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服骑射下的大环境,赵有亡国之危,剖析遗留下的迷惑问题

 三戒AAA 2019-06-20

三家分晋以来,各国力图寻求富国强兵之道,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等政治、军事改革,使得魏国首先称霸诸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进入大争的战国时期,动辄就有亡国之危,因此各国也试图变法图存,于是一场天下争相改革的画面出现了,秦有商鞅变法,耕战体系下军功爵的动力驱使,加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比较完善的改革使得嬴秦一改颓风,强势崛起,大有东出一统天下之势;楚悼王时吴起改革,一时间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威震天下;齐国在齐威王时期任贤用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使得齐国国力蒸蒸日上,争霸于中原,雄踞东方;韩国有申不害变法,虽不尽如人意,也算是雄心壮志了;燕国同样不甘人后,燕昭王时期强盛一时;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到赵武灵王继位之时,也迎来了笔墨浓厚的一笔。

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变法图强的信念结晶,赵国一度崛起,灭中山国,赶走林胡、收服楼烦,力抗秦齐两大强国,这都是因为赵武灵王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的结果。自此赵国也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在军事上直接力抗秦国的军事强国,阏与之战,赵奢正是率领着这支胡服骑射而来的骑兵斩杀秦国八万将士,这是自商鞅变法后,秦第一次正面战场大败。

胡服骑射改革下的大环境

说到胡服骑射改革下的大环境,赵国当真是有亡国之危,到了不得不变法的存亡之秋。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魏国牵头五国会葬,实则各带一万精兵,居心叵测,意欲分赵的狼子野心,幸好君臣协作,帮助赵国渡过了此次大难。战国局势复杂,利益为先,落后就要挨打,而赵国虽然不弱,可是强敌环饲,西有强秦,东有田齐,北与楼烦、林胡等游牧民族接壤,魏国时常挑衅,楚国也想分一杯羹,而中山国更是赵国国中之国,将赵南北两地切割,如此境况之下,再加上军事上的不断失利,赵雍痛定思痛,认为夹缝中求生存,早晚将会走向灭亡。

正是出于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奋发图强的信念,在与胡人多次交战下,发现所谓的千乘之国的战车只能与平野上驰骋而于山地作战则不够机动灵活,这才有了胡服骑射之想,《战国策》记载: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即将中原的长衣宽袖改成胡人的短衣窄袖以及骑在马上射箭,如此一来,训练出一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战力非凡的骑兵部队。

果不其然,胡服骑射后,赵国军力大盛,西攻胡地,到达榆中,辟地千里,使得林胡王向其贡献良马以求和,又灭亡心腹之患中山国,将赵国南北之地相连,主动出击匈奴,“壤地北至燕、代”,自此攻守之势异形,这一系列的军事功绩都在诉说着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强国之势。

胡服骑射真只是单纯的军事改革吗?

众所周知,胡服骑射是赵国的强兵之始,不少历史资料都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军事变革。可是当我们翻开历史史籍,细看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局势,我们会发现,胡服骑射虽然不如商鞅变法那般延及多个方面,变法完善,可是也并非简单的军事改革,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赵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赵国是一个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并存的国家,改革之前,代郡和邯郸是赵国重要的两个据点,它们同时也代表着南北两种政治文化和势力,中山国横亘于两者之间,使得赵国南北两地的分化加剧,由此朝堂上以游牧民族的代表势力和以中原农耕文明的代表势力冲突不断。

因为农耕文明先进于游牧文明,华夏族的文化骄傲使得南派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所以矛盾不断,基于国内外复杂而危险的局势,赵武灵王为了图存,终究是作出了除旧布新的变法,改革是艰难的,阻碍重重,是两种文明的激烈碰撞,好在阵痛之后完美的融合,使得赵国迅速强大起来。

军事上另辟蹊径的独立骑兵,政治上南北不再有分裂局势,朝堂上有华夏族大臣,也有如楼缓、仇液和肥义等少数民族重臣,总之政治和谐,其乐融融,内政裂痕迅速弥补。

赵国变法,为何它国不予干涉呢?

国家的变法,是针对于大基数人群的,这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因素的,变法图强时间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一个好的外在因素也是成败的关键,那为何赵武灵王的变法它国却坐视不管呢?

纵观局势,秦国有义渠之乱,其后又遭逢秦武王举鼎而亡,秦内忧不断,再加上赵武灵王于秦昭襄王有恩,所以秦国自顾不暇,也深感其恩;燕国有子之之乱,而睿智果决的燕昭王是赵雍所扶立的,和秦昭襄王一样不好以怨报德;齐国和楚国与越国有千丝万缕,乱象丛生,而魏国早已不复当年,元气大伤,再者赵与韩国、宋国联盟,这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如此之下,在劝服主要的宗室反对人物叔叔公子成之后,赵国开始宣誓改革。

为什么其它国家不争相模仿呢?

至少从表面上看,胡服骑射的改革貌似并不困难,而且其改革后可谓是迅速强大,成绩彪炳,为何其它几国不模仿呢?

首先,华夏族在文化上一直都鄙夷于周边的戎、狄、匈奴、林胡等少数民族,有着天然的优越感,所谓的礼仪之邦,文明国度,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虽然已处于战国这种礼崩乐坏的时代,仍旧不能让其低头。

其次,变法图强,在一定程度上总会牵涉到利益的冲突,矛盾下的阻碍是避无可避的,阻碍太大,赵国的军事改革直接变成了政治权利的重组,所以没有坚定的信念是难以实现强国之梦的。

再次,赵国本就是游牧文明重于农耕文明的国家,其北接匈奴、西接林胡、楼烦,代郡更是处于北方的据点,天然趋近于游牧文明,在和少数民族的战斗中造就练就了上好的骑射基础,因此可以迅速的在改变着装后就训练出一支独立的骑兵部队,再者,赵国有着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即战马的供应,相较于此,其它诸国就力有不逮了。

由此到赵惠文王时期,赵国成为唯一的一个可以与秦相抗之强国,长平之战更是决定着两国国运和天下局势的走向,遗憾的是那支以胡服骑射改良的骑兵部队始终未能出现在战场。

综上所述,胡服骑射能够彪炳史册,被记下浓厚色彩一笔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