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志愿者少年营 | 13位少年的公益之旅——记北京协作者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开展的社会...

 乐康居 2019-06-21

公益蓄力,再次起航。

2019年6月3日- 8日,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再次联合开展第二届“公益志愿者少年营”社会实践周活动,1位带队教师与13名高中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为期6天。通过理论学习、参与困境儿童及社区走访、社区社会组织及市级专业支持平台参访、以及与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对话,同学们在独立观察与团队协作中触摸社会现实、发现社会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专业社会工作者全程的陪伴与引领下,各营员从微观到宏观了解了公益理念及公益体系,在心中种下了公益的种子,并表达了在未来的生活中践行公益的意愿。

北京协作者集合了近16年的专业服务以及志愿者培育经验,将本次公益志愿者少年营打造为一次以儿童为中心的,激发儿童潜能的,提升儿童独立思考能力、公益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公益实践行动。



01

团队建设 · 公益初探

6月3日,北京,雨后初晴的早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的师生如约来到协作者四季青童缘,开启了为期6天的“公益志愿者少年营”之旅。

通过社会工作者韩思稳的介绍,营员们了解了四季青童缘的整体布局。随后,北京协作者社工服务部副主任任文欣带领大家参与破冰游戏、绘制自画像。在互动中,同学们增进了彼此的认识与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自由组队,形成了“跳跳跳吧!佩奇队”、“三只母鸡过马路”及“种太阳”三支队伍。

观看协作者的纪录片后,同学们进一步知悉了协作者的服务对象、服务目标与服务方式,对流动儿童的生活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你眼中的公益”环节,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公益见解,初识公益。



02

与公益对话

“我了解到做公益是一件很细致很严谨的工作,要考虑到困境儿童的家庭的情况。而如果要真正做一些服务,前期要投入很多,这种投入还是很值得的。”

上午,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刘畅带领营员们制定了针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授课方案及其实施计划。

下午,北京协作者教育倡导部副主任王立宏对营员们展开了内容为社会调查方法的培训。通过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社会工作中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及访谈技巧。

首日及第二日的活动,增进了营员们对社会工作实务认识与了解,为其在之后参与一线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03

公益创想之方案设计

“我今天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个专业、一群人专门在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6月5日,营员们到访协作者东四童缘和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运营方:北京协作者),深入社区,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方式;对话机构创始人李涛老师,明晰了协作者的创办历程,并就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问题中的价值与李涛老师进行了交流。

在微观的服务案例的分享和宏观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中,营员们能够以多元视角审视社会工作和社会问题,且初步培养了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



04

公益创想之行动启动

“我发现今天上课的孩子们都很聪明,好奇心强,跟我以前想象的不一样。”

6月6日,同学们经过紧张的课堂模拟后,来到了位于行知实验学校的双槐树校区,分别为三个班级的孩子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音乐剧、博弈论和科学实验课程。

营员们通过自主设计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更好地了解协作者的服务群体,培养了公益意识。他们开展的课堂也丰富流动儿童的学习,点亮了孩子们的求知梦。


05

深度体验

“我以前没想到北京有这样一片地区,我想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再来做志愿者。”

6月7日,北京协作者的四位社会工作者携手北师大志愿者公益少年营的13名营员走访了困境儿童家庭。

在走访前,营员们接受初步的走访培训。在协作者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3组成员分别走进3户困境儿童家庭,与孩子及其家长商讨如何建设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儿童在回老家后的学习和生活如何应对。

在和困境儿童家庭交换观点、为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的建设出谋划策的过程中,营员们直接接触到了协作者服务对象的生活现况,并带着一份“震撼”与感动,深度思考:如何以己之力,提供帮助,践行公益。



06

公益起航

“我切身体会到了孩子们对自助图书馆的期待和资源匮乏的现况的冲突。但同时,他们的乐观和纯真也让我欣慰。至少,信念在,未来会走得更坚定吧。”

6月8日,为期六天的公益志愿者少年营活动在分享报告会中落下帷幕。来自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的13名高中生就六天的经历与自己的感受进行了分享与汇报。北京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社区儿童代表张文杰、社区家长代表张汉民、从服务对象成长起来的公益少年代表董睿甫和金岩,以及教师代表陈彪参与了此次分享报告会。

“佩奇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走访经过;“种太阳队”用活泼的手绘展现了6天的经历;“三只母鸡队”别出心裁,以情景剧的方法体现自己的所思所感。

