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下空间开发必须重在实效

 说些有用的话 2019-06-21

余永佳

我国人多可耕地少,由于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人、房、路和蓝绿争地隐患四起,地下空间便成了城市开发的新天地。

国内城市开发地下空间,起点高、规模大、速度快、动力足,光是一二线城市,其未来市场容量就将超过百万亿元,由此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新问题。

地下空间主要应开发与地面工程优势互补、并具有良好密闭性和抗灾防灾功能的土木工程。但是目前国内各城市的开发重点似乎是放在了交通、商业和车库等领域。  

地下工程并不适合宜居,光照、通风条件远不如地面建筑。如果盲目超前和过量开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就必然会在销售和使用环节上,遭遇到各种阻力和挫折,最终就可能会导致项目资金断裂或难以为继。

其实,城市交通设施、商业设施和车库的最佳立足点是在地面。例如:

1、城市交通

世界各国城市均习惯于使用开放型结构、多样化功能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混行”道路,很多城市更是长期放纵无偿停车、无序停车和无库停车等违章行为,从而严重制约着道路的通行流量。

为了增强城市交通畅行能力,人们不得不在提高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等方面进行艰难探索和拓展。地面土地资源供应不足,就大踏步和大范围向地下空间进发,构建堪与地面道路比肩的地下车道和地下步行道,一些交通高度拥堵的城市更是热衷于建设地下铁。

地下交通空间超常规开发后,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只是暂时得到了局部性的缓解,一方面是路堵车塞基本格局依旧,行车难、停车乱等怪象犹在;另一方面,交通治堵已经成为屡战不胜的消耗战和城市财政投入的无底洞,城市开始面临地方财政吃紧的新危机。

如果我们能重点致力于进行地面道路封闭型结构和单一化行车功能的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构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分离”以及有偿停车、有序停车、入库停车的交通新格局,就可以用较少投资和极高的效率,打造出适合汽车化社会交通需求的畅行路网。

2、商业

商业设施面向大众,追求开放、人气和繁荣,对周边交通、物流、人文环境以及开发投资、运行维护成本的要求都很苛刻。

相对而言,除了极少数具有较高私密性要求的项目外,地上商业设施无论在服务效率、投入产出以及项目发展后劲等方面,均远比地下商业设施拥有优势和活力。因此,开发大型地下商业设施必须慎而又慎,切忌拍脑袋和一窝风。

3、地下车库

车库是城市车辆的温馨家园。国内城市为了节省地面土地空间,都舍得化血本开发施工工艺复杂和空间扩展潜力有限的地下车库,最终却酿出停车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城市车位长期紧缺等苦果。

如果我们走出阴暗潮湿的地下车库,就不难发现,地上空间更有底气和更适合于开发城市车库。路房合一过街楼以及底层架空等新型建筑,无需占用土地或占地量少,均可开发单位投资小、光照和通风环境好、管理和维护方便的空中停车场;其中底层架空建筑物的地面空间,还是大型车辆的良好栖息场所。

客观而言,我国各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目前普遍存在着土地粗放开发以及容积率偏低等不良倾向,已趋成熟的地上空间施工技术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开发潜力更未能得到充分释放。按照现有的城市容积率、人口密度和百人汽车拥有量水平,只要我们能对症下药科学治理“住”与“行”两大民生难题,大多数城市是不应该出现土地资源短缺、住房紧张、房价高企、道路拥堵、市民出行难等乱象的。

在另一方面,地下空间正处在施工工艺有待进一步创新完善、地下生态环境研究程度亟需深层次提高升化的特殊发展阶段。过快和过度开发地下空间,不仅会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同时还可能会给后人的高层次开发带来难以估量的困难或损失。

鉴此,各城市首先应该在优化城市资源配置等方面多做努力和多出成效,把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车库的开发重点转移到地面空间上来,既节约了投资,又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繁华度和综合竞争力。

其次是要正确调整地下空间的开发思路。国内城市开发地下空间的重点应该是:军事工程设施,防空防灾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地下油库等存储量大、密闭性好、安全度高的战略物资储备库。

为此,一是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法成令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是加强科学论证和确保管控到位,防止出现重投资、重建设和轻管理、轻效益等运行偏差。

三是对军事工程和防空防灾工程,一定要在工程质量和成效上严把关,确保能真正经得起现代化战争和各类灾害的考验。

四是对已建项目、在建项目进行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留死角和隐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