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野顛茄

 邓超越梦想 2019-06-20

药材名称:野顛茄


别名: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红颠茄、黄贡茄、鬼茄、竻丁茄、红果丁茄、丁茄、地茄、狗桔、刺茄、洋海茄、刺天茄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全草
产地: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辽宁、河南有栽培。
科:茄科
原植物:牛茄子
植物情况:生于路六荒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年生直立草本至灌木

高30-60cm。植物体除茎、枝外各部均被具节的纤毛,茎及小枝具淡黄色细直刺。

叶单生或成对互生;叶柄精壮,长2-5cm;叶片宽卵形,长5-14cm,宽4-12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5-7裂或中裂,裂片三角形或近卵形,脉上有直刺。

聚伞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花梗纤细,被直刺及纤毛;萼杯状,有刺,5裂;花冠白色,5裂,裂片披针形,端尖;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上,花药顶裂;子房球形,2室,胚珠多数。

浆果扁球形,直径约3.5cm,初绿白色,成熟后橙红色,基部有带细刺的宿存萼,果柄长2-2.5cm,具细直刺;种子干后扁而薄,边缘翅状,直径约4mm。花、果期1-11月。

野顛茄药材性状:根近圆柱形,分枝而扭曲,顶端有时附具细直皮刺的残茎,茎枝无毛,或切成2-3cm的短段,直径5-15mm。表面灰黄色,刮去栓皮后呈白色。体轻、质松,断面黄白色,有裂隙,髓心淡绿色。气特异味苦、辛。

优等品以大小均匀、不带地上茎者为佳。
野顛茄药性: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镇咳平喘;散瘀止痛。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痛;风湿痛腰腿痛;瘰疬;寒性脓疡;痈肿疮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0.3-0.9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治胃痛,损伤,蛇咬伤,感冒,疟疾,瘰疬。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止痛,镇咳平喘。治风湿性腰腿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鲜叶捣敷跌打损伤。
3.《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抗菌,活血散瘀,麻醉镇痛。治跌打损伤,冻疮,寒性脓疡,慢性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脚癣。'
【性味】苦辛,温,有毒。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温,有毒。''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苦辛,微温,有毒。''
③《广东中草药》:''根:淡,平,有毒。
【复方】
①治跌打肿痛,痈疮肿毒:鲜癫茄根捣敷;或用癫茄茎叶晒干煅存性为末,调茶油敷患处。(《广东中草药》)
②治扭挫伤:丁茄、姜黄、韭菜根,共捣烂外敷。(《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③治小儿口腔炎:癫茄茎叶,煅存性研末,加冰片少许,涂患处。(《广东中草药》)
④治冻疮:丁茄,煎水熏洗患处。(《广西实用中草药》)
⑤治小儿儿疳积:鲜癫茄果一至二枚,切开,加猪肝蒸熟,去癫茄取猪肝吃。(《广东中草药》)
⑥治肝硬化腹水:癫茄种子,炒黄研末服。(《广东中草药》)
⑦治胃痛:天茄子根,晒干研细粉,痛时服一克,儿童酌减。(《全展选编·外科》)
⑧治牙痛:天茄子种子,置烧红之瓦片上,用竹管吸烟熏之。(《全展选编·外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