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逸农农 2019-06-20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592)

【伤寒】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4)

【词解】①口苦:病人自觉口内有苦味。②咽干:自觉咽部干燥不适。③目眩:眼视物昏黑模糊而摇动旋转。

【要点】本条论述少阳病始病的症状。

【今译】少阳病始病所表现的证候,自觉口味苦,咽喉干,以及视物昏黑模糊而摇动旋转。

【释析】本条总括少阳病的始病特点,作为少阳病的诊断依据,若外感病始病具有口苦、咽干、目眩这三大症状,又能排除太阳病或阳明病的存在时,便可确诊为少阳病。

口苦、咽干、目眩所以作为少阳病的诊断依据,是因为它反映了少阳相火内动、津血不足、风火上扰的病理特点。少阳之腑为胆与三焦,内寄相火;胆又为风木之腑,故六淫外邪侵犯少阳,引动相火,使邪从火化。黄竹斋指出:“少阳者,皮腠里,脏腑外,连网三焦之符语,满面全身之空隙,而司半表半里者也。其致病之因,必间接于太阳或阳明之转属;或由口鼻直接之传入。然邪之至少阳,无不郁而化热,致三焦腠理干燥者。其为病郁热于阳明之里,致肝气不舒,热蒸胆液随胃气而上逆,故口苦;津液受灼,不达于上,则咽干;肮脏郁热,致元真不荣于目,而虚火上熏,故目眩。”复言之,口苦、咽干、目眩三症,为少阳胆腑有热的表现,少阳之气主升发疏泄,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邪犯少阳,升发疏泄的功能发生障碍,其气必郁,气郁则易化火,故出现少阳病的热证。少阳胆腑内藏精汁,其味最苦,今热气迫胆液上溢,必见口苦,凡见口苦,则多为肝胆火郁之证,确有其临床意义。若火热灼伤津液,则可见咽干;若少阳木火之气上扰,则可见目眩。故李克绍说:“少阳主相火,口苦是邪从火化;咽干是火盛灼津;目眩是风火上煽,这三个症状,都是少阳被郁的表现。”口苦、咽干、目眩三症虽都反映少阳病相火上炎的病理变化,但其中以“目眩”一症最具特异性,为少阳病所独有。这是因为胆与肝相表里,肝开窍于目,少阳的经脉又都经过目锐眦的缘故。至于口苦、咽干二症,只有与目眩、目赤等同时出现时,才对少阳病有诊断意义,因为任何里热炽盛,津液消灼的病变都可能出现口苦、咽干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例如口苦、咽干若与腹满而喘、不恶寒、反恶热等并见,而无目眩、目赤等症状时,那就是阳明病;如果始病脉微细,但欲寐,二三日之后出现口燥咽干,那就是少阴热化证。

但由于口苦、咽干、目眩三症并非少阳病所独有,在少阳病篇中亦不复见,因此自柯韵伯明确指出“六经各有提纲”以来,有不少人曾提出怀疑,如汪琥说:“愚按上三证,不足以尽少阳病”。那么,本条到底是否为少阳病的提纲呢?这要看其是否能概括少阳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由于口苦示上焦邪热,咽干为邪热化燥伤及津液,目眩则是邪热上扰所致,因此本条实际只是对上焦无形邪热的趋向及表现所作的说明。593条指出:“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显然这里邪热表现的部位是上、中二焦,即目赤和胸中满而烦,本条的上焦邪热是概括不了的。594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从而指出脉弦细为少阳病的诊断要点,这也是本条所未言及的。仅此两条以示本条并不能真正概括少阳症状及病理变化,若有意示作少阳病提纲,将有碍于对少阳病的全面认识。

【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593)

【伤寒】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265)

【词解】①少阳中风:指以口苦、咽干、目眩兼耳聋、目赤、胸中满而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此为风邪侵袭少阳,风火相煽,上干清窍,旁及脉络之象。②两耳无所闻:指耳聋,即两耳失聪,不能听到声音。此为少阳风火上扰,清窍为之壅滞。③目赤:指眼睛发红。④胸中满:即胸中满闷不舒。

