者说,主人家祖上应该是当官的,收藏众多,才建设了这么一处幽静的私家园林加以摆设。虽然面积不大,可大有看头,下面我们就一睹为快。
和心园”字匾,署名季寿。查了一下,只有一个清朝后期的学者、诗人有些名气,浙江嘉兴人,不知是否此季寿?大门的清宫金丝楠木双雕松鹤梅百鸟落地罩,源自北京亲王府宅,十分尊贵。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云龙大缸,采用整块新疆和田玉精雕而成,十八条飞龙盘舞在云朵之中,是一件祈福的灵器。后边的红木云石半桌和墙上的红木云石挂匾,均乃晚清原件。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中间的四角亭子叫“缘墨斋”,后面整幅清水砖磨屏风中间有砖雕书法一幅,十分稀罕。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苍江泉,石匾下之古井也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接着是“承裕堂”,为园内接待用的客堂。
中堂所挂仙鹤画,寓意富贵延年;中间是清中期瓷板红木圆桌,上有晚晴铜狮香炉;两侧所摆的一对晚清大花瓶,是出口日本的回流精品。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这对源自黄河流域的宋代独角犀牛就更厉害了,两尊铁牛呈匍匐状,双目直视,神情专注,威严肃静。虽历经千年,背上铭文依旧清晰可见。绝对够资格评国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红本顶箱大柜,高达二米多,柜身雕刻有精美的西番花纹。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接下来是许多奇石假山。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接下来的这间厅堂,入门就是六扇精美的金漆木雕屏风,两侧有祝寿的木刻楹联。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红木雕花门扇,中间镶有花鸟瓷画,精美异常。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书法木挂件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这形状奇特的丑狮子,还真不多见...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珊瑚石假山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后面就是园林部分了。
据说此园乃博采苏州园林精华之作:有拙政园的“湖心亭”,网师园的“引静桥”,南园的太湖石叠山,狮子林的太湖石池造景...
砖雕门楼,为徽州古门罩原件。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门额书“紫气东来”,上方人物故事砖雕栩栩如生。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铁牛之外还有古石牛...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接下来的这个双亭也堪称精品。此亭名叫“和心亭”,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四川长江源头地区,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一位终身廉洁、为民造福的清官县令,自行集资建造而成。因为要表达官民和睦相亲、心心相印,故取名“和心亭”。
建造上,此亭采用上下双层叠翠,左右二亭连体相接的独特造型。十六龙头、垂柱和通体特色花板的透雕可谓精美绝伦,是一件不可多的宝贝。
这个亭子是上世纪末建设三峡水库时被迫迁移的,唯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么珍贵的文物居然不是国家保护起来,而是任其流落于民间...我们的文保部门干什么去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垂柱上方的龙头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双亭连接部位屋檐上方有汉白玉雕花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单亭底面呈六边形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重檐翘角,形态绝美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这方珍贵的“霖泉记”残碑由徐开云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撰并书。此碑原置于苏州缥缈峰消夏湾南昂禹王庙前。此地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避暑的夏宫所在,庙前有“霖泉”,色清如镜、味甘若醴。今宫、庙皆废。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大幅的寿字砖雕,周边雕满了精美的花、鹊、蝙蝠、羊、鹿,寓意福如东海、富贵吉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水池边的石围栏杆,乃安徽明代物件。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紫檀木雕云龙大柜与云龙画案,均是清代皇室标准摆件。此云龙大柜,与故宫养心殿后殿所陈设的紫檀云龙大柜为同款。每扇门上皆雕有五条云龙,张牙舞爪、穿梭云间、意态生动、呼之欲出,确实不同凡响。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紫檀云龙画案。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当然,和心园内的藏品绝不止于此,也就无法一一介绍。
出来继续。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与和心园相邻的,就是古镇联票的最重要景点--课植园。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课植园,位于朱家角北首西井街,是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原园主马文卿,故俗称“马家花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意“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故园内既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以应园名。
比较有趣的是,马文卿并非本地人,其祖上原籍江西,后迁至昆山朝阳门,清末曾捐宫为道台衔。1912年,时年52岁的马文卿来到朱家角井亭港,在这个无亲无故的地方择地百亩,并自民国元年(1912开始兴建这座园林,前后历时15年之久,花银30余万元,甚至到马文卿去世时,该园还未全部建成。朱家角必然是有什么让马文卿特别赏识之处吧...建成后的课植园颇具规模,整个庄园由厅堂区、假山区、园林区三大部分构成,亭台楼榭、假山水池、石碑长廊、古树名木,应有尽有,方圆数百里名闻遐迩。
