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文豪学者 2019-06-20

50岁才开始学画

却终成一代大家

载入艺术史册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论画杂诗 册

明明是个富二代

收入也算不菲

最后竟落得四壁皆空

无钱入殓的落魄地步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人物山水图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就是清代著名书画家

位列扬州八怪之首

因生活在康、雍、乾三朝

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闲号的

“怪”老头——金农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自画像》 金农

说他怪

并不是白蚁君自己瞎说

而是大家公认的

这不,从为人处世到书画作品

金农无一不在向人透漏着一个怪字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公元1687年

金农出生在一个杭州富庶家庭

按照他的话来说,那是

“家有田几棱,屋数区

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

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杂画册之新竹》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八九峰如画,二三人倚栏.

有田有房,还是江景房

报告,这里有人在“炫富”

然而这只是过眼云烟

金农虽然聪颖,奈何不擅长经营

所以这家道衰微就成了必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梅花图册

如果搁一般人身上

这没了上述亿万房产

可不得挠心挠肺痛哭流涕啊

可金农怪就怪在太淡定了

家道中落后,人家不过是

挠挠小辫,言道:“钱?!再赚呗!”

即使手上有点钱,人家也是

“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

完美践行了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精神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梅花图册

其实,探究金农的“怪”

不得不叹服金农有位

格局远高于任何巨商富贾的父亲

在童年时,父亲就将金农

送往学者何焯家中学习

这何焯也不是普通人

他曾为皇八子胤禩伴读

在当时以通经史百家之学

长于考订而有盛名

而他的楷书作品《桃花园诗》

简静疏朗,清雅古穆

为书迹中的上上之作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临华山庙碑》 金农

所以也是在这里

金农开始研读金石碑帖

这为他晚年的书法变革打下了基础

(对了,老父亲对金农广交好友

喜好旅游的做法也很支持)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晨起滴露图

此外,金农的怪

还在于他不走寻常路

人人都言春色好

只有他狂放不羁不喜春

并自号“耻春翁”、“冬心”

家中还有梅树环绕的“耻春亭”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是在雪浪斋看见了这样一块奇石,叹为稀世奇宝,遂忍不住把它画了下来

他曾做过一首著名的画梅诗:

“横斜梅影古墙西,八九分花开已齐

偏是春风多狡狯,乱吹乱落乱沾泥”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墨梅》

其实深思这不耻春

就能发现这里边大有名堂

而这个,容白蚁君先卖个关子

先讲讲金农家道中落后的人生经历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隶书册》 水墨纸本

要说37岁之前的金农

吟诗写字,生活无忧

那么37 岁之后的金农

就是资深“驴友”一名

生活窘迫,完美践行了穷游的真谛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漆书 《云烟幽壑》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 漆书文辞

不过人家这穷游可不简单

一游就游了大半个中国,还游了15年

那么,问题来了

15年这么久,哪来的钱支撑呢

这就是金农的另一大怪处了

虽说不会经营吧,但头脑确实聪明

这不,为了旅游能吃饱饭

他还搞了个“文艺旅行团”

组了个“流动地摊”

团里有人负责雕凿纹刻砚石

有人负责接抄写的活儿

还有人负责弹奏乐器

……

至于他呀,身为“团长”

当然就是……当老板咯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回汀曲渚暖生烟,风柳风蒲绿涨天。我是钓师人识否,白鸥前导在春船。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山青青,云冥冥,下有水蒲迷遥汀。飞来无迹,风标公子白如雪。

不过在此期间

他也是充分发挥了

“身为老板”应有的交际能力

他常常借书画、金石、文物的鉴赏机会

遍访名流,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良友

不过也不是什么人他都交

得看对不对他的脾气

看得上的,卖浆引车的贫民百姓

他都真诚以待

看不上的,管你是名门公卿、富豪巨贾

他都报之以白眼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芝寿图》立轴 水墨纸本

对了,其中与他最要好的

当属郑板桥了

两人喜欢一起“杯酒言欢,永朝永夕”

“相亲相洽若鸥鹭之在汀渚”

郑板桥也说“杭州只有金农好”

当然金农和人交友

可不是纯粹谈论吃喝玩乐

而是不断汲取艺术养料

不过这养料真正发挥作用

是在金农50岁仕途失意之后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当时有人推荐金农应试博学鸿词科

然而等金农千里迢迢赶赴京师时

这场荐举应试因雍正帝的去世而终止

于是一场空欢喜的金农,在仕途无望后

为了糊口拿起了画笔,以卖画为生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要知道那时的才子可不少

你没点突出的能力

想靠卖画维持生计可不容易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

就在这种生计所迫的环境中

金农创造出了自己的书画风格

开拓了我国书画的新境界

那个兼有楷、隶体势

时称'漆书'的新书体

也是他的杰作

特别是《临华山庙碑》

最能体现金农的书法魅力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临华山庙碑》局部

写字巨丑的白蚁君,写到这

已经两眼发光,满脸崇拜了

不过,话说回来

大家还记得白蚁君之前说过

金农不喜春,也是大有名堂吗

这里就给大家揭晓答案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在北方赶考那会儿

金农就深入考察了

宫廷画家的书画作品

和清初“四王”的作品

不禁感慨:满卷皆是春意

奈何尽是无谓的喧嚣

怎无动人之处

与其让喧嚣俗世洋溢着假春意

不如让老夫用这颗真冬心

还尘世一个清净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所以,金农不耻春

是不喜那虚假的春意

是不对这

如春一般的转瞬即逝的人生

过多期盼,而后空欢喜一场

他宁愿守着冬心,超越人生的窘境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晚年的金农名声大噪

由于慕名求索者太多又非知音

所以疲于应付的他灵机一动

收罗聘项均等为诗画弟子

成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画苑

罗聘项均作画,金农作诗题署

成了“师借门生卖画钱,门生画亦赖师传”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这就是金农

一位大气晚成的文人画家

一位中兴书坛的'漆书'创始人

一位穷游15年放荡不羁的野逸文人

一位玩世不恭

让弟子代为作画的画苑创始人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对了,看金农的画一定要看题词

也是“怪”的可爱,“怪”的妙趣横生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树阴叩門悄不应,岂是寻常粥饭僧。今日重来空手立,看山昨失一枝藤。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一匝霜丛有人语,晚风撑到卧床前。

毕竟在金农心中

诗第一,书次之,画又次之

比如金农的《孤蝉》:

“枵腹无全饱,枯形非一朝

遗荣守清节,不共侍中貂”

刻画出了孤蝉枯瘦凹腹的形象

道出恪守清操的志趣,实为奇绝脱俗

乾隆二十八年

金农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50岁为了糊口才拿起画笔,却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大家

▲金农《月华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