【要点】本条论述少阳中风禁用吐下及误用吐下后的变证。

【今译】少阳中风,两耳发聋,眼睛红赤,胸中满闷而且心烦,不可以使用涌吐和泻下的治法,如果误用涌吐和泻下的治法,就会引起心悸和惊恐等证。

【释析】本条首先指出了少阳中风的症状是“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可见少阳中风是指少阳经脉感受风邪而言,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头角,下耳后,入耳中,下贯胸膈;手少阳三焦经,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风为阳邪,其性上行;少阳主火,风火循经上扰清窍,故耳聋目赤;邪阻胸胁部位,经气壅滞不利,故胸中满而烦。这些症状是无形邪热的表现,邪热表现的部位和阶段是在上、中二焦,即目赤和胸中满而烦。之所以说它是无形邪热,是因为它表现的症状,既没有全身的大热,也没有下腹部和下焦的实热以及胃肠中的燥热。少阳中风,虽证见胸中烦闷,但属无形之火,非有形之热,且病位不在胃肠,故不宜吐下。因为少阳中风乃风邪侵入少阳经,而非为有形实邪聚于胸膈或胃肠,因此不可滥施祛除有形实邪的吐下之法。如误认耳聋目赤、胸满而烦诸症为实热有形之邪阻滞胸膈胃肠所致,而妄用吐下之法,势必耗伤气血,造成心失所养,神无所主,而出现心悸、惊惕等变证。诸家之说,惟汪琥所言理明可遵:“少阳有吐下之禁,只因烦满,故误行吐下之法。……愚以惊悸皆主于心,误吐且下,则气血衰耗,而神明无主,故忪然而悸,惕然而惊也”。

【原文】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烦躁,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594)

【伤寒】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6)

【词解】脉弦细:指脉搏端直以长,状如细线而稍软。病在少阳,肝胆气郁,布达不利,故脉弦;气血不足,脉道不充,故脉细。

【要点】本条论述少阳伤寒禁用发汗及误用发汗后的变证。

【今译】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属于少阳病。不可使用发汗的治法,如果误用发汗的治法,就会引起谵语和烦躁,这属于胃气不能调和,如果胃气能够调和,病证就会痊愈。

【释析】伤寒、头痛、发热,本属太阳病证,如果脉浮,则属太阳病无疑,今见脉弦细而不浮,说明病不在太阳。头痛发热,三阳证均有:太阳发热应伴有恶寒,阳明发热但热不寒,少阳发热多寒热往来;太阳头痛多在脑后,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少阳头痛多在两侧。以上是通过头痛发热来鉴别三阳证,而本条是通过脉象来鉴别三阳证。若头痛发热而脉浮,属太阳表病,乃在表之风寒所致,宜以汗解;若头痛发热而脉洪大滑数,属阳明里病,由阳明燥热而成,法当清下;若脉弦细而头痛发热,是枢机不利,胆火上炎所致,故宜和解,使枢机转输,疏泄复常,自无胆火上炎之患。本条明确指出了脉弦细、头痛、发热是少阳病的症状,但仲景把脉弦细写在头痛、发热的前边,这是因为头痛、发热为三阳病所共有,脉弦细为少阳病所独有,说明仲景把脉弦细作为辨少阳病的眼目。本条虽提出“头痛、发热”症状,并云为“伤寒”,但仲景指的并非是太阳伤寒,因仲景除明示上述症状外,还提出“脉弦细”,将其脉症联系起来看,并据脉以定证,仲景明确指出了“属少阳”,所以本条所云之“伤寒”,为少阳伤寒。即属少阳病,治法当用和解,不可妄施汗法,故条文谓“不可发汗”,因汗法属辛温,而少阳主火故也,不当发而妄发之,必致热邪加重,津液外泄,胃中干燥,津伤热炽,邪热循胃络上扰心神,故发生谵语烦躁,说明此病的动态变化决定于胃气不和,怎样才能使胃气“和之”呢?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使胃中津复,燥热得平,例如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二是假如少少与饮之,不能使胃中津复与燥热得平,可根据实际情况,视其疾病的轻重,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与调胃承气汤清泄热邪,滋养津液,便是和胃之法。此处仲景虽然没有说明具体治法,但从提供的病机和疾病转归中,医者可以受到启迪,根据病情把握胃气“和之则愈”这一关键进行施治。

