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小事解答【陆】

 育邻人 2019-06-21
今日头条用户问答小集「2019年6月20日」

育邻梦

孩子是上天安排到每个家庭中的小天使,引导天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就需要父母用积极阳光之心去照耀。针对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小问题,育邻人 就2019年6月20日回答的8个今日头条家长提问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

一、在日常生活中,有人问你挣了多少钱,你该怎么回答?

挣了多少钱,可以借鉴周总理的答法【人民币全家福】。

钱是个好东西,它是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它又是个坏东西,因为”谈钱伤感情”。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对金钱的追求亦是如此。如果社会生活中,人人只攀比各自袋中的金钱,那么社会势必会少了很多德、美、善……

生活中”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和谐社会需要德、美、善……全面发展。

二、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课堂始终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人为改变某些社会必须品而活【主动丰富社会文化、物质资源而活】,另外一些人为生计而奔波【被迫生活】。

课堂之中,一类学生为寻找自己生活中的某种困惑或为某个梦想而学习【主动学习】,另外一些学生为应付家长或老师的检查而学习【被动学习】。

主动学习的学生课上积极向老师提问、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调皮捣蛋”,课后经常看各种课外书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被动学习的同学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每每表现优异,可一到考试却常常鲜有”佳绩”。

成长学习需要学习力,学习力的养料来自于人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孩子成为学习、成长的主人,从父母要求孩子学习 转变到 孩子要求父母配置更好的学习资源,将是促成孩子”学有所成”的关键。

三、2岁半的孩子能认字吗?

学习为生活,生活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学习无处不在。我们家孩子现在四岁,快两岁的时候带他出去玩,他爱观察【孩子都有特别强的好奇心】,于是我们一起有意识的认认车牌、车标、车的色彩,后来孩子大一些了,我们看路边的告示牌、广告…… 现在孩子到陌生地方找路标比我们还灵活,而且还能发现某些文字的错误。

学习无处不在,形式不限。引导孩子成长,需要”临机应变”,根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兴趣爱好,结合所处生活环境加以引导。谨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人,任何宣传万能的育儿方法多是”气球”先生。

四、一个很烂的高中和一个很好的技校,怎么选?

俗话说:”另做鸡头不做凤尾”。从您的提问来看,可以肯定的是本身前一阶段的学习不理想。那么,继续上学进入好大学深造的机会比较小,剩下的就是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等到年龄成年,可以找一份工作。

就为找工作而言,技校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另外就是一个好的技校必然组织教学的能力强、在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一个好的环境会成就不一样的成长,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然问题中已表达两者强烈的对比性了,那就选属于自己的心意【好的技校】。

五、在溺爱环境下,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溺爱的基本解释: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

当下家庭中多数只养育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家庭中的“皇子”和“公主”,家中的一切事物都围绕在孩子这个“中心”周围。别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啦,就是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家人都得想办法满足【已经有项目让孩子体验操控卫星啦】。孩子长期沉浸在“孤独”的欢乐中,孩子被捧在掌心,身边被各色玩具、美食所包围。但是孩子心灵难免“孤独”,因为他们周边少了同龄的小朋友,少了同纬度、同频的小伙伴。

在家里,孩子什么都不做,也不需要做,不被允许做。孩子的主责就是成长和学习,殊不知孩子的成长也包括做家务、分担家庭责任。

溺爱,是温室养花,外表光鲜,但难经风雨。目前,社会上所谓的“啃老族”便是溺爱所致的一种;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身处其中的孩子午饭感受到阳光【外界朋友之间的友谊】。

当今父母已越来越多的熟知溺爱对孩子的害,但却分不清爱与溺爱的界限,因为他们之间确实没有“楚河汉界”。

今日头条用户问答小集「2019年6月20日」

成长爱问

六、现在小学的作业那么难,家长是不是也要跟着孩子读书学习?该怎么辅导孩子?

