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伯驹《素月楼联语》中的清代衙署楹联

 唯我英才 2019-06-20

杨蕾

张伯驹(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原名张家骐,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他的父亲是清代最后一位署而未任的直隶总督张镇芳。张伯驹是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张伯驹先生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和《氍毹纪梦诗》《氍毹纪梦诗注》《洪宪纪事诗注》及《乱弹音韵辑要》《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

建国初期,张伯驹将多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名垂史册。2018年4月3日,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北京故宫武英殿开幕。

《素月楼联语》是张伯驹先生编著的晚清对联知识的萃集之作,其自序中说:“中国对联在世界上为独有之文学艺术。因汉字之独特构造,我国诗歌自然由古乐府发展到律诗,而对联即律诗中之腹联也。至清中叶后,福建盛行诗钟,亦为对联之一种。除五、七言外,更有四言、六言、八言,以至近于赋体、词体之长短句。自来佳制如天造地设,虽鬼斧神工,难穷其妙。清梁章钜曾撰《楹联丛话》。民初慈利吴恭亨撰《对联话》。两氏之后更无撰者。是篇选录两氏所辑及其所未及闻者,共分(一)故事;(二)祠宇、名胜;(三)集句、嵌字、歇后;(四)由字之结构声韵所生之巧对、谐联四部。其道虽属雕虫小技,然存其梗概,以便后学,不使成绝响可耳。辛丑岁中州张伯驹序”。该书选博取精,言简意赅,文史兼具。其(二)“祠宇、名胜”中辑录了一些晚清总督、巡抚以及以下各级官署楹联,史料价值高,十分珍贵。我对这部分内容做了录入、校对、整理,在此分享给大家。原文如下:

《楹联丛话》:州县署楹联最多,记有一联云:“四野桑麻,不羡河阳花作县;一腔冰雪,偏教寒谷黍知春”。语独蕴藉,颂不忘规。

旧时北京翰林院有联云:“仪凤祥麟游集盛,金书玉字职司勤”。又贡院明远楼联云:“夜半文光射北斗,朝来爽气挹西山”。

《楹联丛话》:涿州距京师百里,凡由燕蓟南行者,由此分东西两路,城楼有联云:“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

天津直隶总督署大堂有联云:“赐履先群牧,维屏翼上都”。语极典庄,联书于李鸿章任内。辛亥间,余尚见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称“李中堂”】。

山东旧巡抚署有联云:“襟带七十二泉源,到处皆马蹄秋水;管领一百八州县,无时不虎尾春冰”。又联云:“对一碧渊潭,便欲澄清及民物;看百年乔木,须知盘错待冰霜”。

江苏苏州旧布政使署联云:“爽气挹天平,国计民生如此象;雄藩称地户,湖光山色照余心”。为梁章钜作。【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生于福州。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英焕堂守登州时,构小园,严问樵代撰联云:“愿他十邑诸公,清风扇野;容我一年四季,明月锄花”。【严保庸,字伯常,号问樵,江苏丹徒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解元,道光九年(1829)进士,入翰林、改官山东栖霞知县。笃志好学,自以为传奇无愧作者。善兰竹及写意花卉,尝举吴伟业“似能不得花意”七字为写生法】。

《楹联丛话》:黄右原曰:有润州太守新修厅事,执贽于吴山尊学士,求作楹联。吴对客挥毫云:“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盖用金山、银山组织成文,以誉太守廉能。观者欢呼,吴实未有以对也。幕宾郭香生明经曰:想是“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以铁瓮城为石头城门户,竟成强对。吴因以所得润笔分赠之。【黄奭(1809-1853),清代辑佚家,字右原,原名黄锡麟,江苏甘泉(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出身于扬州盐商之家,官至刑部江西司行走、钦差委办兵部江北善后。黄奭将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古书辑佚事业,《清史列传》卷六十九有传。黄氏编刻有《清颂堂丛书》,后又编《汉学堂丛书》、《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和《黄氏逸书考》】。

