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归纳四法(一)

 老玉米棒 2019-06-21

中药归纳四法

      初学中医者,在学习中药学这门基础学科后,常常碰到学后常易遗忘不能巩固的情况,到了临床更是手足无措。要解决这个问题,除勤奋学习外,还要善于对每一章、每一节和整本《中药学》进行总结归纳,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达到“温故而知新”及进一步深化的目的。般来说,中药归纳有四种方法:比类法、对举法、 提纲法、综合法。

中药归纳四法之比类法

       比类法是相似相类又相成的二种或三种药物进行同中求异的归纳方法。如解表药中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羌活与独活、桑叶与菊花、银花与连翘,其他如苍术与白术、赤芍与白苟、大黄与芒硝、干姜与炮姜、桃仁与红花、三棱与莪术、乳香与没药等等均可比类归纳。

      例如,麻黄:开发腠理、发汗力大,兼利水平喘。桂枝:透达营卫,发汗力小,兼温经通阳。二药配伍相得益彰,为解表发汗之峻剂,如《伤寒论》中麻黄汤即以此二药为主药。

        通过这样比类归纳之后,可以寻找出许多性质和功效类 似的二种或三种药物,进行配伍应用以加强药效。同时进一步了解每味药的共性和个性即同中求异,抓其主要,知其全面, 眉目清楚,容易记忆。

        三种药物的比类如杏仁、蔻仁和苡仁;黄连、黄芩和黄桕, 神曲、山楂和麦芽;天冬、地黄和人参;藿香、佩兰和青蒿等等。

      从比类法所列药物看,均具有相互协同以增强药效的作用,古时称为相须相使,如泻下则大黄与芒硝同用(大承气汤),甘遂与大戟、芫花同用(十枣汤),涌吐则常山与藜芦同用,发表则麻黄与桂枝同用,止叶则半夏与生姜同用,利尿则茯苓、猪苓、泽泻同用等等,皆取其协同作用而增进药效。这样配伍使用,即是组方的雏型,如一味黄连,即使大剂量,还不如 轻量之黄连与黄芩配合作用大,黄连解毒汤就是以这两药为主体。又如甘遂单用泻下并不剧烈,若配以大戟,芫花即使小量亦药效著宏,仲景创十枣汤即是这种方法的配伍意义。

  中药归纳四法之对举法

      对举法是相对相反又相成的二种或三种药物进行异中求同的归纳方法。如解表药中的麻黄与浮萍,薄荷与紫苏,其他如桂枝与白芍,黄连与肉桂,黄柏与苍术,黄连与干姜,黄芩与 川朴,生姜与大枣,枸杞子与菊花,黄芪与防风等等。

      例如,麻黄:发散风寒。浮萍:发散风热。二药均为辛散解表之品,但麻黄性温,浮萍性凉,二药配伍具发汗行水之功,主治风水外感之证。

        通过这样比较归纳之后,可以寻找出许多性质和功效相反或相对而又相成的二种或三种药物,进行配伍应用,在异中求同,达到相反相成的目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阴阳”的概 念,去进一步寻找与某一味药对应的另一味药,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动与静,收与散等等,可以分别进行对举比较归纳。例如根据收与散的概念,五味子酸收,干姜辛散,干姜与五味子,可以对举比较其异同,临床上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痰饮, 就是这样配伍应用的。

       三种药物的对举如乌梅、川椒与川连是辛、酸、苦同用以驱蛔,苍术、苡仁与黄柏是温、苦、寒同用以利湿等等。

        从对举法所列药物看,具有相互拮抗以监制药物、减少毒 性的作用,古称为相畏相反,如桂枝发汗,而仲景桂枝汤治自汗,则桂技伍芍药以制之。《千金方》有紫园下剂,丸中主药巴豆,另加代赭石以制之。还有五味子止咳必加干姜、细辛以散之,其他如黄连汤中干姜配黄连,柴胡桂枝汤中干姜配黄芩, 还有桂枝石膏汤、桂枝大黄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等,这种寒热并用、收散兼施、攻补同治等法,实是取其阴阳并调之义。

       药物之间的协同和诘抗作用,从北齐徐之才著《药对》所论相须、相使、相畏、相恶四说来看.相须相使即是协同之义, 相畏相恶即是拮抗之义;“药对学”是研究药物间相互配伍和使用规律的一门学问,在临床运用上有较高实用价值,药对一 般是指二药的配伍;三种药物的配伍,我们称为药组。但药对学包括药对和药组两大类内容,药对的基本组成法则,从中药归纳法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通过比类法和对举法来组成的。因此通过比类和对举,可以归纳出许多药对和药组,历来有《雷公药对》、《徐氏药对》、《新广药对》等,解放后最流行的是《施今墨药对》,说明历代医学家很霉视这门“药对学”。“药对学” 实际上也是方剂学的缩影,有许多药对本身就是一个处方,如仲景的栀子豉汤、大黄甘草汤;有的方剂是几个药对的组合, 如仲景的桂枝汤是桂枝与白芍、生姜与大枣二个药对组合。因此在中药归纳中,用比类、对举的方法,对我们寻找药对是有一定意义的。近几年来在这方面亦出现了一些新著,如丁光迪《中药的配伍运用》,是一本切合临床实际的佳作,该书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虚实补泻、脏腑标本、归脏归经及方剂组成 等六个方面详细地总结和论述了药物配伍的经验,这里面有许多药对(组)可供我们汲取,如“辛开苦降”节举出了栀豉与生姜为伍成为栀子生姜豉汤,辛开苦降、除烦止呕;栀子与干姜为伍,成为栀子干姜汤,治误下伤中,睥虚生寒之证。其他还例举了生姜与枳实,桂枝与枳实(治痰气互结);黄连与半夏 (治痰热);黄连与干姜、栀子与生姜(治寒热互结)等。因此,初学中药者很值得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