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现在小学生作业难,主要在于“教育专家”都有时间琢磨琢磨调整孩子的教材,使之更能体现“专家”价值【实际专家和孩子接触了多少、教学内容与生活是否关联未知】。但是,教材向智力化、启发性方向调整大方向是对的【育邻人 建议更多结合生活,这样孩子们能更好的体验与实用】。

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第一模仿的偶像也是父母。父母爱学习的家庭,孩子自然不会差。学生教材和作业难,说明父母也是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的【不然怎么会觉得难呢?】。父母和孩子一同学习的好处:

一、杜绝单项要求孩子学习,孩子产生的抗拒心理。因为,父母是在工作之外与孩子一同学习的,孩子自然能感觉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

二、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家庭中自然多了很多共同的话题。因为,学习进度高度统一,思维上的同频度自然比较高。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融洽亲子关系。常言道:”沟通最大的障碍不是相隔千上万水,而是对方成长了,您还呆在原地。”

三、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可以少了对孩子学习不上进的谩骂。因为,身在学习中的父母,自然能知道学习并不是“花拳绣腿”,需要动真气【好奇、探索、求解】。

七、现在小学生写作业天天到晚上10点钟才能写完,谁来管一管?

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小学生写作业天天到晚上10点钟才能写完,谁来管一管?其实,作业的量真的是稍稍偏多的。最近在北京这边有接触过几个小区的小学生,周一至周四的作业好好做应该一个半小时可以完成;周五的作业好好做两个小时可以做完。这下问题来了,为什么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呢?

一、如果孩子没有课外“兴趣”班的情况下,还无法完成作业。这时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孩子要不是不会做就是不愿意做。就不会做而言,大多数父母又比较忙,而且可能还会讲“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这样,孩子即使是不会做也不敢问父母,所以就一直拖着【做不完】;不愿意做,孩子总是有爱玩的天性,再加上如果孩子未能感知到学习是他自己成长的一部分时,由于抵触情绪而导致作业效率低下。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也加入学习,给孩子示范【同时也减轻孩子的抵触情绪,如果孩子写作业,父母看电视或者玩游戏,试想换做是您会怎么想,您会有好心情写作业吗?】

二、先在每个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根本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直接报大量的“兴趣班”【当然“兴趣班”专家万能宣传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情况下,育邻人 建议父母要真觉得孩子某方面兴趣特别,建议请私教,好处是节省了去“兴趣班”路途的时间;另外社会上的“兴趣班”良莠不齐,父母您的甄别能力也未必够用;最后孩子真正的兴趣,如果要成长、成才,那绝不是“量大从优”,他更多的需要“量身定制”。

孩子的成长是多方位的,父母爱上学习、引导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一环。对于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社交,可以适量课外辅导;也可以直接从生活中学习,多与【听】周围邻居【知识渊博的爷爷奶奶】讲故事、多与同龄小伙伴一起在游戏中学习,从生活中快乐的学习。

教育政策减负与应试教育是必然的矛盾体,因为对学校和老师的考评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学习成绩少不了“量大从优”的“机械式”反复练习【老师和家长都这么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您不可能期待某个小环节的调整得“奇效”。大到社会对人的成长素质的人同【目前,大多以文凭为主,其他素质论证成本高难操作】,小到每个家庭,父母都期待给自己孩子一个更好的起点【其实父母的肩膀,才是孩子真正的起点】,这一整套系统,需要从大到小系统的调整,中间环节调整效果甚微。实施的不好,可能直接导致某些人掉队。

八、请教教育专家,怎样让孩子配合幼儿园活动?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活动,活动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利途径;活动是练习与多人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定向目标的练兵场。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需要”仪式感”。

人都有”凑热闹”心理,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孩子却不可能到某个点自然"驾轻就熟”的参加活动,娴熟的活动技巧需要孩子从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那里习得。

父母在引导孩子成长的时候,平日里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或节假日组织适量的家庭活动或者与邻居家小朋友一起参与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活动的乐趣,进而爱上活动。

孩子成长是一件需要”循序渐进”的事情,需要父母有极大的童心、耐心,孩子不是”烟花”会瞬间绽放,孩子是鲜花需要慢慢培养,时期到了自会绽放。

每个人心目中都住着一位“大师”,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须要成年“大师【父母】”与未来的“大师【孩子】”有更多的交集。交集才能产生融合,融合才能和谐、出新。

与孩子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育邻人 致力于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还孩子一片童年乐土,关注家庭亲子爱的健康发展。欢迎您持续关注 育邻人 育邻

今日头条用户问答小集「2019年6月2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