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言传的日式审美,究竟是什么?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06-20

侘寂,日本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在日本美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奇怪的是,极少有人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这一概念的内涵,甚至大部分日本人,都会避免用理性来诠释它。

1994年,美国人雷纳德·科伦尝试以理性且具体的方法,接近侘寂这一美学概念。《侘寂:致艺术家、设计师、诗人和哲学家》收集了侘寂的各种片段——晦暗破碎者有之,年久失修者有之,尝试把它们聚拢,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系统;同时,找出段落中隐藏的含义,匹配意图与现实,去抓住整体——侘寂的全部。

这本书已多次再版,被译成多国语言,为无数艺术家、设计师、诗人和哲学家提供精神指引,也成为苹果、宜家、无印良品等诸多品牌的灵感密码。

今天我们分享读库版《侘寂》中的片段,不急着给“侘寂”下定义,先来看看日式美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世界观与精神价值。短短两千余字,尽是金玉良言。

形而上学基础

何为宇宙的模样?

事物要么向虚无发展,要么从虚无演化。

黄昏降临大地,旅人想着避身之所。他注意到旷野中高耸的灯芯草无处不在,于是束了一把,在顶端打个结。说变就变,一个可以住人的草屋出现了。

隔天出发前,他解开结,草屋又倏地消失,再次成为那一片灯芯草几乎无可分割的部分。

原初的荒野,似乎被修复,但栖息微妙的痕迹,仍然保留。细细的扭曲、折叠,要么在这,要么在那。记忆也停驻在旅人心底——还有阅读这段描述的读者脑海里。

侘寂,最纯粹理想的形式,正是这些在虚无之中纤弱的踪迹,以及它们隐约的证据。

宇宙,毁灭与构建同时。新的事物,凭空而出。不能走马观花,就贸然判定事物是在发展或者演化。如果不懂区别,我们会误认新生婴儿——小小的、皱皱的、佝偻着,再有一点古怪相貌——是在死亡边缘的老者。

也许是不经意,侘寂所呈现的发展,往往表现在有一点阴暗、模糊、安静的事物上;演化,则更轻、更亮、洞若观火、引人注目;至于虚无——在西方指代空的状态——则充满机遇。

以形而上学的术语解释,侘寂,指宇宙不间断地靠近或远离可能性。

人行道上的腐叶。

陈旧的铅线和黄铜摆(局部)。

精神价值

何为宇宙的教导?

真相来自对自然的觉察。日本人一直竭尽全力,尝试以有限的技能把握自然。但他们对气候能做的极少——湿热的夏天,干冷的冬天;除去初夏的雨季,有六到八周所有的东西都被潮湿吞没,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次降雨;还有周期性且不可预测的,光临这块土地的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火灾、海啸。日本人并不信赖自然,却懂得向她学习。磨合千年(与道家思想双生相伴),他们把最醒目的三个教导,纳入侘寂的智慧。

所有事物,皆暂时。朝向虚无的倾向,无情,无尽。即使事物具备物质的所有特征——坚硬、惰性、固体,也只是永恒的假象。我们可以蒙蔽双眼,使用诡计遗忘、忽略,或者装模作样,但所有一切,均迈向空无。万物,皆归于寂灭。星与辰,哪怕无形之物——声誉、家族传承、历史记忆、科学定理、数学证明、艺术还有文学(甚至其数码形式)——尽皆凋落、湮没、消失,无一例外。

所有事物,皆不完美。没有什么存在,能够完美——当我们凑近,总能发现瑕疵。锋利的剃刀边缘,放大之后,坑洼、破损,斑驳无异。每位匠人都知道完美的局限:不完美刺目耀眼。当事物开始分崩离析,重返原点时,变得更少完美,且不规律。

所有事物,皆未完成。包括宇宙在内的所有事物,总是处于或生成或消解的状态,永无休止。我们经常武断地标记某个时刻“结束”、“完成”。但那真是事物的结局吗?植物的完成,是开花、结籽、萌芽,还是所有的一切都腐化成为肥料?在侘寂中,完成的概念,了无根本。

“伟大”存在于不起眼和令人忽视的细节中。不朽、壮丽、永恒,这些西方所认为的美之典范,与侘寂相向而行。侘寂不在青春绽放时显现,而于初始与沉落间降临,与繁花、巨木、雄山、峻岭无涉,同渺小、隐藏、未定、短暂有关。事物如此微妙易逝,寻常之眼,无从捕获。

如同顺势疗法的药物,侘寂也是按小剂量分配。剂量越小,药效越强;事物越接近不存在,越发异常,诱人回味。因此,感受侘寂,意味着你要慢下来,充满耐心,屏息凝视。

美从丑出。如何从不美和丑中析分出美,侘寂是矛盾的。在某方面,侘寂之美,就是你与自己所认为的丑相互妥协。它提议,美是发生在你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事件。任意时刻,只要给予恰当的环境、语义,或者观点,美便翩翩而至。美是一种意识转变的状态,是诗意和优雅的特殊时刻。

至于习茶的富商、武士和贵族,那种老旧的日本农舍,即饱含侘寂的茶室原型,确实低端与凄惨。但是,伴随一些感知的引导,在恰当的关系中,它会显得格外美丽。早期侘寂风格的茶器,同样粗糙、有瑕、色暗、灰突。对习惯精致、华丽、完美的中国标准的茶人来说,它们最初都被视为丑陋。侘寂的先行者们,差不多是在故意寻找惯例中的不美的例证——平凡,却不过分怪诞,并且借此促成挑战,将它们转变为它们的反面。

不经意形成的花园,位于东京市中心被拆毁建筑物内的两墙交汇处。稻越功一摄影

心境

如何感知我们所知?

接受必然。侘寂,是对生命幻灭的赏析。夏日繁茂的树木,到了冬天,枝杈横伸。华厦倾覆,只剩下杂草与青苔。侘寂,迫使我们注视自己的死亡,以及由此而来的孤独与悲伤。况且我们知道,所有存在分享着雷同的命运——这更让人苦乐参半。

侘寂的心境,经常通过诗歌传递。因为诗歌的情感抒发和强烈回响,似乎比承载的文字框架大上许多(它们唤醒了更辽远的宇宙)。利休再三重复藤原定家(1162—1241)的短歌,来描述侘寂的氛围:

茫茫四顾,

花死,叶亡。

苫屋在这岸边,

独立暮光秋色。

一些寻常声响,也催人联想侘寂忧伤之美——海鸥和乌鸦嘎嘎的惨叫,雾笛绝望的嘶吼,以及救护车穿梭在城市建筑中的哀号。

欣赏宇宙秩序。侘寂,暗示着最微妙的领域,还有存在的所有机制和动力,超出了我们普通的感知力。宛若印度教的曼荼罗,或者欧洲中世纪的大教堂,传递着各自的宇宙观,原始力量在侘寂之物中被纷纷唤起。光以漫射穿透宣纸,黏土干燥皲裂,金属晦暗生锈……那些侘寂所用的材料,也引发超然的感觉。它们都代表了构成我们日常世界的物质力量和深层结构。

一棵树(东京)。侘寂并非某些特征的天性。人们至少需要“框定”,给它一个独特的语境。照片可以提供这样的框定。稻越功一摄影

乐吉左卫门的茶碗。稻越功一摄影

京都一所侘寂风格茶室的外景。稻越功一摄影

关于这本书

这本《侘寂:致艺术家,设计师,诗人和哲学家》由《茶书》原班团队设计制作,与《茶书》的开本、版式、装帧、材质均不相同,但又气息相承,体现中正而节制的阅读质感。我们希望这本书本身的品相,就已具备侘寂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