淮安府学联云:“黄河水滚滚而来,文应如是;韩信兵多多益善,士亦宜然”。特佳。又联云:“马上文,胯下武,枚里韩亭,彪炳经纶事业;石边孝,海底忠,徐庐陆墓,维持名教纲常”。石边孝、徐积、海底忠、陆秀夫与枚乘、韩信皆淮安人。

徐州旧为河漕重地,清时设有兵备道兼管河防。张鼎自撰道署联云:“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张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官宝应训导,捐俸倡修学宫及地方名人祠。嘉庆十五年(1810)宝应河决,奉总督松筠令赈济】。

常州旧奔牛镇巡检署有联云:“鼠雀无争,民谓时清官亦懒;苞苴必却,生来贫惯本非廉”。

成世瑄题杭州知府署联云:“湖山在目,玉局曾来,又七百年于兹矣;冰雪为心,科徭不扰,斯二千石之职欤”。【成世瑄(1790~1842),字师薜,号琨圃,亦号兰生,贵州石阡府人。成世瑄是石阡三杰之一,亦称石阡三先生,指成世瑄、徐培深、张海澜三人。三人同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成为石阡近200年来的美谈】。

浙江旧藩署有联云:“权衡江海,司牧名邦,时时思裕国泽民,何暇论湖光山色;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彭元瑞题浙江学署联云:“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一作云楣),江西南昌人,清代大臣、学者,楹联名家。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元瑞博学强记,时有令誉。纪昀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彭元瑞是十个副总裁之一。与蒋士铨合称“江右两名士”】。

又刘金门联云:“使节壮湖山,东南坛坫;文光拱奎壁,咫尺宫墙”。【刘凤诰(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在乾隆年间被封为太子少保,担任过吏、户、礼、兵四部的侍郎,又称卿贰;刘凤诰为乾隆探花,曾任湖北、山东、江南主考官和广西、山东、浙江学政,权衡选拔文士,名声远播。1821年(道光元年),因病呈请回家调理。1830年(道光十年),病逝于江苏扬州】。

兰溪县署头门有联云:“明月双溪水,春风满县花”。雅切而有余味。

杭州盐运署库于锡祉联云:“胜境近西泠,愿将来宝藏丰盈,有如一湖春水;家山念东鲁,看列郡灶烟环绕,亦似九点齐州”。于山东人,故有对幅。【于锡祉,于昌运六子,浙江运库大使、平阳知县】。

阮元视学山东,曾见臬署一联云:“晏婴齐仁人,一言而溥天下利;孔子鲁司寇,无讼当为百世师”。

阮元题江西藩署联云:“庾匡千里开生面,章贡双流照此心”。特为雅切开阔。【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嘉定王敬铭,清康熙中典试江西,题试院联云:“三条官烛,棘闱辛苦廿年,苟以温饱负平生,斯誓有如江水;一介儒冠,玉署光荣两世,能取文章报恩遇,此行方识庐山”。【王敬铭(1668-1721)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南巡,进诗画称旨。五十二年(1713)以进士第一人及第,充五十四年(1715)会试同考官。五十六年(1717)主试江西。侍直十年,甚沐宠遇。五十八年(1719)父母年皆七十有四,御书(齐年堂)额赐之。丁外艰归里寻卒。与原祁同谱,山水即受其法,清腴闲远,书卷之气溢於楮墨】。

张之洞督湖北于节署,旧有一联云:“北起荆山,南包衡岳,中更九江合流,形胜称雄,楚尾吴头一都会;内修吏治,外肄兵戎,旁兼四矞交涉,师资不远,林前胡后两文忠”。张特为嗟赏。访得其人为候补知县某,遂畀绾要缺。【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湖北襄阳旧督学行台,有提学赵尚辅联云:“且开拓心胸,看汉水波涛,岘山风月;若评论人物,有武侯经济,工部文章”。【赵尚辅(1849-1900),字翼之,万州区天城镇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湖北省提督学政,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于任,享年52岁】。

