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画幅装不下这个世界!卡口的秘密 谁才是王中王?

 摄影姥 2019-06-21

前些日子,下面这张图在网上传遍了,大家都在议论究竟什么卡口才是最有价值的。我特别奇怪,平白无故,怎么会有人聊这个?

原来这张图是富士在迪拜举办的X峰会上流出的。

从图上看,富士G卡口是口径最大的,所以富士自造出一个Value Angle的概念,简单来说,价值角度基于感光元件片幅、镜后距及镜头接环直径等参数,透过指定算式计算出一个参考值。富士还下了一个结论,价值角度越大,原则上代表更多的光线可以到达感光元件。这意味成像质量有望提高,为镜头设计提供更多空间和灵活性,间接减少后期对数码校正的需求。

下表是专业网站Docma制作的价值角度对比表格。果然,索尼E卡口排名接近垫底。

适马一直表示,为索尼开发全画幅镜头,尤其是高质量镜头,是一项挑战。难道是这个原因?地狱难度?另外,富士最近力推的中画幅无反相机,根据这个定义,是不是需要投入很多资源,才可研发出优质的镜头?富士想证明自家的X卡口是辣鸡?

开个玩笑。话说,设计这个表格的人,还忽略了大疆DL卡口,具有58mm直径和不到17mm的超短法兰距。

我特别找到原文,看了一下,包括Docma的文章。大意是卡口两端连接到传感器中央的夹角对应这个卡口镜头的极限光圈值。角度越大,对应卡口直径越大、传感器越小、传感器距离卡口就越近,这样就不用太考虑边角的成像质量,镜头设计难度越低。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特别找到了一段小视频。

这是光轴。

假设这是传感器。

这是镜头。

我们来画一个机身。

图中以尼康F卡口为例,法兰距46.5mm。

取消了反光板,传感器位置前移。

法兰距缩短到16mm。

差点忘记画卡口了。

看光路。

光线入射角度受到卡口大小的限制。想要做大光圈,在镜头物理结构上有两个重要的设计点:镜后距短、像场小,目的是在尽量短的距离内将尽量粗的入射光锥聚焦在传感器上。

这是不同卡口下的光线夹角。

大口径卡口可以把镜片放置于更靠近传感器的位置,设计上变得更为灵活。

富士提出的价值角度理论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卡口的大小,法兰距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到镜头生产难度和成本。要不然,尼康和佳能也不会抛下自己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的EF和F卡口,重新开辟口径更大、法兰距更浅的RF卡口和Z卡口。

40mm F0.33堪称超大光圈的珠穆朗玛峰

之前尼康法国在接受法国网站Mizuwari专访时表示,新的Z卡口帮助他们摆脱了F卡口对其的束缚,光学工程师已经计算过Z卡口,理论上可以支持F0.65镜头。佳能RF卡口镜头光圈最大能做到F0.62。索尼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扬言可以制造出F0.63超大光圈镜头,不过有业内人士就表示,没有任何量产意义,因为理论上这个镜头的体积非常之大,且造价将会非常之昂贵。

真是难为厂商了,如今想要在相机性能上找到据对的优势,很难,所以目标转移到镜头。佳能今年非常聪明的发布一系列RF卡口大光圈镜头,引来了一片掌声,更是带动了新机身的销售,但出于体积、成像、价格、对焦的考虑,制造极限规格的镜头根本就是一场炒作。毕竟用户看不懂高深的光学知识,但对比卡口尺寸和最大光圈这些数字,还是可以的。

富士又在暗示什么呢?突然想到了那句话,“全画幅装不下这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