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思录:每个人都有两个父亲

 海上嘉蘭 2019-06-20

保罗在狱中写作。


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有两个父亲,一个是肉身之父,一个是灵魂之父。肉身之父带来人性的原罪,灵魂之父带来观念的重生。

西方文学史上一直有关于弑父的主题,就是指一个人对肉身之父的反抗与消解。而《圣经》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观念要离开肉身之父,回到天父的国度。

这样的描述是人的生命的开放式纠错的秩序。

犹太人的传统意识到了这种关于父亲和儿子的基于肉体意义的观念沟壑现象,因此犹太人鼓励儿子18岁之后完全独立,目的就是要鼓励儿子彻底摆脱肉身之父的影响。

事实上他们给予孩子的最大的成人资源,就是“妥拉书”,中文翻译为“律法书”,让上帝的律法成为孩子的观念秩序,而不再是肉身之父的影响力。

所以,对于任何一位成年人而言,最大的也是首先必须完成的工作,是告别自己的肉身之父亲,以此类推,告别自己的地理,告别自己的故乡。

上述辨析让我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一系列隐蔽的问题:

1、每个人都在某种或显在或隐在的状态中展开他自己的“从肉身之父到灵魂之父的范式转换”。

2、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如果一个人没有在信仰的层面确定天父的绝对存在,则他的这种范式转换就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比如我们看到,生活中经常有人给自己寻找一个义父,这种“义父现象”事实上就是一个人试图寻找灵魂之父的短视行为。

3、由此说开去,我们发现德国人曾经把希特勒理解为父亲,中国人曾经把皇帝理解为父亲,或者把老师理解为父亲,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一种典型的关于精神父亲的错误现象。理所当然,我们在我们的身边很容易看到这种把另一个人理解为自己父亲的认知现象。事实上这都是人们在寻找自己的灵魂父亲的意义上出现了大错误。

4、我们在怎样看待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时候,经常会以他的父亲的状态推测儿子的状态,为此我们发明了“家教”、“子不教父之过”等格言。这是一个错误,当我们考察一个人的观念,不能把肉身之父作为考察的基准,父亲的观念与儿子的观念不相关。也就是说,不能以父亲的观念秩序来推测儿子的观念秩序,应该考察儿子的观念秩序的主要来源。

5、通常情况下,儿子的观念秩序主要来自他所在的时代景象,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最不了解自己的人很有可能是自己的父亲。反之亦然,最不了解自己父亲的人就是作为儿子的自己。

6、这种局面的出现,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儿子的灵魂之父并不是肉体之父,这个时候人们需要展开的工作,是去考察分析儿子的灵魂之父到底是谁,这构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史和观念史。

7、中国人的孝顺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就出现了问题。当我们说“孝顺”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指对作为肉体之父的尊重,即我们应该承担起赡养老父亲的义务和责任。“养儿防老”,这是在社会的养老体系缺失的情况下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养老制度,一旦社会的养老体系已经成形且有效,人们的行为选择就不再依赖于儿子的赡养,而是依赖社会的养老制度。

8、也就是说,孝顺文化传统并不包含儿子对父亲的灵魂依赖与精神认同,恰恰相反,在灵魂秩序和精神结构的意义上,儿子是完全独立的一个人,儿子的灵魂秩序来自于他的灵魂之父。

9、如果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在精神层面依然把肉身之父作为终极原则,则这位儿子就不是一个独立之人,而这位肉身之父就构成了对他的儿子的思想奴役。

10、理所当然,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他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摆脱肉身之父的影响,真正认识自己的“天父”。

11、而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他的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应该就是把一个肉身之人理解为自己的灵魂之父,把一个必死之人理解为自己的“天父”。这是人类社会偶像崇拜的滥觞,是一个人死在中途的惟一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