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起于7世纪的伊斯兰世界是如何边缘化的?

 雾海中的漫游者 2019-06-21

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化

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在阿拉伯世界与波斯统一之后,扩展为一个广袤的帝国。13世纪蒙古人对伊拉克和波斯的占领,打破了伊斯兰的黄金时代。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夺取君士坦丁堡,获得了对爱琴海、黑海和地中海的海上商业控制,重新构建了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伊斯兰世界达到了新的巅峰。

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牢牢控制着亚欧贸易网络的枢纽,保持着对欧洲的贸易霸权。1529年,苏莱曼大帝的兵锋抵达维也纳城下。伊斯兰世界的扩张使基督教欧洲弥漫着强烈的危机感,为改变颓势,教皇一道接一道颁布敕令,商人投入到寻找新航线的探险行动中。虔诚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则在与不断扩张的伊斯兰势力经年苦斗。

伊斯兰文明在当时世界诸文明中保持着领先地位,并不断向周边溢出——近水楼台的意大利因而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锋,伊斯兰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源泉。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至关重要的合约经营、汇票、信贷、保险、银行和会计记账方法的金融革命,还是对航海革命性命攸关的星盘、罗盘、三角帆、尾舵等技术,包括促发宗教革命的印刷术,最初的源头均来自东方,通过伊斯兰世界为中介传向西方。伊斯兰世界不仅是通向东方的桥梁,也是东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艺复兴背后,屹立着东方。

历史的转折期出现在16世纪,而关键点是美洲贵金属到达欧洲。美洲贵金属的到来,使神圣罗马帝国拥有了对抗奥斯曼帝国的资金,进而打破了亚欧地区总体力量的平衡。新大陆的金银在欧洲引起物价猛涨,成箱西班牙银元的到来也致使奥斯曼帝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西洋经济高压”对“奥斯曼经济低压区”长期入侵,不仅导致奥斯曼帝国工业的瓦解和商业优势的丧失,也破坏了帝国社会的稳定。这是导致逆转局势的大变化。

1577年勒班陀海战的失利,让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地中海的海权。新航路的开辟、美洲财富的到来、战争的失利与欧洲经济重心的改变,这一切使欧洲不再依赖中东的枢纽地区。丢掉了欧洲一翼的伊斯兰世界,失去了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地位,直接导致了中东的式微。资本主义的疾风骤雨,摧毁了貌似坚固的奥斯曼帝国。


东亚的陆沉

在东亚,中国长期居于影响力金字塔的顶端。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域,“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28年间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每次有大小船只200多艘,27000余人。郑和远下西洋,是一次有组织的国家航海,是历史最早一次的大规模远航。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海外各国的承认和归附,以造成“万邦臣服”的盛况,平抑国内因皇权争夺导致的政治不满;同时,还要查访传闻逃亡海外的建文帝的下落,消除政治隐患。此外,要稳定东南沿海国家,以便专心对付西部战乱。

郑和下西洋的远航,以“厚往薄来”的方式恢复了“朝贡体制”,建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南亚经济圈,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因其巨额耗费及非经济性的战略目标,在明成祖去世之后,此举被视为耗费巨万的弊政而中止。随着海洋贸易纽带的日渐松弛,东亚地区经济体系逐步瓦解,中华经济圈无法抵抗欧洲人带来的冲击,这是中国及东亚在世界近代史上被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1553年,葡萄牙通过向地方官行贿,得以在澳门居留,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东西方的贸易据点。葡萄牙人无法向亚洲的巨大市场提供所需的商品, 因而不可能取得对亚洲的贸易优势,而只能利用中国海禁造成的商机,在中国和日本及南洋之间充当掮客。从1500年到1800年的三个世纪,欧洲所能出口的最重要商品就是金银,而这需要依赖美洲殖民地才做得到。由于明代中国货币白银化造成了对白银的巨量需求,这促进了欧洲早期殖民者对美洲白银的开发,巨量需求与巨量供给的结合,形成了基于白银流动的全球贸易洋流,并开始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经济体系。

中国实行铜钱本位制逾两千年,这一极其坚韧的铜钱体系,先是在元代被打断,到明万历年间,推行计亩征银,赋役合一的“一条鞭法”,正式开启了白银货币化的制度进程,白银货币化导致中国社会的各种关系及权力秩序的重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纳银免役,大大降低了民众对官府的依附程度;政府求银若渴,希望获得更多白银赋税,对商人及其他社会阶层的控制也开始减弱。数千年坚如磐石的“士农工商”四民等级架构已然松动,并开始重组。

据统计,从1600年到1840年,中国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58%,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为15%,以商业运输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接近27%;据明末统计,城市人口比重约占8%,商品粮比例约为15%;皇室开支、官员俸禄、军费支出等国家消费性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0%。万历年间的国家积累率仅为3%。从上述数据看,明朝总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然而问题在于,润滑这一体系运行的白银货币几乎全部依赖外部供应。白银货币化把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与外部世界的贵金属供应直接连通在了一起,使中国经济的脉搏将随着全球白银潮流的起伏而波动。

来自海外的白银溶蚀了中国的铜钱体系及农耕经济,也瓦解了构筑其上的中国传统社会。正因此,从1640年起世界出现“银荒”时,明王朝就因货币失血而病入膏肓。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朝颠覆于第一场世界性的货币危机。这场危机还决定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结局,导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瓦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