营员们细致入微的观察、由心而发的反思与异彩纷呈的展示,与协作者的期待与鼓励呼应,汇聚成彼此继续投身公益事业的美好愿景。

北京协作者愿为怀有远大理想的少年们,搭建公益服务平台,让更多关心公益的青年人把梦想化作现实。

公益宣言

施纪元:公益是赋予人幸福的一种能力。通过这几天在协作者的生活,和大家在一起,我发现,一些孩子们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他们幸福的能力都特别高,甚至比我都要高很多。我现在有这么好的物质生活,但是经常会感到很空虚。那帮孩子们物质上的生活可能并不是很容易,但他们幸福的能力真的特别强。所以,我现在真正理解了“公益是赋予人们追求幸福的能力”的含义,公益是一座桥梁,它超越了物质生活,让孩子们具有了即使在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好的物质基础的条件下还能去追求幸福的能力。

王家蕊:第一天参与活动时,我觉得公益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去过上更有尊严和自由的生活”。经过这几天志愿者少年营,我觉得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和儿童志愿者们,是在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奋不顾身,保持清醒,头戴鲜花走在春天里。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申雨禾:我在第一天写到,公益是“以己之能帮助别人,实现人生价值”。现在,我觉得这个见解太过主观。我过去做社团去给孩子们讲课的时候,只会想到如何将好这堂课,并没有考虑孩子们的需求是什么,情况怎样。这几天在与孩子们接触后,我更懂得公益是一个双方都参与的事情,互相成长。如果要想带来改变,就需要了解对方的需求。我想公益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信条。就像李涛老师说的那样,比起来问为什么要做公益,倒应该问问为什么不做公益。这几天的经历让公益成为了我的原则,也坚定了我的价值观。

冯博雅:我之前写的是“公益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可大可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现在觉得应该帮助这些人更有尊严地生活。可以从一个家庭开始做起,一点点滴推进。

刘雨菲:我一开始认为公益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而现在我认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考虑如何去更好地、更有效地帮助。

钱禹澎:我第一天写的是:“公益”是“公众受益”。现在觉得公益更多是自愿的,或者说是均衡社会差异的一种行为,去帮助一些弱势群体或是一些需要帮助的群体

武玥:我第一天仅写了两个字“温暖”,经过这六天,我仍然想用“温暖”一词表达“公益”。当时,我想的主要是温暖弱势群体,而现在觉得公益就是温暖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与我们善良地对待身边所有的事情更加挂钩。六天前,我的期望是更加了解“公益”并实际做出一些事情,在这次实践之中,我达成了我的期望。

李嘉懿:此前,我觉得,“公益”的形式就是学校里发动的捐款,因为只能接触到这样的形式,所以不太了解“公益”还有什么其他的形式。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觉得,“公益”除了经济上的帮助,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呵护,来帮助那些孩子或是那些老人,以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顺利。

刘心语:我之前写的是:“公益”就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经过这段时间,我了解到,“尽自己所能”还有一些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而并非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因为,有时自己设想的方式并没有那么的系统、科学、有效。学习到科学、系统地帮助他人的方式的期待也达成了。另外,我对“需要帮助的人群”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以前将残障人群、自闭症人群视为“需要帮助的人群”,但从未想过贫困人群也属于这类人群。

窦睿:我原来写的词是“交换”、“互助”。我现在依然觉得“公益”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明确的一来一去的过程,并不是说我给你什么,你就给我什么,而是“助人自助”,我们同时发展双方的潜能,一起成长。

王承露:之前的几年,我一直在医院做公益活动,可能因为医院中病人的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在医院做公益时,我的感觉是:虽然公益能给人送去很多温暖,但总有一种杯水车薪之感,即很多时候总感觉太短暂且太浅。通过这几天的经历及和社会工作者们的接触,我有了很多的启发,如“助人自助”的观点、陪伴一年以上的志愿服务的周期。带着这些启发,我也会去更多地想一想,怎么样更好地去帮助身边的人。

曹一诺:我觉得公益就是赋权,是帮助所有人逃离一出生就获得的先天的枷锁、局限,是去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可以真正的做成任何他们想干的事情,而不去让家庭、经济等因素局限了自己的脚步。

任文欣(社会工作者)六天前写“我眼中的公益”的时候,写了很多,也说了很多。但是,现在,我认为,公益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用专业的方法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刘畅(社会工作者)我之前说公益就是修补社会裂痕。现在,经过这6天的活动,我认为公益更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修补社会裂痕的一件事情

李芳(实习生)第一天参加活动时,我写的是:公益是“助人自助与陪伴”。经过这几天与大家相处和分享,我觉得在助人自助和陪伴过程中,自己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金岩(志愿者)我眼中的公益是一种陪伴,也是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人。

董睿甫(志愿者)我现在觉得公益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定义。你只要觉得你在做公益,这就是公益。公益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的内容,是因为我们投身公益的人以及做的事情变得具体而生动。

张文杰(志愿者)公益是帮助不是很富裕的人,能让他们过上和别人一样的生活。


新浪微博:@北京/南京/珠海/青岛/江西协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