综上所述,本条脉弦细、头痛、发热,病属少阳,少阳病当用和解之法,若误用汗法,必致胃中干燥,津伤热炽、而发谵语烦躁。笔者认为,本条的重点是与上条合参,论述少阳病治法三禁,本条讲少阳病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烦躁;上条谓少阳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因少阳病邪不在表,且已露出津伤化燥之机,所以禁用发汗;病不在里,肠胃没有燥屎结实,所以禁用泻下;虽有胸满而烦,却非胸中邪实,所以禁用吐法。总之,不问其为伤寒或者中风,只要病在少阳,均当禁用汗、吐、下三法,至于应该用何方治疗,应根据具体证候表现来决定。金元时期的李东垣又提出少阳病还应有利小便之禁,这是对少阳病治禁的又一补充。少阳禁汗、吐、下、利不便,是言其常,而在小柴胡汤和解的基础上如兼用汗、下、利小便之法,则又是言其变。治疗少阳病证,若能做到知常而达变,则就全面地掌握了少阳病的治疗方法。

【原文】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弦者,不可吐下,与小柴胡汤。(595)

【伤寒】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67)

【词解】①胁下鞕满:胁下鞕而胀满,此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邪气结聚不得散所致。②脉沉弦:脉来轻取不应,重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要点】本条论述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的证治。

【今译】本来是太阳病没有解除,邪气转入少阳,胁下痞硬满闷,干呕不能饮食,寒热交替发作,脉象沉弦,不能用涌吐和泻下的治法,适宜用小柴胡汤治疗。

【释析】本条文字虽简,但层次清楚,首言少阳病从太阳转入,继言其脉证,终言不可吐下而宜小柴胡汤治疗作结。不过仍要细加推敲,方不致误。

本条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它既不是少阳病本病,也不是太阳病已罢,而是“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本条首揭此句,以明少阳病固有邪袭少阳而发者,然则由太阳转入者亦复有之。所谓“转入”就是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其义有三:①原来就是太阳病;②太阳病不解,不解的原因,或是治不得法,或治不及时;③病转入少阳,少阳病是从太阳病转属而来。这说明其病既未转属阳明,也未转入三阴,而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结于少阳部位,引起枢机不利所致。即从太阳病转属而来,不是先见“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胆腑之证,而是先见“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的少阳经证,说明邪气与正气相搏结甚为激烈,但胆腑之热尚不甚剧。

如何正确理解本条原文提示的“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弦”四大症状呢?现作如下分析:本条言“胁下鞕满”,太阳篇第400条的“或然证”言“胁下痞鞕”,并在“加减法”里提出“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说明“胁下鞕满”与“胁下痞鞕”表现程度不同,临床治疗肝病胁痛和胁鞕常用柴胡牡蛎加减,其来源于此,因此本条文提示我们,胁下鞕满,与小柴胡汤,若胁下痞鞕,就要注意加用牡蛎。本条所言“干呕不能食”,当与太阳篇第400条和阳明篇第537条联系起来看,它们的区别是:400条是“喜呕”,伴有“嘿嘿不欲饮食”,537条言“不大便而呕”,不大便则是一个反佐症状,然条文中没有说明能食与否,但并没有提出不能食,所以可说明是能食,不大便而呕;本条则是“干呕不能食”,不能食则胃内饮食物有限,则呕不出食物,所以谓“干呕不能食”。以上说明,太阳、阳明、少阳三篇的小柴胡汤证虽然都有“呕”,但它们之间却有不欲食、能食和不能食的区别。恶寒发热也由原先的持续并见,而变成了寒热交替发作,标明病转入少阳。参合脉象,邪离太阳之表,则其脉不浮,相对之下,脉沉弦,亦为辨少阳病的主要脉象。以上脉证不离少阳,不可吐下,故“与小柴胡汤”,又本条不曰小柴胡汤主之,当有斟酌取舍之意,应根据小柴胡汤加减诸法,化裁用之。

