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香港重疾险六大真相

 板桥胡同37号 2019-06-20

经常会遇到有朋友咨询“香港保险值得买吗?”“国内保险好还是国外保险好?”这样的话题,也看到过很多文章关于香港保险的对比和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多了倒给消费者更加雾里看花的感觉,本身保险已经够专业的了,再加上一批繁体字、英文字的专业术语,更加一头雾水。

曾经和一个购买过香港保险的朋友交流,问起购买港险的主要动机,朋友说,其实对于汇率、费率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倒没什么兴趣,也不是重点,决策的主要原因也很简单,经常去香港购物,买化妆品、孩子的奶粉,认识一个保险代理人多次讲港险,觉得香港的保险也应该比内陆的好,然后就买了,就这么简单,其实自己购买时也没怎么看具体的条款,因为看不懂。

具体港险到底好不好?不能单纯的从产品费率、保险体制等单纯的去看待,也不要从我们心中的喜好来看待,一切要基于我们对于保障的需求的考虑。

一.香港重疾险保费更便宜?

影响人寿保险费率的三大因素:预定死亡率、预定利率、预定费率,香港保险的产品费率设定是以当地常住人口的人均寿命以及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来进行费率设定依据的,香港人均寿命在85周岁左右,而大陆平均寿命在75周岁左右,从单纯保障身故的寿险产品的费率来看,香港保险的费率要低于大陆保险,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是香港的非分红寿险并不独立销售给大陆客户的。

随着大陆重疾保险的发展,尤其是保险公司在落实保监会“保险姓保”的指导精神之后,近几年大陆重疾险费率呈下降趋势,保险定价趋于理性,和香港保险并无明显区别,甚至还低于香港保险。以大陆某款终身重疾险对比香港某守护健康危疾加护保为例对比如下:

从对比可以看出,同样是终身重疾保险,大陆保险费率远远低于香港保险。造成很多人误以为香港保险更便宜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不保证分红的演示,如下图所示:

       那么分红是否真的值得我们期待呢?

二.香港重疾险分红更高?

在面向大陆客户销售的香港保险都带有分红性质,而这也成为销售人员口中的一大卖点,这也成为很多内陆客户趋之若鹜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类产品的主要特点就是分红周期长、保证部分低、演示收益率高。

保险分红的本质是源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是投资收益(利差)和保费收入(费差),但是有一定是确定的:分红并不是确定的,在市场化较高的香港保险市场,险资投资风险市场比例偏高,大多数产品都按照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来演示年度分红,有些产品甚至演示收益率超过8-10%,这种演示收益率就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根据各保险公司公布的实际分红数据来看,大部分保险产品实际分红水平低于预期,某些产品实际分红只有预期的20%多。

同时,香港保险监管部门对于保单的现金价值并无具体要求,所以大多数保单在前几年现金价值都为零或者可以忽略不计(可参考上图“退保价值”数据),现金价值低,意味着客户的后悔成本极高,当想要退保时,就会损失前期所交保费。

相比于香港保险的分红,大陆保险就显得更加稳健,按照银保监会的监管要求,大陆分红保险产品必须按照低档(3%)、中档(4.5%)、高档(6%)三个档次来进行演示分红,也给客户更加明确的风险指引。

三.香港重疾险保障更好?

2015年以前,香港重疾险的确在很多方面优于内陆的保险,但是自2015年开始,内陆保险业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创新此起彼伏,保障范围及产品种类也在不断拓展,香港保险的优势也逐渐被内陆超越,目前,在疾病种类方面,内陆市面上已经超过香港

不过关于香港保险有几点还是要引起关注:

1.香港每家保险公司覆盖的疾病都不尽一样,没有统一的定义,相比之下,内陆保险疾病定义更加统一、清楚和明确。2007年保险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的常见高发的25种重疾已经覆盖了95%的高发疾病,除此之外是小概率疾病。关于这25种重疾,其中15种的定义跟香港差别不大;

2.恶性肿瘤上,内陆保险更有优势香港保险重疾保障定义基本局限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但是其他部位如胰腺、淋巴等基本上都不包括;内陆在原位癌定义上普遍比香港保险更宽松,香港保险有限制器官,而大陆保险目前对此还没有限制;

3.内陆重疾险,轻症赔付额度都是额外赔付,并不会占用重疾保额,而香港目前基本还是会占用重疾保额的

如果真把两地优秀的产品拿出来看,会发现两者各有千秋。相比之下,内陆重疾险在轻症的保障上远远优于香港。

四.香港重疾险理赔更宽松?

对于投保重疾险的客户而言,健康告知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基于诚信原则的“如实告知”都是投保人的一项基本义务,对于健康告知,保险公司一般采用“无限告知”和“有限告知”,香港保险一般采用“无限告知”,大陆一般采用问答式的“有限告知”。

“无限告知”背景下的 健康告知更加广泛,比如:比如“是否有任何血液疾病?过去五年内您曾否遭遇意外或罹患疾病,而没有在上述提及?” 在不定性、不定量的差异化表述下,对投保人来说其实存在风险如果发现如实告知问卷有不实情况,则有权拒绝赔付,目前大部分香港保险理赔纠纷都是由于没有如实告知产生的。

2018年4月在香港海港城的拉横幅投诉事件。一位内陆客户于2015年在香港一家保险公司为孩子投保了一款重疾险与医疗险,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孩子6次因病住院申请医疗保险理赔成功。2017年9月,孩子第7次住院期间被确诊为白血病,向保险公司理赔重疾保单时遭拒赔,并且取消小孩的医疗保单,理由是“曾经住院、投保时未如实告知项”,依据是孩子1岁时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导致的首次住院。

而对于大陆保险而言,《保险法》第十六条的“不可抗辩条款”则是对保单的法律上的权益保障。

      此外,由于香港地区与大陆地区法律法规不同,发生纠纷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差异,香港保险投诉局只受理争议金额不超过100万港币的投诉,当争议金额超过100万港币时,投保人只能通过法律程序来进行解决,而香港地区的律师费是极为昂贵的,普通律师一般在500-1000元港币/小时,资深律师的费用则达到3000港币/小时。

五.买香港重疾险是为了配置海外资产?

由于对大陆客户开放的保险产品都是带有分红性质的储蓄保险,相比于其他海外资产的配置,保险投资相对比较简单,对于一些香港保险销售人员而言,往往过度强化了其投资功能,淡化了保险的“保障”本质功能。

对于投保人而言,投资香港保险,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那就是有收益的,如果是人民币升值,那客户未来领取保险金的时候就是有损失了。对于一份终身保障的人寿保险而言,无法预判几十年后的汇率走势,更无法对未来的汇率政策变化做出预测,甚至有可能因为政策变化导致无法正常需缴保费而导致保单失效,汇率是把双刃剑,这种风险也伴随终身保障期间而存在。

六.买香港保险,续费不容易!

2017年开始,外汇管理局改进个人购汇信息申报,明确“境内个人办理购汇时,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意味着带有分红性质的香港保险不能通过正常换汇手段交易。

另外CRS(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的正式实施,也对内陆居民赴港购买分红性质人寿保险产生较大影响。

受政策的影响,香港保单续费不方便,分红、理赔金无法兑现入账等现象将会进一步凸显。

赴港买香港保险,倒不如说是一种投资,给保障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无论是保险条款、汇率,还是监管政策及法律差异,都增加了一份保单的不确定性。

买保险,就是买个安心,一份保单,就是一份安全感,对于我们的保障而言,我们追求的就是一份踏踏实实的安全感。

买保险,就是买安全感,没有风险时心理上的安全感,万一风险来临时经济上的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