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病儿,他以身试法。分隔六年,这对父子终于吃上一次团圆饭。
面对此情此景,这个曾经误入歧途的父亲只希望——这不是父子俩的“最后一个父亲节” 。
视频来源:梨视频
“爸爸,我来看你了...”
“我会好好地养病、乖乖地吃药,等你回家。”
父亲节前夕
患“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小亮
在龙岩监狱内
见到了久违的爸爸
小亮的妈妈哭着告诉我们:
“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肝源,
这次见面
就是他们父子的
最后一面!”
日前,七岁的小亮(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龙岩监狱,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爸爸张强(化名),而这一面他足足等了800多天。
小亮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可以回来,一家人在一起……
许久未见,一家三口有唠不完的家常,也有道不尽的心酸。“我错了,老婆,希望你能原谅我。出去后,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和孩子!”
孩子的笑容,是张强最真切的期待。在监狱里,家人开心、安心、放心,是每名罪犯改造的动力。
“这是七年来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团圆饭,今天的饭菜格外香,因为它比以往多了家的的味道。”
“医生说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从小到大,这是我给他过的第一个生日,希望不是最后一个。”张强含泪说道。
2012年初,还沉浸在当爸爸的喜悦中的张强,被医生告知孩子患上了“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肝硬化先天性胆道闭锁而发生肝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这个消息对这个家庭犹如晴天霹雳一般。
从那时起,张强夫妻便带着不满一岁的小亮从老家安徽开始走遍了全国许多大城市。2013年夫妻俩来到福建厦门,边打工边寻医问诊,为了治疗小亮,他们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
为了延续小亮的生命,无法支撑高额医疗费的张强铤而走险贩卖毒品。2013年,他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厦门一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目前在龙岩监狱服刑。
“当初为了给孩子治病,没考虑后果就去贩毒,没想到我的行为彻底毁掉了这个家庭。”
张强悔恨不已。
“违法纪锒铛入狱,守正道矢志不渝。”
张强说这是他激励自己好好改造的一句话。如今他追悔莫及,努力改造就是希望早点见到孩子。
今年以来,小亮的肝脾一天天肿大,病情已经到了异常危险的境地。
“小亮最近经常问我说,妈妈,我是不是快要死了?他说,我不想死,你再救救我吧!哪个当爹当妈的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这样病痛的折磨呢?”
“现在他表现出来的状况越来越差,每天都在流鼻血。医生说,如果再找不到合适肝源,小亮马上就会有生命危险。”
说着,小亮的妈妈失声痛哭。
张强说,家里所有人从未放弃救治这个苦命的孩子。目前有两个困难,一个是肝源,一个是高额的手术费。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愿意给孩子捐肝,我欠孩子的太多了。”
张强自责道。
在谈及为什么开展这次特殊的会见时,龙岩监狱一监区教导员陈敏杰说道:
“安排这样的一次特殊会见,是福建监狱贯彻落实司法部提出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具体要求。近年来,福建监狱高举法律利剑,惩罚并举打造‘阳光工程’,让罪犯在阳光与希望中改造。通过这样的亲情帮教来点亮罪犯心底的希望,让他们在监狱内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激励了他们积极改造,有效地降低了重新犯罪率,促进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阳光工程”
福建监狱“阳光工程”,让人们在刑罚执行之外看到另一种力量,那是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对人性的改造和教化,一幕幕真心悔罪的场景,让人看到监狱的功能不仅是惩罚,更是改造和教化,让社会看到司法的文明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