综上所述,对本条文应该这样理解,本太阳病不解也转入少阳,并非本来就是少阳病,临床表明,本来是太阳病转入少阳后的柴胡汤证,即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三症。胁下硬满与胁下痞满在表现程度和用药时是有区别的,三阳病都有“呕”,但在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中有不欲食、能食和不能食的不同,脉沉弦亦为辨少阳病的要点。黄竹斋指出:“少阳证所以胁下硬满者,胁下为肝脾二脏,其中为腹,肠胃在焉。邪在腑则行,在脏则留故也。以上三节,首节胸中满,邪在上焦也;次节胃不和,邪在中焦也;本节胁下硬满,脉沉弦,邪在下焦也。而小柴胡汤可以通治之者,以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是其效用也。”

【方药】小柴胡汤方 见太阳病中。

【原文】少阳病,气上逆,今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596)

【要点】本条释述少阳病胆气上逆的证治。

【今译】少阳病,其气上逆,现在胁下疼痛,甚则呕逆不止,这是胆气不降的缘故,应当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治疗。

【释析】少阳之气以两胁为升降之道路,其气则布于三焦,其液则游于络脉,凡脏腑之生化皆以气为用,以液为体。六腑之气,行于脉外,为五脏之外卫,故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唯胆藏精汁,是为奇恒之腑。故其气内畅心营,外疏肝络,常并脉而行,卫气逆则营郁而不通,不通则胁下疼痛;胆气不得通降,必内陷而上溢于胃,故令呕逆不止,所以然者,以少阳胆腑之气不降的缘故,应当用疏通气机、透达郁阳的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治疗。

【方药】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 见伤风病。

【原文】若以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者,此为坏证,知犯何逆,以法救之,柴胡汤不中与也。(597)

【伤寒】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267)

【要点】本条论述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证误治后的治疗原则。

【今译】假如用以涌吐、泻下、发汗、温针诸法治疗,若出现谵语,柴胡汤证已经解除,这就是坏病,应审知在治疗上犯过什么错误,然后选择相应的方法治疗,柴胡汤就不能再用了。

【释析】本条涉及的问题很多,启发我们如何认识“坏病”,即“坏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是什么。为了加深对本条文的理解,应与有关条文对照分析。仲景言“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不可吐下,与小柴胡汤”。本条言“若以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者,此为坏证”,也就是说“若以吐下”是“不可吐下”的进一步阐述,因为593条云“不可吐下”,594条云“不可发汗”,从而构成了少阳病用药“三禁”。仲景言“不可吐下,与小柴胡汤”,也就是“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的具有“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弦”的小柴胡汤证;本条的“若以吐下、发汗、温针”四法皆不可用,如果用了就违犯了少阳病的“三禁”而发生变证,这个变证就是太阳坏病。因为“不可吐下”以前是“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太阳的柴胡汤证仍在,而不是少阳的柴胡汤证仍在;“若以吐下、发汗、温针”,误治致成谵语,柴胡汤证不存在,就不能再用柴胡汤,所以说“柴胡汤证罢”,是太阳柴胡汤证罢,而不是少阳柴胡汤证罢,故曰此为太阳坏病,而不为少阳坏病,为什么“吐下、发汗、温针”致成坏病呢?因为吐下伤中气,发汗、温针伤津液,既然误治能致成坏病,那么593条“吐下则悸而惊”,594条“发汗则谵语”亦属误治变证,却不称坏病,而本条却称坏病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593条是少阳中风的证候,594条是少阳伤寒的证候,虽经误治却不出少阳本病;而本条所言既无“少阳中风”,亦无“属少阳”之论,说明本条坏病不在少阳之已病,而在误治少阳证,误用诸逆之法破坏柴胡汤证,即柴胡汤证告终之时,即是太阳病坏病之日。

