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千年的养蚕模式被颠覆 工厂化养蚕攻克世界性难题

 电车 2019-06-20

中国青年网 

图片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展区。中国改革报付朝欢 摄

蚕是吃着桑叶慢慢长大的,这是我们从小就获得的认知,也是几千年来的养蚕模式。可是在“天天新物种”发布会上,看着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吃着人工饲料,产着品质达国标5A级的茧,人们发现五千年的养蚕模式被颠覆了。

6月16日上午,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天天新物种”发布区,巴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耀对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巴贝集团投资数亿元,通过7年时间自主研发的成果,标志着攻克了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的世界性难题。

工厂化养蚕,是一件前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巴贝集团的高密度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将工业化手段植入农业化经营,实现“蚕”“桑”分离,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跨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全新之路。

该项目以现代农业的科技理念,系统集成品种、饲料、生产工艺、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创新技术,开创出一套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常年化、可复制的现代化养蚕新模式。填补国内茧丝领域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巴贝集团以领带起家,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档领带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真丝色织提花面料生产基地。巴贝对工厂化养蚕的研发,基于真丝原料市场一次次的价格波动。数据显示,仅嵊州领带每年的用丝量在5000吨左右,占全国桑蚕丝的十二分之一。

而每一次茧丝价格的波动,对嵊州的领带企业都是一次或大或小的震动。早在七八年前,巴贝就致力于掌握原材料话语权,意欲开辟蚕桑原料基地。一次偶然的机会,巴贝董事长金耀了解到浙江省农科院在进行人工饲料养蚕的实验,于是引进专业研发团队、打造重点企业研究院、开展院企战略合作等方式,正式开始工厂化养蚕项目的研究。

漫长的7年,一次次改良配方,改进设备,改造车间,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教训中徐徐前行,终于实现了工厂化养蚕的产业化开发。

在恒温恒湿无菌的生产车间里,蚕宝宝被置于饲养盘中,盘底铺有玉米粉、番薯粉、桑叶粉等合成的人工饲料,供蚕食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在这里完成。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打破了季节性强,只能吃桑叶的传统养蚕产茧方式,蚕可以一年四季365天全天候采茧,茧丝品质达国标5A级以上;运用机械化操作,过去1万吨鲜茧需要10万蚕农才能生产,如今在养蚕工厂只需要200名工人就能完成。同时由于蚕吃人工饲料长大,全国桑园面积可节约96%,大量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在可控环境下采用高密度常年饲养,养蚕用房利用率比农村传统桑叶育提高500倍以上;实现每天收获蚕茧,直接缫丝,节能降耗,是对传统茧丝生产方式进行颠覆性转型升级,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一家领带生产企业,主导了一场丝绸产业新革命。

据了解,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天天新物种”共将发布14个聚焦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新模式的新物种。这些新物种是历时3个月面向全国征集、筛选出来的,具有创新、尖端、前沿、颠覆性的项目。

活动周期间已经或将要陆续亮相的新物种分别是PinTrace骨科手术机器人、OR眼科手术机器人、灵鹊星座、5G智慧公交车、BrainRobotics智能灵巧假手、灵雀H新能源验证机、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体化太阳能卷轴充电器、二代AR眼镜XMAN系列镜、声学照相机、光场三维显示装置、垂直起降泛用型行业无人机-CYGNUS白鸟、急救止血新材料、雷达睡眠呼吸监测仪及血氧指环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