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吐鲁番

 步步清莲书屋 2019-06-21


人们常会习惯性的将自己对一个地方的认知,简化为几个标签,或者定格在几个关键词上。说到吐鲁番,你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


葡萄干?火焰山?

 


如果你恰好去过吐鲁番,那么对它的认知会进一步地放大。


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在大地上铺展,直达赤红的火焰山下,炽热的风像是从炉膛里吹出来的一样。


有数据显示吐鲁番历史上的最高气温近50℃,而地表温度则高达80℃,简直可以烤鸡蛋的节奏啊! 


按道理说,一个如此酷热、干旱又多风的地方,根本就不适宜人类生存,可为什么吐鲁番盆地却偏偏又是一个瓜果飘香、牛羊肥美的地方呢?



从地理的角度,大家通常都会将吐鲁番表述为吐鲁番盆地。


有学者认为,吐鲁番盆地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洼地。因为这个盆地很小,而且还很深,从高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凹坑。


就地形而言,吐鲁番盆地以艾丁湖为中心,形成由外而内、由高而低、层次分明的三个环状带。


外环由高山山岭组成,博格达峰,山势状如笔架,四季白雪皑皑。


中环主要由砾石戈壁组成,灰棕色的荒漠一望无际,遍布各类奇石的神秘之地。


内环则是富饶的平原绿洲,在每一条沟谷中,都生长着甜美的瓜果、肥美的牛羊。

 


吐鲁番居民生活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地方,千百年来也早已创造了适应当地气候的生活方式,比如面对基本没有的降水量和巨大的蒸发量,吐鲁番的“地下运河”坎儿井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用水,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坎儿井文化。


房屋建造则利用生土打造厚实的墙壁,从而使夏季的炎热难以入侵,有些民居还采用半地下的方式,因而更加凉爽。


酷热的气候和肆虐的大风,也使吐鲁番成为风能、太阳能、热能等新能源资源富集区,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在快速发展中。

 


更让人惊喜的是,吐鲁番盆地的炎热与干旱,还使得历史在这里凝固,晋唐以来的文物在这里因为干燥而得以保存,我们今天对唐代生活的许多细节,都需要从吐鲁番所出土的文物中得到认知,而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这样的遗址,也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成为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

 

这一切,环环相连,造物主似乎早已在不动声色中安排好了这一切,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吐鲁番。

 

五集系列节目《火洲吐鲁番》围绕吐鲁番盆地独特的酷热、干旱、大风等气候条件和冰川、河湖、雅丹等独具特色的地理单元,展示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回望丝路文明,展现吐鲁番自然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