关于本条坏病的治疗,应与317条合参,317条曰“太阳病三阳,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汤不可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两条联系起来分析是有区别的,第317条是太阳病的坏病,与太阳病毫无关系,所以“桂枝汤不可与也”;本条是“本太阳不解,转入少阳”误治而“柴胡汤证罢”的坏病,所以“柴胡汤不可与也”。第317条的坏病无谵语,病情轻浅;本条的坏病有谵语,病情较重。在治疗原则上,第317条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本条是“知犯何逆,以法救之”。为什么第317条“随证治之”,而本条却“以法救之”呢?说明若病情轻浅,只要观其脉证,便可知犯何逆了,随证治之就可以了;若病情较重,就要追溯其原因,是吐下还是发汗、温针所引起的坏病,当详察脉证,知邪之所伤,病之所结,再以法救之。张隐庵曰:“此总结上文之意,夫少阳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若已吐下、发汗,则温针、谵语,夫温针者,惊也。本论云:太阳伤寒,加温针必惊,夫惊而谵语,病非少阳。如柴胡汤证罢者,此为里虚自败之病。知犯何逆,随其病之所在而以法治之,又不可与小柴胡汤,所以结上文三节之意也。”

【原文】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上焦不通故也,宜小柴胡汤。(598)

【伤寒】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268)

【词解】①三阳合病: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称三阳合病。②上关上:前“上”字,指处于高处位置;“关上”为名词,仲景脉法称寸脉为“寸口”,关脉为“关上”,尺脉为“尺中”。所谓“上关上”,就是说浮大脉象在关部最明显。③但欲眠睡:指精神委靡,神志恍惚,似睡非睡之状态。④目合则汗:闭上眼睛就出汗。为阳热太甚,阴不内守,与少阴病但欲眠睡而目合无汗不同:此为阳盛,脉浮大,彼为阳虚,脉微细。

【要点】本条论述以少阳病为主的三阳合病证治。

【今译】三阳经同时俱病,脉象浮大,关部最明显,但想睡眠,眼睛闭合就会出汗,这是因为上焦不通的缘故,适合用小柴胡汤治疗。

【释析】本条首揭三阳合病,为太阳、阳明、少阳证候同时俱见。关于三阳合病的条文凡二见,526条言“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若发汗则谵语遗尿……若自汗出者,宜白虎汤”;并本条言“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上焦不通故也,宜小柴胡汤”。病在三阳多属热证,合病具有二、三病型并见并分主次的特点,故三阳合病则邪热过盛可知矣。因此从条文中可以看出,526条的三阳合病则偏于阳明,其证候以阳明病为主,所以要独清阳明之热而用白虎汤治之;本条的三阳合病偏于少阳,其证候以少阳病为主,故当治以和解之法而宜小柴胡汤治之。

本条叙证简略,须脉证合参,全面分析,方可得其全貌。其“脉浮大,上关上”点明浮大之脉在关部最明显,寸、尺部次之,在腑病中关脉以候胆、胃,胆属少阳,胃属阳明,脉浮大见于关部,反映出少阳邪热之盛。本证“但欲眠睡”为想睡觉之意,也就是只想睡,却又未必能睡,其邪热欲出不能,郁于枢机所致,此之“但欲眠睡”要和少阴病“但欲寐”相区别:少阴病,但欲寐,脉见微细,是一派阳衰阴盛之兆;三阳合病,但欲眠睡,脉见浮大,上关上,是一派阳热旺盛之象。二者虽均有但欲眠睡,但虚实不同,寒热殊异。“目合则汗”,介于自汗、盗汗之间,自汗多为阳虚或邪热亢盛于阳明,盗汗为阴虚,多于睡着后出现,醒后则止;本条是在“但欲眠睡”的状态下,未能熟睡,只有“目合”就会出汗。因为枢机之象,目合之则见汗,目开之则不见汗,说明“目合则汗”也是因为少阳枢机不利,邪气偏重于半表半里之间,目合则阳入于阴,阴不内守,所以汗出,这是少阳有邪热的反应。

