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夏至!最热的日子来了!古代要放假三天

 songhuijun 2019-06-21

北京时间6月21日23时54分

“夏至”来了!

星繁愁昼热,露重有荷香。

塘头绿荫浓,野路有蝉鸣。

——夏至

阴阳俱明,乾坤正亮

夏至是太阳的转折

夏至这一天

北半球的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黑夜则最短)

而且越往北白昼越长、黑夜越短

直到北极圈以内,白昼成为24小时

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

今日正式入夏

你准备好了吗

外 文 名:Summer Solstice

别 名:夏节、夏至节

代表寓意:炎热将至

气候特点: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潮湿

风俗活动:祭神祀祖、消夏避伏

风俗食物:麦粽、夏至饼

养 生:多吃苦味食物,调养精神

三 候: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夏至一到

最热的日子要来了

一起看天气

22日,多云转晴,东北风3~4级,最低气温23℃,最高气温34℃。

23日,多云,东北风2~3级,最低气温22℃,最高气温36℃。

24日,多云,南风3~4级,最低气温26℃,最高气温35℃。

25日,多云转晴,南风3~4级,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4℃。

26日,晴转多云,南风3~4级转2~3级,最低气温23℃,最高气温36℃。

27日,多云,南风3~4级转2~3级,最低气温26℃,最高气温37℃。

夏至的三候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告诉我们

在炎热的仲夏

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

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而在养生上就显得更加重要:极阴于极阳

把握好了——冬病夏治

把握不好——阴阳失衡

首先,饮食最关键,病从口入

最重要是从吃开始

◆◆苦瓜◆◆

◆◆南瓜◆◆

◆◆金针菇◆◆

◆◆花菜◆◆

◆◆桃◆◆

当然

吃什么您都可以随心情

但是夏至一到

有一样东西必须吃

“夏至不吃面,天理难容!”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民间传说,夏天吃热面,有“避恶”之意

因为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毒五月

吃热面以驱除邪恶,用多出汗的方法

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夏至吃面也有为家人祈求身体康健之寓

“冬至饺子夏至面”

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

是喜庆丰收的最好方式

夏至养生还一定要避开6个误区

下面再记住夏至六要素

夏至六要素

晨练最怕

喝水最怕

颈椎最怕

眼睛最怕

肠胃最怕

家里最怕

各位

千万别把节气不当节日

这夏至在古代的时候

可如同春节一般的存在

最重要的就是

“古时夏至放假三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周代夏至已有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饥饿。从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宋代《文昌杂录》: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也是独得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节气

最后一起来欣赏

夏至诗词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后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後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今日夏至

最璀璨的星空

最漫长的白天

还有最好吃的炸酱面

约起来吧!


编辑|李榕

综合|最爱大北京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