又孔祥霖施南问月台联云:“地留问月台,去谪仙一千四百载;时有观风使,为孔子七十五代孙”。盖孔时为湖北提学,故有对语。赵尚辅(1849-1900),字翼之,万州区天城镇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湖北省提督学政,侍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于任,享年52岁。【孔祥霖 (1852—1917):孔子的第75世孙。字少沾,光绪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河南提学使,兼署布政使。有《强自宽斋遗稿》。号恫民。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 城内人。1875年(光绪元年)中举人。1877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旧武昌同知署联云:“使处治中别驾之任,书以河渠水利名篇”。盖是职兼司水利也。又联云:“山色连城,定有诗人回杖履;江声满坐,且看小吏卷文书”。又联云:“方城为城,汉水为池,大好江山资坐啸;东望武昌,西望夏口,平分风月付闲曹”。颇雅致典切。

长沙旧巡抚署联云:“大法小廉,宣我上德;湘清岳峻,式是南邦”。

湖南旧岳常澧道署联云:“襟江带湖,居荆楚要;观风整俗,为郡邑先”。

澧县学正署,有李某题联云:“范希文是此地秀才,谁为后起;胡安定亦方州博士,敢薄闲曹”。用笔轻蒨。

旧广东督署联云:“铜铸交州,长励边臣横海气;珠还合浦,愿铭廉吏饮冰心”。又提督署联云:“铜柱珠崖,大将旗鼓;牙麾玉帐,公侯干城”。

广州旧知府署内怀珠亭联云:“太守昔称廉,千载怀珠传盛事;使君重起废,一亭流水喻澄心”。

广东旧抚署佐贰官厅有联云:“不卑小官,尝为委吏;既得天爵,莫非王臣”。

林文忠则徐总制两广时,建演武厅,自题联云:“小队出郊垌,愿七萃功成,净洗银河长不用;偏师成壁垒,看百蛮气慑,烟消珠海有余清”。【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伊秉绶墨卿守惠州,自题署中厅事联云:“合惠循为一州,江山并美;种梅竹成三友,心迹双清”。【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 [1]  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

成格抚粤,题厅事联云:“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产;轩窗四壁,可无广厦万间心”。

广东兴宁县署,林芗溪有联云:“麦穗如何,笑向儿童先问岁;桃花无恙,重来岭峤正行春”。【林昌彝: 清福建侯官人,字惠常,号芗溪。道光十九年举人。治经精博,兼长诗笔。生平足迹半天下。尤留心时务。与魏源等相知。所作《平夷十六策》、《破逆志》、《射鹰楼诗话》,多述鸦片战争间抗英之事与对策。有《衣山房诗集》、《小石渠阁文集》、《三礼通释》等】。

李彦章守广西思恩,重建阳明书院,又辟西邕书院,自题讲堂联云:“率土尽同文,愿此邦易俗移风,欲使偏陬如上国;登堂能讲学,与多士敦诗说礼,须知太守本书生”。【李彦章(1794-1836),字兰卿。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曾在苏州和广西思恩为官,有惠政。他娴诗工书,精鉴藏,擅楹对,为宣南诗社成员。联作以名胜题咏为主。有《榕园楹贴》传世】。

冯柯亭抚皖时,于后圃莳菜种梅花,名圃曰“菜根香”,题联云:“为恤民艰看菜色,欲知宦况问梅花”。【冯钤(?年-1770年),字咸六,浙江桐乡县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乾隆二年(1736年)丁巳恩科三甲进士,任吏部主事。历升员外郎、郎中。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广道监察御史。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刑科给事中,次年以给事中提督福建学政。乾隆十九年(1754年),改贵州贵西道。历升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山东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南巡抚、广西巡抚、安徽巡抚等职】。