本条所述三阳合病,仍以少阳邪热为重,少阳为枢,转输阳气,阳气不得转输而郁闭,“但欲眠睡,目合则汗”之症状尤为突出,这些症状既不重点反映少阳阳气欲和的病变,也没有重点反映出阳明受纳阳气的病变,故治从少阳,疏通上焦,用小柴胡汤和解,以转输阳气为治。

【原文】伤寒,四五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599)

【伤寒】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269)

【词解】阳去入阴:指邪气由表入里。

【要点】本条论述伤寒由表入里辨证。

【今译】伤寒到了四五天,体表并无大热,但病人烦躁不安,这是邪气由表入里的缘故。

【释析】本条首言伤寒发病的时日,继言症状,终言转归作结。这就说明疾病是由表入里,在动态地发展,从所述内容来看以“无大热,其人烦躁”作为辨证眼目。

伤寒历经数日,有传变之可能,亦有不传变之例,其传与不传,不得以日数为限,必须以脉证为凭。今伤寒数日,无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证,而见表“无大热”,不是没有热,是微热尚存,“其人烦躁”为邪热传变,疾病发展变化的征象,是表证不复存在,而传变为里证。“其人烦躁”,阴证阳证皆有,究竟传入何处,但凭烦躁,尚难确定,仍需参合全部脉证,加以综合分析。如表无大热,而里热炽盛,伴见口渴、尿赤、便秘、舌苔黄、脉数,为太阳传入阳明;若不发热,伴见脉微肢厥,为太阳陷入少阴或厥阴。总之,本条在于阐述表病传里之大体趋势,不论内传阳明,或陷入三阴,都是表病传里,“阳去入阴”之意。“阳去入阴”是邪热传变,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向,对“阳去入阴”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阳为三阳经,阴为三阴经,由三阳发展到三阴就是“阳去入阴”;第二种解释是阳主表,阴主里,“阳去入阴”就是由表入里。后一种解释含义较广,其中就包括了前一种解释内容,似觉更为合理。所以“阳去入阴”的真正含义以由表入里解释更具广泛意义。至于“阳”、“阴”各指何证,只能根据具体证情而定。柯韵伯指出:“此条是论阳邪自表入里证也。凡伤寒发热至四五日,热退身凉为愈;此无大热,则微热尚存,若内无烦躁,亦可云表解而不了了矣。伤寒一日,即见烦躁,是阳气外发之机;四五日乃阴阳自和之际,反见烦躁,是阳邪内陷之兆。阴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阴也。或入太阳之本,而热结膀胱;或入阳明之本,而胃中干燥;或入少阳之本,而胁下硬满;或入太阴,而暴烦下利;或入少阴,而口燥舌干;或入厥阴,而心中疼热,皆入阴之谓。”

【原文】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600)

【伤寒】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270)

【词解】①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的合称。②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的合称。

