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均土地面积不到2亩的荷兰,养活了全世界,中国跟它比差在哪?

 35斗 2020-09-24

我们有一个渐渐老去的袁隆平,荷兰在制造一批批年轻的袁隆平。

1

伯恩坐在3米高的收割机里,

面前是如科幻电影一样的仪表盘。

他做的事情更科幻。

两个无人机器在他的控制下,

就像有了生命。

一个是无人驾驶拖拉机,

负责几百亩土豆田的耕种施肥。

另一个是半空盘旋的四轴飞行器,

提供详细的土壤化学、水含量、营养以及生长数据,

并测量每株植物乃至地下每个土豆的生长态势。

他的每亩田地里,可以收获3.3吨土豆,

而中国的土豆,亩产不到1吨。

这事儿发生在荷兰。

2

亩产倍产还是小事。

早在20年前,

中国还在大力倡导化学农药,全力增产增收的时候,

荷兰人就做出了“可持续农业”的国家承诺。

其口号是“用1半资源生产出2倍的粮食”。

如今,荷兰农业用水量减少幅度达90%,

家禽和家畜生产商已将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了60%,

整个化学农药的需求量减少了97%。

荷兰每年农产品出口总值位列全球第2,

而排名第1的美国国土面积就有270个荷兰那么大。

除了成熟的农作物,

在全球蔬菜种子贸易中,

超过1/3的种子也培育于荷兰。

4.1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荷兰,

不到重庆市面积的一半,

却养活了全世界。

3

从天空俯瞰荷兰,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长了银色鳞片的国度。

由于荷兰的农业标准,

其中大多数的田地都非常小,

因此一块块田地被喧闹的城市与郊区分割开。

在荷兰核心的农业种植地,

摩天大楼和制造业工厂的附近,

就是马铃薯地、蔬菜大棚和猪舍。

可以说,

荷兰超过一半的国土都被用于了农业与园艺。

当然,最显著的就是蔬菜大棚建筑群,

有的大棚建筑群占地面积高达175公顷(2625亩)。

他们就像大鱼的鳞片覆盖在荷兰国土上,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到了夜晚这些鳞片内部,还会发出熠熠光芒。

大棚里,

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被严格控制着。

正因如此,

这个距北极圈只有一千多公里的国家却能够成功种植喜温性蔬菜西红柿,

并成为一个西红柿出口大国。

4

一切震惊世界的数字,

都指向了距离荷兰阿姆斯特丹东南80公里处的地方。

这里被称为“食谷”,

是荷兰农业科技初创企业和实验农场的广泛集群,

更是世界农业的心脏,

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研究机构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WUR)所处的地方。

在这个被全球农业从业者仰望的学府里,

每年有来自100多个国家上万名学子,

在食品与食品生产,生存环境,健康、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三大研究领域求学。

在WUR学习是件有趣的事情。

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

学畜牧的同学,学校会组织参观奶牛场,

去看如何只靠机器就让奶牛排着队自己去挤奶水。

学食品的学生会做一个实验:先喝一瓶酸奶,

然后收集自己的粪便样品之后在培养基里分离酸奶里的乳酸菌。

毕业了,

你的研究课题可能就是如何让土豆抵抗一种叫做晚疫病的植物病害。

或者是,如何利用LED灯增加番茄产量,以及为什么白菜会结球。

在这里你总会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农业、介入农业。

而后,

会把在这里学到的所有农业知识,又像种子带回到世界各个地方。

西红柿生产的水足迹

数据来源:FAOSTAT; ARJEN HOEKSTRA, UNIVERSITY OF TWENTE; STATISTICS NETHERLANDS (CBS),单位有换算

5

恩德是WUR下属植物科学集团的董事总经理。

他说:我不只是一个学院的院长。

我的半数时间花在经营植物科学集团上,

而另一半则负责管理涉及商业合同的9个独立业务单位。

只有这种科学驱动和市场驱动相混合的模式,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这个被称为“WUR方法”的模式,