门厅,为客人停轿之所。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二进为头厅,也叫会客厅,是主人接待客人的地方。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大厅挂有“蓬荜生辉”,真谦虚。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后花厅,俗称“堂楼”,是马文卿三个女儿学习琴棋书画之场所。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抚琴听风”,出自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高式熊之手。木屏风雕刻的是岁寒三友以及鹤鹿等吉祥图案。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迎贵厅,后面是望月楼。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迎贵厅向东为书城,即藏书楼。楼内筑有一拱形岸桥,桥扶手栏杆饰以翠绿琉璃瓦筒,显得古色古香。踏步上桥,可进入藏书楼,楼有两层,飞檐翘角,为所谓“课读之用。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壁上嵌有“五老图”与“五老图序”碑记两方,系马文卿于民国十五年与四位耆宿之友于园中赏景议事后作图留序纪念。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往西,到了一座造型特别的建筑--观鱼台。二层楼阁需从假山石阶经过一座石拱桥方可到达。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往北边,假山之上有一座亭子--百蝠亭,因亭内四壁画有上百只蝙蝠而得名,寓意多福。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假山南边就是稻田和打谷场,就是“耕植”之所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时值课植园西南角正在修缮,部分景点就没看全。

镜清堂。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再次回到庄园里的标志性建筑正方形五层楼--望月楼,乍一看就像碉楼;顶端饰有四角形亭子,称“望月亭,是全镇最高建筑,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迎贵厅南侧,有一条长约20多米的碑廊,碑廊内镶嵌着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和周天球四人真迹碑刻共15块,十分珍贵,是马文卿聘请雕刻高手周梅谷依照真迹凿刻而成。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望月楼特写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出来就到了井亭港三桥的龙尾--涌泉桥,始建于清代中后期,为单孔梁式,花岗岩砌筑;桥身总长15米,桥堍宽约2米,桥面宽约1.5米;孔拱跨度4米,矢高3米。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前行不远,是陈希旦水彩工作室,也是联票景点。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门罩刻“书馨兰芳”。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展出作品多与水乡风貌有关。这幅自然是放生桥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墙角还有非常不起眼的,被刷成白色的青浦区级保护文物--永禁勒索碑,立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重回放生桥,准备游览景区南边。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沿北大街南行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南边同样有一条支流,前面高耸的石拱桥叫泰安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新鲜的莲子,可以生吃。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泰安桥,俗称何家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为单孔石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圆津禅院门前,建造材料为青石。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大家可以仔细观看其石栏杆,此浮雕叫“飞云石,有明显的元代特征;再加上桥前圆津禅院也建于元代,故也有造桥专家们对此桥的历史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其应该是元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漕港河口的美景。左边为园津禅寺。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泰安桥南边河道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过了桥,往圆津禅院进发。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三岔口处有游船码头,这一带的水乡风貌最为动人。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圆津禅院大门。圆津禅院也属于联票景点。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进去是三圣殿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后方大殿名“那伽定处”,佛教用语,所谓的“四禅八定”。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三层楼阁最高一层是钟楼,中间层为观音宝塔,下层为清华阁。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又见泰安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前面出现的这座美丽的木平廊桥叫惠民桥,新建的。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憨厚的松狮犬。以前家里小区经常看见有人牵出来溜,还错误以为是藏獒,吓得不轻...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北大街上又一个联票景点--上海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里面展出的是国家级非遗(汴绣)传承人、中国工美刺绣委员会副主任、开封市素花宋秀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素花及徒弟的汴绣作品。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整个花瓶形态逼真、玲珑浮凸、色彩绚丽、层次分明,叹为观止。汴绣的确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艺术财富。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什么?你外面有狗了?劳资不干了,快说是哪个家伙,让我给它点颜色瞧瞧!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再往前,是城隍庙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城隍庙是青浦城隍行宫,原在镇南的雪葭浜,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徽州人程履吉谋迁今址,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
