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曾有“三武一宗”四次灭佛事件,为何当时的统治者要灭佛?

 大俗人精舍 2019-06-20

佛教自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以后,曾经遭受过四次灭顶之灾,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这四次被统称为灭佛事件。直到宋朝以后儒教大兴,才彻底终结了灭佛运动的发生。佛教是外来宗教,是一种异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必然会引起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碰撞。佛教也可能是印度针对中国发动的最早期的宗教战争!

第一件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而当时的和尚寺庙是可以免除租税、徭役,于是太武帝下诏书:50岁以下的和尚必须还俗服役。后来他还听信宰相崔浩的谗言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又因当时的和尚不守清规,发现僧人与谋反之人来往密切,于是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第二件就是北周武帝灭佛 当时儒家是主流意识形态,而那时候的佛教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寄生虫。寺院的和尚们不但不当兵,不纳税,且面对灾民时,表现出来的非但不是赈灾,反而趁机吞并土地,使农民生活更加困苦,同时有很多违法分子借机出家躲避追捕。当时的佛教还谋反,于是武帝大怒,下诏书,僧侣还俗,毁佛灭寺。

第三件就是唐武宗灭佛 在安史之乱后,国家的经济虚弱,需要大量的钱财和人力资源,而当时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所以那时候最有钱莫过于佛教,于是发动了灭佛事件,充盈国库。

第四件就是后周世宗灭佛 原因跟前几次灭佛事件的原因是相识的。五代末,周世宗为了保证国家税源的稳定和出于社会恢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考虑,加上早年立业的他对佛教,不怎么感冒,反而对在战乱中佛教的种种弊端恨之入骨。所以当他坐上皇位后,就下令解除佛教、摧毁寺院,收购佛像铸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