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鸣梁海战:朝军是如何以12艘板屋船痛击日寇330艘战船

 好了明理 2019-06-20

鸣梁海战,是指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的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鲜军和日本军在现在的韩国鸣梁海峡进行的一场海战。朝鲜海军利用鸣梁海峡的特殊地理特征以仅剩的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的战船一百三十艘。

1597年1月,丰臣秀吉用计,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计诬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居功自傲,阴谋篡权。朝鲜国王李昖中计,将李舜臣下狱。幸亏一些官员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贬为士兵,白衣从军。得知反间计成功后,丰臣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下令,调动14万陆军和7200名水军入侵朝鲜。从动员到集结,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集结完毕。

鸣梁海战:朝军是如何以12艘板屋船痛击日寇330艘战船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

1597年3月,日本的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率领14万陆军再次大举侵朝。

这一次丰臣秀吉的日军是从水陆两路进犯朝鲜,7月7日,日本水军统帅九鬼嘉隆率领庞大的日本舰队偷袭了停泊在漆川岛(世济岛北端西)的朝鲜海军。九鬼嘉隆把原有的安宅船及大关船都临时包上铁壳,变成了巨型铁甲船,使朝鲜海军误以为日本的舰队是路过的运输舰队,没想到日本舰队突然发起了进攻。由于当时朝鲜日本还在谈判期间,所以朝鲜海军没有丝毫戒备。在战役中,朝鲜的战船全被日本海军击沉击毁,海军指挥官三道水军都统制元均也被火炮击中身亡,朝鲜水军被重创。战后日本水军配合陆军水陆夹击漆川岛的朝鲜水军,朝鲜水军几乎全军覆没,日海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

鸣梁海战:朝军是如何以12艘板屋船痛击日寇330艘战船

鸣梁海战(剧照)

大敌当前,朝鲜王迫于形势,不得不顺应民心,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

屡立战功的朝鲜将领李舜臣重新接管朝鲜水军,当时朝鲜水师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和100艘改装民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

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海峡仅宽约294米,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铁索。

10月26日的清晨,李舜臣先是派出了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本舰船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

等日本舰船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水军对日本舰船发起了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上李舜臣的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而朝鲜水师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困难。入侵的日军被打退了,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

鸣梁海战:朝军是如何以12艘板屋船痛击日寇330艘战船

鸣梁海战

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在海流中开始摇晃不定,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水师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加上朝鲜水军的板屋船质量要比日军的船好,李舜臣用12艘战船和100艘改装民船撞破了日军31艘军舰。最终使入侵的日军被打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