头门为三开间,前有石狮一对,庙门上悬“城隍庙”大匾。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头门进去,紧接的就是戏台。后门上方天花就是戏台台面。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戏台为一个歇山顶屋顶的突出楼阁,周边有木栏杆。戏台下方石门框有楹联一对:“筑斯台悠也久也,观往事梦耶真耶”,横批“承平雅颂”。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承平雅颂与戏台相对的是大殿,绿瓦红梁,前悬“威灵显赫”四字木匾。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两侧柱联为“怨天尤人愚何其极,修德行善福在其中”,大智慧啊...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盘算盘算,人算终不如天算...我们曾经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哪去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出来继续南行,前往大清朱家角邮局旧址。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路边看到一座狭窄的小桥--平安桥。
平安桥位于大新街口,相传始建于明代,系砖、石、木混合结构,旧时这里称平安里,故名平安桥。桥身及桥基为花岗石条,两旁扶手用青砖砌就,中间扶手栏杆是二根原木,不加任何修饰,自然朴素。《青浦县续志》记载此桥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青浦古桥》记载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但朱家角人则世代相传,此桥系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行军路过所造,所以此桥又称“戚家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由戚家桥上遥望城隍庙桥一带:桨声船影、碧水蓝天、风光旖旎。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我萌吗?...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纪念馆。
王昶(1725~1806),字德甫,一字琴德,号述庵、又号兰泉,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祖籍浙江兰溪。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著有《使楚从谭》、《征缅纪闻》、《春融堂诗文集》等。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这些个色彩鲜艳的小鞋子,总是让我不自觉地想到了侯佩岑。我总是会自行脑补侯老师用她那特别的嗓音说:好可爱好可爱啊...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终于来到主角出场的时刻--朱家角邮局。
朱家角邮局,位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西湖街35号。前身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开办的大清邮局,光绪二十九年正式立为朱家角邮寄代办分局。朱家角邮局是华东地区地区最早的邮政机构,是当时上海十三家主要邮站之一,也是华东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大清邮局旧址。这意义就有点不同了。
外表是西洋式建筑。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至今仍然在使用的清代铜制铸龙邮筒,腻害。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邮局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一楼是中国邮局的历史演变的介绍,内设有国际、国内邮寄大清邮局纪念明信片服务,寄出的明信片加盖大清邮政印章二楼是清代邮政介绍以及清代至民国的珍贵明信片和信件原稿展示。
这是代写书信场景。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清代邮局制服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邮局后门临水,可以一赏水乡特色美景。前面远处的石平梁桥为永丰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又见戚家桥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过桥到达西井街,参观著名的童天和药号,也是联票景点。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中观音桥,始建于明清时期,连接东湖街和大新街。现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回程中,时时都可以感受到属于朱家角的独特韵味...从前慢...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最后,简单介绍下朱家角天主教堂。
朱家角天主堂位于漕河街317弄27号,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为一座小堂;光绪九年(1883年),扩建为大堂,取名“耶稣升天堂”宣统元年(1909年),另建钟楼一座。
网上找来两张资料图片。前面这座估计就是钟楼了。
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后面的天主堂外观则感觉是一个带有徽式建筑风格的中西合璧建筑,外立面既有牌坊门的特征,又有些类似徽式马头墙。
有兴趣的不妨一看,就在古镇惠民桥西边约两百米处。我是走宝了...朱家角古镇--能不忆江南(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