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以后,想你的夜,日渐绵长

 菊花廿六 2019-06-21

夏日熏风暑坐台,

蛙鸣蝉噪袭尘埃。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过了夏至,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还会发生“立竿不见影”的有趣现象。

此后今年,白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从此想你的夜,日渐绵长。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民间也常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的极致之处早早地就被古时各个阶层的人感知了。

民间常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极大,但这一时期雨水量却颇有些“奇怪”。午后到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古人曾戏言:“夏雨隔田坎”。

节气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更与文人志士密切相关,他们往往喜欢在季节变化之际饮酒放歌、吟诗作赋,通过季节的交替,借助美酒的微醺来抒发心中所感。《夏至避暑北池》正是借夏至表现心中忧绪的杰出作品: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本诗出自诗人韦应物之手,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他的《滁州西涧》中将一段自然野趣,写出了悠然意远的画意,读来令人澹然忘归。

诗人于酷热的夏季恍然发现时光流逝,像自己这样的官吏在这个季节里以闲暇居多,可以觅得清净闲雅之所,尽情赏景畅饮;但百姓正值农忙,只能在长时间的酷热阳光下劳作。这样的反差令诗人闲居消夏时,也念念不忘赤日炎炎下忙于农事的老百姓。本诗体现的正是关心民众的民本思想。

除了将自然的变化与农事百姓相连,诗人更经常借助外物书法自己切身的感受与情绪。盛夏烈日炎炎,正是诗人文思泉涌,感悟人生的时期。

唐朝权德舆在《夏至日作》中有云:“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这短短的四句看似单纯写出时序的变化,节令的交替,但细细品来,“无停运”“相错生”等诗句中又暗含着对时序时时变化,万物代代不同,不为任何外物所撼动的感慨。将枯燥无味的哲理之思巧妙地隐藏在精致细腻的摹景状物文辞之中,让观者不知不觉间有所得。这是近千年来我国文人骚客最喜爱也最擅长的。

当然,除了在诗文歌赋中表达自己的感悟所得,这个酷暑难耐,气候多变的时节,不趁着避暑消夏的闲暇时期和着微醺酒兴,作几篇随性而至的消遣之作,岂不浪费了天公作美!故而,以夏至为体,描摹风俗,浅谈人情的诗作也就出现了不少。

比如下面范成大所作的两篇同名诗作,皆浅显易懂,不需花费过多的心思去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作者的所思所想、初衷本心皆在字里行间,直白地分明无二。

夏至(其一)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其二)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诗人记述了夏至祭神祭祖之时乡间江湖最常见的一幕: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庙会,晚辈陪着长辈祭祀祖先,祈求丰年;老辈伴着小辈竞随乡俗,嬉戏玩乐。一派安乐祥和之象。

在众多夏至诗作中,人们最为耳熟能详的就属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一诗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天气善变,阵雨骤来疾去的夏至,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诗作。诗作细细描绘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在杨柳依依、水平如镜的夏至,听到情郎歌声后的矛盾心情心理。

不得不佩服诗人细腻的心思和巧妙的布局,借助夏至多变的天气造成双关,将迷惑、忐忑、摇摆不定的怀春少女之思完美展现。“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句诗意表现了“夏雨隔田坎”的天气变化,但又应和下句中的“有晴”“无晴”和男子的“有情”“无情”。只有心思婉转多情的诗人才能够体悟到少女含羞不露的心态,自然贴切地表现出含蓄之美。

现如今到了夏至,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借助祭祀祈求丰收,也无需费尽心思消夏避暑,但在这个需清心养神的时节,静下心来,携壶美酒,品一品蕴含五谷之气的醉人佳酿,赏一赏古人留给我们的夏至诗词,也是一件颇有诗情雅趣的事啊!


来源?/ 凤凰网

总监制 / 海云

执行主编?/?张燕

副主编?/?跃升

责编?/ 家筱

制作?/?兰宇?跃升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微信:yuedugongshe01 ??QQ:2223488253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