将研究院与大学结合,社会与学科相结合,

让这所大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以最快速度商业转化。

如同中国互联网界著名的C2B消费者思维,

WUR以最开放的态度进行F2R(农民到研究院)。

荷兰农民会定期去WUR和研究者们进行交流。

甚至于,农民不需面对面,只要启动手机上的App,

该设备就可分析土壤中的pH值、有机物和其他属性,

然后将结果上传至WUR主导的一个数据库,

并可在10分钟内返回一份关于最佳肥料使用和营养需求的详细报告。

该报告的成本只有几美元,

它提供的投入建议,

可以帮助那些从未获得过任何土壤取样的农民获得更多利润,

并减少作物损失。

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全球布局

数据来源: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

6

事实上,

在这个动不动亩产万斤,

一个番茄就有几百个品种的国度,

增产增收早已不是它的主题词。

在这里,

没有过度用科技彪炳自己能颠覆农业的科技公司,

也没有给鸡绑计步器,为猪穿马甲等最终会转化为成本卖给消费者的冗余创新。

寻找全人类生死问题的答案,

造就了荷兰最具创新力的公司。

半个世纪前,

简·科佩特在他的土地上种植黄瓜,

并使用有毒的化学喷雾来抵御害虫。

当有医生宣称他对杀虫剂过敏时,

科佩特开始了解所有昆虫和蜘蛛的天敌。

如今,

科佩特的生物系统公司成为生物害虫和疾病控制的全球领跑者,

在96个国家拥有1330名员工和26个国际子公司。

科佩特的公司可以为你提供瓢虫幼虫,

它们成熟后会成为蚜虫的天敌。

这家公司也出售装有2000个掠食性螨的瓶子,

它们能在植物上捕捉蜘蛛螨,

并把它们吸干。

此外,

还有装有5亿条线虫的盒子,

它们会对那些破坏蘑菇的苍蝇幼虫发动致命袭击。

科佩特还有狂热的大黄蜂军团,

每个蜂巢每天可以采50万朵花。

使用蜜蜂的农民通常报告称,

其水果产量和重量分别增加了20%到30%,

而成本还不到人工授粉的一半。

WUR下属的世界土壤博物馆,

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个土壤样本。

他们可以迅速地根据这些样本,

对植物和生产方式进行改良,

并生产或提供最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和生产方式。

数据来源: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

7

可以说荷兰的农业

肩负了世界的未来。

据WUR测算,

在未来40年时间里,

地球必须生产出“比历史上所有农民在过去8000年里收获的更多食物”。

这是因为到2050年,

地球上的人口将会达到100亿,而现在为75亿。

如果农业产量没有大幅增加,

与之相应的水和化石燃料消耗没有大量减少,那么10亿以上的人将面临饥饿。

我们有一个渐渐老去的袁隆平,

荷兰在制造一批批年轻的袁隆平。

比如,

荷兰每个农场几乎都可以自给自足,

可以生产其所需的所有能源和肥料,

甚至还有些用于作物分销的包装材料。

在温室的作用下,

这里全年都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

由地热含水层产生的热量供热,

在荷兰至少有一半的地方如此。

唯一的灌溉水源是雨水,

通常这里每收获1公斤番茄需要不到18升的水,

而在开放的田地里需要72升水。

而我国……

每年,当每种作物重新播种生长,

我们把老的麦秸拿来焚烧,

荷兰却把旧的藤蔓加工成包装箱。

经济的腾飞、劳动力的廉价、制造业的过剩,

为我们创造了许许多多过剩的需求,

同时也产生了高于世界的浪费。

当我国生态环保成为一项国策,

从高速量到高质量的动能继续大力更换,

还会继续听到引擎不断熄灭的声音。

许多人说,荷兰农业的过人之处在于精准、高效的技术。

但其实创新技术仅仅是最终的表现形式,

而真正促成这些技术的想法,

是源于WUR里学术与商业的联结,

源于荷兰的普通农民与高校科研人员的联结,

源于荷兰与全人类的联结。

这一模式,同样可以应用于中国。

文 | 孙锋

微信 | chrisun-feng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