福建兴化府署,旧有某君联云:“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十字极典雅工妙。

旧延平府厅事,江西邹均宇题联云:“丰城剑到此化龙,故土多情,笑认乡亲心共慰;水部郎易而司马,冷官无事,权膺郡守政仍闻”。【邹均宇,江西人,生卒不详】。

四川成都将军署,阿文成题联云:“拱北星辰兼将相,征西部属半通侯”。虽夸炫势位,然语颇雄浑。【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清朝中期名将,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四川总督等。嘉庆二年,卒,时年81岁,谥号文成,编有《军需则例》15卷】。

陕西藩署,林寿图颍叔题联云:“门对终南,莫向此中寻捷径;地邻太乙,须知在上有仙都”。又题花厅联云:“室有澹台,与商公事;人非安石,莫尚清谈”。【林寿图(1809-1885),字颖叔,别署黄鹄山人,福建闽县人。道光进士,历任山东道、浙江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尹,陕西、山西布政使,致用书院首任山长,将138种1131册藏书捐给致用书院,现我校遗存11种286册。著作多关心时事,著有《榕荫谈屑》、《启东录》、《黄鹄山人诗抄》】。

陕西醴泉县九嵕书院,知县范曾烜题联云:“峰聚曰嵕,须知为学本为山,平地增高,进取相期吾往也;泉甘如醴,要识作人同作酒,春风送暖,退休唯恐我寒之”。又题厘税局联云:“右界褒陇,左据函秦,表山带川,横被六合;东市齐鲁,南买荆楚,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烹炼字句,极见工夫。【范曾烜,通州人,生卒不详。有题诗、楹联数则传世】。

山西河东道署有联云:“薰弦一曲来天地,山色中条郁古今”。河东道兼绾盐政,切地切事,并春容大雅。

兰州以牡丹盛,高或过屋。旧甘肃布政司署牡丹多至百十本,中有四照厅,谭复生题联云:“人影镜中,被一片花光围住;霜华秋后,看四山岚翠飞来”。又天香亭联云:“鸠妇雨添三月翠,鼠姑风裹一亭香”。【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左宗棠题陕甘总督署内瑞谷亭联云:“五风十雨岁其有,一茎数穗国之祥”。又题槎亭联云:“八月槎横天上水,连畦菜长故园春”。【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对联话》:日本神户中国领事馆门联云:“长风吹万里浪,海日照三神山”。为公使黎庶手笔。按《楹联丛话》载福州贡院有林文忠则徐题联云:“初日照三神山,看碧海珊瑚,尽收铁网;长风破万里浪,喜丹霄银榜,早兆珠宫”。黎盖摘此联两首句,以为领事馆联也。

蔡佛田为旧时巡捕官厅题联云:“得月快争先,共仰楼台近水;望风齐向上,欣看冠盖如云”。【蔡鸿逵,号佛田,著有《紫荆树馆杂著》。书中记载:“康熙间,蔡屏山(玉桢)由内阁中书改四川仁寿县令。当谒选之初,梦至一所,左右皆遭火燬。复历荒草颓垣中,则关圣帝像在焉。”他梦中见楹柱上有一副对联:一·蔡屏山梦见关帝庙楹联:“打开义利关,具见英雄过人气概;参透天人路,便是圣贤行己工夫”】。

刘大观为州牧时,自题署斋联云:“袍笏呼来先拜石,管弦挥去独听松”。【刘大观(1753~1834),字正孚,号松岚,山东临清州邱县(今属河北)人。山左临清州(今属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邱城人,乾隆丁酉拔贡。乾嘉时期著名文人,为官有政声。著有《玉磬山房诗集》十三卷,《文集》四卷】。  

又顾奎光题署斋联云:“名场似弈无同局,吏道如诗有别裁”。各有别致。【顾奎光(?-1764)字星五,号双溪,江苏无锡人。约清高宗乾隆三十年前后在世。乾隆十五年(1750)进士。历官泸溪、桑植知县,颇著循绩。时称有“酒、色、财三不惑;清、慎、勤居官三不愧。”之语。暇辄博览群书,或问之,则道:“学所以补吾政之不及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