【要点】本条论述以能食与否辨病之转属。

【今译】伤寒,患病时间已经三天,按理说应当是三阳受邪已尽,三阴应当受邪,病人反而能进饮食,并且不呕吐,这是三阴不受邪气的表现。

【释析】本条表面上承袭《素问·热论篇》计日传经之说: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此理论与临床不符,不得引为辨证之依据。有人抓住这一项作为“传经”之说的理论依据,但是恰恰相反,如果承认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就等于承认一个病只患一天,一天病一经,一经传一日,即第一天是太阳病证表现,第二天是阳明病证表现,第三天是少阳病证表现,第四、五、六天又是太阴、少阴、厥阴病证表现,如此传经,为何仲景不阐述伤寒三日三阳为尽,太阴当受邪呢?方有执云:“一日、二日、三四五六日,犹言第一、第二、第三四五六之次第也。大要譬如计程,如此立个前程的期式约摸耳,非计日以限病之谓。”所以柯韵伯说:“旧说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太阳,谓之再传,自此流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所以仲景重辨证,而不论传经,若论传经而不注重辨证,实违背仲景之要旨,此处的“伤寒三日”实指见证之期,非为传经之日。疾病传与不传,常取决于感邪之轻重,正气之强弱,治疗之当否等因素,至于传变为何证?大体阳盛者,多入三阳之腑,阴盛者,多入三阴之脏,可见依据某种条件,病邪既可随时内传,亦可久而不传。而本条曰“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乃故作悬拟之笔,以启下文,须凭脉辨证,而断其传变与否。“三阴当受邪”,阳病可以入阴,表证可以入里,这是当然之理,但并非必然之势,要依据病情变化,三阴受邪不受邪,只要能食而不呕,就是三阴不受邪,故仲景指出:“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者,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即人体虽受病,反能食而不呕,知脏气未虚,中州健运,既不见太阴之腹满而吐,又不见少阴之欲吐不吐,更不见厥阴之饥不欲食,均为不传变三阴之候,此乃本条之含义,反之,不论病程久暂,若其人不能食而呕,或伴见其他阴证者,均为邪传入阴。诚如成无己所言:“伤寒三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原文】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为欲已也。(601)

【伤寒】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271)

【词解】脉小: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无力。

【要点】本条论述少阳病欲愈的脉象。

【今译】伤寒,已病三天,少阳病脉小,是将要痊愈的征兆。

【释析】“伤寒,三日”为患病已经三日,邪气已传少阳,少阳脉当见弦脉,反见脉小者,知脉象渐趋和平,示少阳邪气将退,为病情向愈的脉象,若诊得证候逐步减轻,更可断为欲愈之象,此为脉证合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大则病进”;《素问·离合真邪论篇》曰:“大则邪至,小则平。”因为脉大则邪气盛,病机有内陷之势,病情有转危之象;反之,脉小说明邪气由盛而衰,又无其他病进的临床表现,故脉小为欲愈的征象。上二条,前者言证,后者言脉,脉证合参,即可判断疾病不传而欲愈。疾病愈与否,当然取决于正邪盛衰的结果,正胜邪却则病愈,故曰:“为欲已也”。

【原文】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602)

【伤寒】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词解】①寅:地支名称,古代时辰名,即现在3时后至5时前的2个小时。②辰:即现在7时后至9时前的2个小时。

【要点】本条论述少阳病欲解的有利时辰。

【今译】少阳病欲解的有利时辰,多在现在3时后至9时前的这段时间。

【释析】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地之间稳定的调节规律,以维持阴阳消长的正常运行,人体才能适应自然界昼夜晨昏的往来与寒热温凉的变化,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就是天人相应理论的物质基础。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的邪气固可伤人,而自然界阴阳的消长也助人抗邪,一日之内,昼夜的阴阳盛衰序变,对人体气血阴阳变化有一定影响。在患病时,这种影响也同样起着某种作用,这就是本条预测少阳病欲解有利时辰的立论依据。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是指寅、卯、辰三个时辰,即现在3时后至9时前的6个小时。《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说明人身的阳气,在白天的时候,主要保护着人体的外部,天刚亮日出阳升这一段时间,以卯时为中心,早至寅、迟至辰,前后跨三个时辰,并以中间时辰为中心,此时阳气开始活跃于体表,天阳开始逐渐趋向旺盛状态。少阳病解于此时,是被郁之胆火,随天阳之升而容易舒发,使失运的少阳枢机自能运转,三焦得以通畅,有助于驱邪外出,这和柴胡之发越郁阳有相同之处,故为少阳病欲解时。少阳属木,配四时则旺于春,配一日则旺于寅卯辰之时,少阳之气通于春,春建于寅,是阳气生发之始,诚如张隐庵所言:“日出而阳气微,少阳之所主也,少阳乃阴中之初阳,乘阳春之木气,从寅至辰上,乃寅卯属木,又得少阳气旺之时而病解也。”故仲景称之谓“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少阳病欲解,虽然与自然界中的阳气活动有关,但外部影响只不过是一个有利条件,究竟能否自解,关键仍取决于邪正进退的情况,患者自身的正气是否充实、是否存在宿疾与兼挟病证、是否重复感邪、是否调护得当、是否医治及时等,也就是说,只有在患者自身正气逐渐充沛、邪气逐渐衰退的情况下,才有欲解的可能,否则便不会欲解。

仲景关于疾病欲解的阐述,是其本人在平脉辨证的过程中,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欲解时”是仲景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对人体生物钟节律的初步认识,及对邪正斗争相互关系在病解时间上的大体推测:邪轻病不重的患者,得到此时自然界隆盛阳气之助,病邪有不药而解的可能;患者虽已服用对证的药物,但病邪未能尽解,待到欲解的有利时辰,由于外界阳气的资助,药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能驱邪外出而使病愈;用药后,邪气虽已渐解,但仍遗留一些不适之感,可在欲解的有利时辰彻底消除。疾病可随着一日中的不同时辰之异则发生轻重变化,如果病后,正气逐渐恢复,邪气减退,正胜邪却,再遇到该病欲解的有利时辰,机体正气受自然界正气之助,疾病便可趋向欲解。这个对疾病有利的时辰,就是疾病的“欲解时”,掌握疾病的“欲解时”,抓住时机,采取措施,促使疾病痊愈。

少阳病欲解时,只是说在欲解的有利时辰范围内,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有利于驱邪,病有自解的趋势,也有欲解的可能,却不一定必解,但这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对疾病作出明确的诊断,拟定圆满的治疗措施,而且还可以对疾病的预后作出正确的估计。但疾病是复杂的,天时、人事也常有不同的变化,因此对于六经病的欲解时也不可掌握得太死,更不要生搬硬套。仲景对于各经病的“欲解时”,是在中心时辰的以前或以后,又各延伸了一个时辰,使每经病的“欲解时”前后共达六个小时之久,这就为临床观察病情留有充分的余地。此外,还要考虑天有风雨晦明,人有老幼强弱,工作有昼夜之分,疾病又有兼、夹、新、旧之异,还可能有不同的治疗经过,都能使其病理变化由单纯而复杂,则病解之时,自不能皆然划一。仲景论述的六经病,均有“欲解时”即在阳气旺盛时,该经气血充盈,功能旺盛,就有利于驱邪外出,或扶正驱邪。但对疾病来讲,也必须是在邪衰正复之时,方可天人相应,人得自然界阳气之助而其病欲解,若邪盛正衰而得自然界阳气之助,也无欲解之机。六经病均有“欲解时”一条,可见古人对天人相应的观察很有研究,“欲解时”肯定对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否则仲景不会固弄笔墨在六经病中各立“欲解时”一条。可惜,仲景只留有结论,至今人们尚不能掌握这种客观规律用于指导临床。当然时至今日,由于科学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人体的生命指征已有了比较科学的判断方法,故对古人之言,未加深入探讨,也在情理之中,但有待进一步研究,万万不可废弃,从现代生物钟角度来考察,仲景六经病欲解皆有一定时辰,三阳病解在三阳旺时,三阴病亦从阳气旺时而解。任何一经的病解,都与阳气的活动有关,三阳病的欲解时,分别是日出、日中、日入的前后,共占九个时辰,虽然有早、午、晚之分,但都在白天,人体之阳气应天阳之升降,有助于正气之驱邪;至于三阴病的欲解时,则都在夜半之后至天明的稍前或稍后的这段时间,共占四个时辰,这是阳生或阳气渐长之时,阳生阳长,有助于扶正。这就说明六经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阳气的重要性,任何时候,若机体阳气虚衰,其病不能解,所以欲解,必机体阳气得天阳之助而解,故理解六经病欲解只是相对而言,不必拘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